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小明将未经砂纸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作用。
(2)常用______检验水样是否属于硬水。若为硬水,常采取______的方法降低硬度。
(3)炒菜时锅中的油起火燃烧,若向燃着的油锅里加水,不但不能灭火,还会使油滴飞溅出来燃烧更加剧烈,其原因是_______。正确的方法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________。
(1)人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作用。
(2)常用______检验水样是否属于硬水。若为硬水,常采取______的方法降低硬度。
(3)炒菜时锅中的油起火燃烧,若向燃着的油锅里加水,不但不能灭火,还会使油滴飞溅出来燃烧更加剧烈,其原因是_______。正确的方法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________。
2.流程题- (共1题)
3.
工业上常利用石灰浆[主要成分为Ca(OH)2]制备化工原料KClO3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反应1为:6Cl2 + 6Ca(OH)2 =Ca(ClO3)2 + 5CaCl2 + 6H2O。②有关物质在常温下的溶解度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两次涉及过滤操作,完成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2)Ca(ClO3)2的名称是___________。对于反应1,参加反应的Cl2中有一部分Cl的化合价升高,另一部分降低,则化合价升高的Cl与化合价降低的Cl 的个数比为_________。
(3)反应2为KCl与Ca(ClO3)2发生的复分解反应,该反应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溶液A中含有的溶质为CaCl2和_________(填化学式)。
(4)上述流程中析出的KClO3晶体表面通常吸附有Ca2+、Cl-等杂质离子,过滤时洗涤KClO3晶体,应选用下列中的___________饱和溶液(填编号)。
A KCl B CaCl2 C KClO3 D Na2CO3

已知:①反应1为:6Cl2 + 6Ca(OH)2 =Ca(ClO3)2 + 5CaCl2 + 6H2O。②有关物质在常温下的溶解度如下:
物质 | Ca(ClO3)2 | CaCl2 | KClO3 | KCl |
溶解度/g | 209.0 | 74.5 | 7.3 | 34.0 |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两次涉及过滤操作,完成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2)Ca(ClO3)2的名称是___________。对于反应1,参加反应的Cl2中有一部分Cl的化合价升高,另一部分降低,则化合价升高的Cl与化合价降低的Cl 的个数比为_________。
(3)反应2为KCl与Ca(ClO3)2发生的复分解反应,该反应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溶液A中含有的溶质为CaCl2和_________(填化学式)。
(4)上述流程中析出的KClO3晶体表面通常吸附有Ca2+、Cl-等杂质离子,过滤时洗涤KClO3晶体,应选用下列中的___________饱和溶液(填编号)。
A KCl B CaCl2 C KClO3 D Na2CO3
3.计算题- (共1题)
4.
工业合成盐酸中通常溶有少量的FeCl3。工业合成盐酸的国家质量标准规定:含HCl的质量分数<31.0%或含铁(以Fe计) 的质量分数>0.01%的产品均为不合格产品。某厂质检室对本厂生产的某一批次工业合成盐酸进行质量检验,方法是:取该批次产品l00g,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测得加入NaOH溶液质量与反应生成的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你计算产品中含HCl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和含铁(以Fe计) 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并判断该批次产品是否合格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请你计算产品中含HCl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和含铁(以Fe计) 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并判断该批次产品是否合格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5.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看到氢氧化钠(固体)试剂瓶标签上标注着“NaOH含量不少于96.0%”,提出对氢氧化钠固体中主要含有的杂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固体中主要含有什么杂质?
(查阅资料)工业制取NaOH的反应原理是:2NaCl + 2H2O
2NaOH + H2↑ + Cl2↑,然后蒸发溶剂获得氢氧化钠固体。
(提出猜想)氢氧化钠固体中主要杂质为Na2CO3和NaCl。
小组同学猜想含有NaCl的理由是:原料中的氯化钠没有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钠;含有Na2CO3的理由是: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反思)步骤②所得溶液中的溶质除NaCl外,还有______。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固体中主要含有什么杂质?
(查阅资料)工业制取NaOH的反应原理是:2NaCl + 2H2O

(提出猜想)氢氧化钠固体中主要杂质为Na2CO3和NaCl。
小组同学猜想含有NaCl的理由是:原料中的氯化钠没有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钠;含有Na2CO3的理由是: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①:取少量固体样品溶于水。 | 固体溶解,溶液温度明显上升 | 猜想正确 |
步骤②:待步骤①中溶液冷却后,向溶液中滴加过量_______。 | 开始无明显变化,后产生气泡 | |
步骤③:向步骤②所得溶液中滴加___________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实验反思)步骤②所得溶液中的溶质除NaCl外,还有______。
5.单选题- (共7题)
6.
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浓硫酸溅到白纸上,白纸变黑 |
B.建筑工地上生石灰长时间露天放置 |
C.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口出现一层白色固体 |
D.敞口放置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 |
7.
用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8.32g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32g混合物中含铁粉7.04g |
B.无色气体质量为0.20g |
C.溶液中硫酸亚铁的质量为15.20g |
D.实验中参与反应的H2SO4的质量为9.80g |
8.
某研究所利用热分析仪对草酸钙晶体(CaC2O4·xH2O)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固体质量—分解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C2O4·xH2O中x=2 |
B.500~650℃范围内的残留固体为CaC2O4 |
C.固体质量由12.8g变为10.0g时发生的反应为CaC2O4![]() |
D.8000C以上时,固体成分的化学式为CaCO3 |
10.
攀枝花市某地的土壤呈弱碱性。下列农作物中,适宜在该地种植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农作物 | 茶树 | 油菜 | 棉花 | 甘草 |
适宜作物生长的pH | 5.0~5.5 | 5.8~6.7 | 6.0~6. 8 | 7.2~8.5 |
A.A | B.B | C.C | D.D |
6.填空题- (共1题)
13.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将25g丙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g。
(2)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 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____(填序号)。
(3)将t2℃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
(4)向100g t2℃的水中加入55g甲的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固体析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1)t1℃时,将25g丙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g。
(2)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 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____(填序号)。
(3)将t2℃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
(4)向100g t2℃的水中加入55g甲的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固体析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14.
氯化亚铁具有独特的脱色能力,广泛用于印染、造纸等行业。
已知:①氯化铁易与水反应;②在加热条件下,氢气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FeCl2和HCl。③碱石灰中含有CaO与NaOH
某课题小组设计如下方案制备氯化亚铁(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前应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请叙述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关闭活塞,____________ 。
(2)气流从左至右,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3)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
(4)装置C中碱石灰的作用有两个:a、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b、_______。
(5)实验过程中,在点燃装置D中的酒精灯之前,从安全角度考虑必须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已知:①氯化铁易与水反应;②在加热条件下,氢气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FeCl2和HCl。③碱石灰中含有CaO与NaOH
某课题小组设计如下方案制备氯化亚铁(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前应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请叙述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关闭活塞,____________ 。
(2)气流从左至右,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3)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
(4)装置C中碱石灰的作用有两个:a、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b、_______。
(5)实验过程中,在点燃装置D中的酒精灯之前,从安全角度考虑必须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