1.综合题- (共1题)
1.
过二硫酸钾(K2S2O8)在科研与工业上有重要用途。
(1)S2O82-的结构式为[
]2-,其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在Ag+催化下,S2O82-能使含Mn2+的溶液变成紫红色,氧化产物是_____(填离子符号)。
(2)某厂采用湿法K2S2O8氧化脱硝和氨法脱硫工艺综合处理燃煤锅炉烟气,提高了烟气处理效率,处理液还可以作为城市植被绿化的肥料。
①脱硫过程中,当吸收液pH=6时,n(SO32-)﹕n(HSO3-)=____。[已知:25℃时,Ka1(H2SO3)=1.5×10-2;Ka2(H2SO3)=1.0×10-7]
②脱硝过程中依次发生两步反应:第1步K2S2O8将NO氧化成HNO2,第2步K2S2O8继续氧化HNO2,第2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条件下,NO去除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80℃时,若NO初始浓度为450 mg·m-3,t min达到最大去除率,NO去除的平均反应速率:v(NO) =_______mol.L-1·min-1(列代数式)。

(3)过二硫酸钾可通过“电解→转化→提纯”方法制得,电解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电解时,铁电极连接电源的______极。
②常温下,电解液中含硫微粒主要存在形式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硫酸的二级电离常数1.02×10-2,在阳极放电的离子主要是HSO4-,阳极区电解质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___,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③往电解产品中加入硫酸钾,使其转化为过二硫酸钾粗产品,提纯粗产品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1)S2O82-的结构式为[

(2)某厂采用湿法K2S2O8氧化脱硝和氨法脱硫工艺综合处理燃煤锅炉烟气,提高了烟气处理效率,处理液还可以作为城市植被绿化的肥料。
①脱硫过程中,当吸收液pH=6时,n(SO32-)﹕n(HSO3-)=____。[已知:25℃时,Ka1(H2SO3)=1.5×10-2;Ka2(H2SO3)=1.0×10-7]
②脱硝过程中依次发生两步反应:第1步K2S2O8将NO氧化成HNO2,第2步K2S2O8继续氧化HNO2,第2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条件下,NO去除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80℃时,若NO初始浓度为450 mg·m-3,t min达到最大去除率,NO去除的平均反应速率:v(NO) =_______mol.L-1·min-1(列代数式)。

(3)过二硫酸钾可通过“电解→转化→提纯”方法制得,电解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电解时,铁电极连接电源的______极。
②常温下,电解液中含硫微粒主要存在形式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硫酸的二级电离常数1.02×10-2,在阳极放电的离子主要是HSO4-,阳极区电解质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___,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③往电解产品中加入硫酸钾,使其转化为过二硫酸钾粗产品,提纯粗产品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4题)
2.
全钒氧化还原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不同价态的含钒离子作为正极和负极的活性物质,分别储存在各自的酸性电解液储罐中。其结构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放电时,右槽中的电极反应为:V2+- e-=V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右槽发生还原反应 |
B.放电时,左槽的电极反应式:VO2++2H++e-=VO2++H2O |
C.充电时,每转移1mol电子,n(H+)的变化量为1mol |
D.充电时,阴极电解液pH升高 |
3.
硼酸(H3BO3) 为一元弱酸,H3BO3可以通过电解的方法制备。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 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 |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 |
C.[B(OH)4]-穿过阴膜进入产品室,Na+穿过阳膜进入阴极室 |
D.当电路中通过3mol 电子时,可得到1molH3BO3 |
4.
研究金属桥墩腐蚀及防护是跨海建桥的重要课题。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用装置①模拟研究时未见a上有气泡产生,说明铁棒没有被腐蚀 |
B.②中桥墩与外加电源正极连接能确保桥墩不被腐蚀 |
C.③中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桥墩 |
D.①②③中海水均是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电解质 |
5.
下列家庭化学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羊毛织物 |
B.用湿润的淀粉-KI 试纸检验 HCl气体中是否混有 Cl2 |
C.向 Ca(ClO)2 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来证明 S、Cl 的非金属性强弱 |
D.将一片铝箔用火灼烧,铝箔熔化但不滴落,证明铝箔表面致密Al2O3薄膜熔点高于Al |
6.
如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单质(X2)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卤素单质(X2)与水反应均可生成两种酸 |
B.MgF2的电子式为:![]() |
C.热稳定性:MgI2>MgBr2>MgCl2>MgF2 |
D.由图可知此温度下MgI2(s)与Cl2(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MgI2(s)+Cl2(g)=MgCl2(s)+I2(g) ΔH=-277 kJ·mol-1 |
7.
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二倍;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X与Z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将W的最高价氧化物通入到Na2SiO3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得出非金属性:W>Si |
B.将X单质投入到CuSO4溶液中,生成紫红色固体 |
C.工业上用电解熔融Y的氧化物的方法冶炼金属Y |
D.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在同主族中最低 |
8.
某同学为测定Na2CO3固体(含少量NaCl)的纯度,设计如下装置(含试剂)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必须在②③间添加吸收HCl的装置 |
B.④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气体影响实验的精确度 |
C.通入空气的作用是保证②中产生的气体完全转移到③中 |
D.称取样品和③中产生的沉淀的质量即可求算Na2CO3固体的纯度 |
9.
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Cr2(SO4)3稀溶液为蓝紫色;Cr(OH)3为灰绿色固体,难溶于水。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结论或叙述不正确的是

