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尼泊金乙酯是一种高效食品防腐剂,被广泛应用于酱油、醋等调味品、烘焙食品以及果蔬保鲜等领域。下图是以苯等为原料合成尼泊金乙酯的合成路线:

已知:
(R为烃基)
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由苯生成A的反应类型是______,条件a指的是_____,化合物D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写出B→C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尼泊金乙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4)化合物D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任写两种)。
(5)若以苯为原料( 其它原料自选)合成装苯甲酸甲酯,參照上述流程设计写出合成路线。____________

已知:

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由苯生成A的反应类型是______,条件a指的是_____,化合物D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写出B→C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尼泊金乙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4)化合物D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任写两种)。
(5)若以苯为原料( 其它原料自选)合成装苯甲酸甲酯,參照上述流程设计写出合成路线。____________
2.
下面是某科研小组利用废铁屑还原浸出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制备硫酸锰及电解其溶液制锰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浸出液中主要含有Fe3+、Fe2+、Co2+、Ni2+等杂质金属离子;
②生成氢氧化物的pH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前将原料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流程图中“①加入MnO2”的作用是将浸出液中的Fe2+氧化为Fe3+,同时自身被还原为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其中的MnO2可以用试剂_____(填化学式)代替。
(3)流程图中“②调节pH”可以除去某种金属离子,应将溶液pH调节控制的范围是_________下列可用于流程中调节pH的试剂是__________(填试剂对应的字母编号)。
a.MnCO3 b.Na2CO3 C.NaOH d.氨水
(4)向滤液I中加人MnS的作用是除去Co2+、Ni2+等离子,发生反应为MnS+Ni2+=NiS+Mn2+等。当该反应完全后,滤液2中的Mn2+与Ni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_______[已知Ksp(MnS)=2.8×10-10,Ksp(NiS)=2.0×10-21]。
(5)上述流程中,能循环使用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6)上述流程中在电解前需对电解液中Mn2+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是:取出一定体积的电解液,加入一定质量的NaBiO3(不溶于水),使二者发生反应,反应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分别是MnO4-、Bi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7)在适当条件下,在MnSO4=H2SO4+H2O为体系的电解液中电解也可获得MnO2,其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已知:①浸出液中主要含有Fe3+、Fe2+、Co2+、Ni2+等杂质金属离子;
②生成氢氧化物的pH见下表:
物质 | Fe(OH)2 | Fe(OH)3 | Ni(OH)2 | Co(OH)2 | Mn(OH)2 |
开始沉淀pH | 7.5 | 2.7 | 7.7 | 7.6 | 8.3 |
完全沉淀pH | 9.7 | 3.7 | 8.4 | 8.2 | 9.8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前将原料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流程图中“①加入MnO2”的作用是将浸出液中的Fe2+氧化为Fe3+,同时自身被还原为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其中的MnO2可以用试剂_____(填化学式)代替。
(3)流程图中“②调节pH”可以除去某种金属离子,应将溶液pH调节控制的范围是_________下列可用于流程中调节pH的试剂是__________(填试剂对应的字母编号)。
a.MnCO3 b.Na2CO3 C.NaOH d.氨水
(4)向滤液I中加人MnS的作用是除去Co2+、Ni2+等离子,发生反应为MnS+Ni2+=NiS+Mn2+等。当该反应完全后,滤液2中的Mn2+与Ni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_______[已知Ksp(MnS)=2.8×10-10,Ksp(NiS)=2.0×10-21]。
(5)上述流程中,能循环使用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6)上述流程中在电解前需对电解液中Mn2+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是:取出一定体积的电解液,加入一定质量的NaBiO3(不溶于水),使二者发生反应,反应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分别是MnO4-、Bi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7)在适当条件下,在MnSO4=H2SO4+H2O为体系的电解液中电解也可获得MnO2,其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3.
工业上硫化碱法制备Na2S2O2的原理是2Na2S + Na2CO3+4SO2=3Na2S2O3+CO2(该反应的△H<0),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此法制备Na2S2O2的装置与步骤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I、制备Na2S2O2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先组装仪器,然后________。
步骤2:添加药品。关闭K1、K2、K3按图中所示依固体、溶液顺序将所需药品加入各仪器。
步骤3:打开K2,关闭K3,调节K1,使硫酸缓慢匀速滴下,导管口有气泡冒出,pH 计读数逐渐减小。当pH计读数接近7时,打开K3,关闭K1、K2。
步骤4:将C 中所得溶液加热浓缩,冷却析出Na2S2O2,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1)步骤1中缺少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 为了使SO2 尽可能被吸收完全,在不改变装置C中溶液浓度、体积的条件下,除了及时搅拌反应物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任写一条)。
(4)装置C中Na2S和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为2:1,若Na2S过量则C中会出现淡黄色的浑浊,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为____________。
(5)实验制得的Na2S2O3 产品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请设计实验,检测Na2S2O3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 杂质,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
II.测定产品纯度
准确称取Wg 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浓度为0.1000 mol/L 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原理为2S2O32- +I2=S4O62-+2I-
(6)滴定至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7)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______mL,计算所得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用含W的代数式表示)。

I、制备Na2S2O2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先组装仪器,然后________。
步骤2:添加药品。关闭K1、K2、K3按图中所示依固体、溶液顺序将所需药品加入各仪器。
步骤3:打开K2,关闭K3,调节K1,使硫酸缓慢匀速滴下,导管口有气泡冒出,pH 计读数逐渐减小。当pH计读数接近7时,打开K3,关闭K1、K2。
步骤4:将C 中所得溶液加热浓缩,冷却析出Na2S2O2,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1)步骤1中缺少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 为了使SO2 尽可能被吸收完全,在不改变装置C中溶液浓度、体积的条件下,除了及时搅拌反应物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任写一条)。
(4)装置C中Na2S和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为2:1,若Na2S过量则C中会出现淡黄色的浑浊,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为____________。
(5)实验制得的Na2S2O3 产品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请设计实验,检测Na2S2O3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 杂质,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
II.测定产品纯度
准确称取Wg 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浓度为0.1000 mol/L 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原理为2S2O32- +I2=S4O62-+2I-
(6)滴定至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7)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______mL,计算所得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用含W的代数式表示)。

2.单选题- (共5题)
5.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同,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Z是短周期内金属性最强的元素,R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有关这五种元素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Y与Z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
B.R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的酸性小于Q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
C.X、Y、Z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依次增大 |
D.常温下,Z与R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pH>7 |
6.
实验室保存下列试剂,其中保存方法和理由描述都正确的是
选项 | 试剂 | 保存方法 | 理由 |
A | 金属钠 | 保存在乙醇中 | 防止和空气中氧气、水反应 |
B | 液溴 | 存放在带橡皮塞的细口瓶中 | 防止挥发 |
C | 碳酸钠晶体 | 存放在干燥密封的广口瓶中 | 防止风化成粉末而变质 |
D | 氢氧化钠溶液 | 存放在带磨口玻璃塞的细口瓶中 | 防止与空气接触被氧化 |
A.A | B.B | C.C | D.D |
7.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向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来制备Fe(OH)3胶体 |
B.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少量的HCl |
C.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
D.向MgCl2、AlCl3浓溶液中分别通入NH3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