已知:Cr2(SO4)3稀溶液为蓝紫色;Cr(OH)3为灰绿色固体,难溶于水。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结论或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中生成蓝紫色溶液说明K2Cr2O7在反应中表现了氧化性 |
B.若继续向③中加入稀硫酸,溶液有可能重新变成蓝紫色 |
C.将①与③溶液等体积混合会产生灰绿色浑浊,该现象与Cr3+的水解平衡移动有关 |
D.操作I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是CO |
10.
下列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有Na+而无法判断是否有K+ |
B.配制硫酸铁溶液时,将硫酸铁溶解在硫酸中,再加水稀释 |
C.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2~3次后即可加入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
D.向某钠盐 X 的溶液中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加 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X 不一定是Na2SO4 |
11.
《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针,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萃取 | B.蒸馏 | C.干馏 | D.升华 |
12.
向铜屑、稀盐酸和铁盐的混合溶液中持续通入空气可制备氯化铜。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Fe3+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
B.该过程中的Fe3+可由Fe(NO3)3提供 |
C.可用K3[Fe(CN)6]溶液区分Fe3+与Fe2+ |
D.制备CuCl2的总反应为2Cu +O2+4HCl = 2CuCl2+2H2O |
14.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将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 | 有白色沉淀 | SO2中混有SO3 |
B | 向NaAlO2溶液中持续通入气体Y | 先出现白色沉淀,最终沉淀又溶解 | Y可能是CO2气体 |
C | AgCl悬浊液中滴入少量Na2S溶液 | 沉淀变黑色 | Ksp(Ag2S)>Ksp(AgCl) |
D | 向盛有KI3溶液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 | 前者溶液变蓝色,后者有黄色沉淀 | KI3溶液中存在平衡: I3- ![]() |
A.A | B.B | C.C | D.D |
15.
厉害了我的国!“中国名片”中航天、军事、天文等领域的发展受到世界瞩目,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天眼”的“眼眶”是钢铁结成的圈梁,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B.“歼−20”飞机上大量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
C.“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D.“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 |
3.实验题- (共2题)
16.
硫酰氯(SO2Cl2)和亚硫酰氯(SOCl2)常用作氯化剂,都可用于医药、农药、染料工业及有机合成工业。亚硫酰氯还用于制锂亚硫酰氯(Li/SOCl2)电池。
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表:
实验室用干燥而纯净的二氧化硫和氯气合成硫酰氯,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O2(g)+Cl2(g)
SO2Cl2(l) △H=" -" 97.3 kJ·mol-1。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省略),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丙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_,在实验室用氢氧化钠吸收多余硫酰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提高本实验中硫酰氯的产率,在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_________(填序号)
①先通冷凝水,再通气体 ②控制气流速率,宜慢不宜快
③若三颈烧瓶发烫,可适当降温 ④加热三颈烧瓶
(5)少量硫酰氯也可用氯磺酸(ClSO3H)分解获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SO3H=H2SO4+SO2Cl2,此方法得到的产品中会混有硫酸。
①从分解产物中分离出硫酰氯的实验操作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氯磺酸分解制取硫酰氯产品中混有硫酸,下列方案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
A.取样品溶于水,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再取少量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H2SO4。
B.取样品在干燥条件下加热至完全反应,冷却后直接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含有H2SO4。
(6)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质溶液是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4LiCl+S+SO2。
①写出该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表: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其它性质 |
SO2Cl2 | -54.1 | 69.1 | ①易水解,产生大量白雾 ②易分解:SO2Cl2 ![]() |
H2SO4 | 10.4 | 338 | 具有吸水性且难分解 |
实验室用干燥而纯净的二氧化硫和氯气合成硫酰氯,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O2(g)+Cl2(g)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丙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_,在实验室用氢氧化钠吸收多余硫酰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提高本实验中硫酰氯的产率,在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_________(填序号)
①先通冷凝水,再通气体 ②控制气流速率,宜慢不宜快
③若三颈烧瓶发烫,可适当降温 ④加热三颈烧瓶
(5)少量硫酰氯也可用氯磺酸(ClSO3H)分解获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SO3H=H2SO4+SO2Cl2,此方法得到的产品中会混有硫酸。
①从分解产物中分离出硫酰氯的实验操作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氯磺酸分解制取硫酰氯产品中混有硫酸,下列方案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
A.取样品溶于水,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再取少量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H2SO4。
B.取样品在干燥条件下加热至完全反应,冷却后直接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含有H2SO4。
(6)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质溶液是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4LiCl+S+SO2。
①写出该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17.
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又称海波,呈无色透明状,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常用作棉织物漂白后的脱氯剂、定量分析中的还原剂。
Ⅰ. Na2S2O3·5H2O的制备
Na2S2O3·5H2O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亚硫酸钠法是工业和实验室中的主要方法:Na2SO3 + S + 5H2O
Na2S2O3·5H2O
制备过程如下:
①称取12.6g Na2SO3于100mL烧杯中,加50 mL去离子水搅拌溶解。
②另取4.0 g硫粉于200mL烧杯中,加6 mL乙醇充分搅拌均匀将其润湿,再加入Na2SO3溶液,隔石棉小火加热煮沸,不断搅拌至硫粉几乎全部反应。
③停止加热,待溶液稍冷却后加2 g活性炭,加热煮沸2分钟(脱色)。
④趁热过滤,得滤液至蒸发皿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过滤、洗涤,用滤纸吸干后,称重,计算产率。
(1)加入的硫粉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趁热过滤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格处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⑤洗涤过程中,为防止有部分产品损失,应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
(4)滤液中除Na2S2O3和未反应完全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生成该杂质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产品纯度的测定
准确称取1.00 g产品(硫代硫酸钠晶体的摩尔质量为248 g/mol),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0 mol/L碘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21.00 m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S2O32-+I2=S4O62-+2I-。
(5)计算所得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该数据的合理解释可能是__________(不考虑实验操作引起的误差)。
Ⅲ.产品的应用
(6)Na2S2O3常用于脱氯剂,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为SO4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 Na2S2O3·5H2O的制备
Na2S2O3·5H2O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亚硫酸钠法是工业和实验室中的主要方法:Na2SO3 + S + 5H2O

制备过程如下:
①称取12.6g Na2SO3于100mL烧杯中,加50 mL去离子水搅拌溶解。
②另取4.0 g硫粉于200mL烧杯中,加6 mL乙醇充分搅拌均匀将其润湿,再加入Na2SO3溶液,隔石棉小火加热煮沸,不断搅拌至硫粉几乎全部反应。
③停止加热,待溶液稍冷却后加2 g活性炭,加热煮沸2分钟(脱色)。
④趁热过滤,得滤液至蒸发皿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过滤、洗涤,用滤纸吸干后,称重,计算产率。
(1)加入的硫粉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趁热过滤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格处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⑤洗涤过程中,为防止有部分产品损失,应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
(4)滤液中除Na2S2O3和未反应完全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生成该杂质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产品纯度的测定
准确称取1.00 g产品(硫代硫酸钠晶体的摩尔质量为248 g/mol),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0 mol/L碘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21.00 m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S2O32-+I2=S4O62-+2I-。
(5)计算所得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该数据的合理解释可能是__________(不考虑实验操作引起的误差)。
Ⅲ.产品的应用
(6)Na2S2O3常用于脱氯剂,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为SO4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