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A、B、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示的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和B的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A、D的化学式:A_________、D__________。
(2)写出一种由D
CO2反应的化学表达式_____________。
(3)自然界中CO2转变为D的变化被称为______________。

(1)写出A、D的化学式:A_________、D__________。
(2)写出一种由D

(3)自然界中CO2转变为D的变化被称为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蔗糖是常用的调味品。对蔗糖的制备及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一、蔗糖的工业制备:工业制备蔗糖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操作A名称是 ,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 。
(2)糖汁呈棕黄色,工业上可加入 对糖汁进行脱色处理。
(3)实验室进行操作C时,需将蔗糖溶液放在 (填仪器名称)中进行加热蒸发得到蔗糖固体。
(4)由甘蔗制得蔗糖的整个过程中主要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二、蔗糖组成探究
(资料卡片)
①绿色植物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先合成葡萄糖,再将葡萄糖转化为蔗糖。
②蔗糖不易燃烧,掺入少量烟灰后,就能直接点燃(烟灰不能燃烧)。烟灰可能的作用为 。
(成份探究)
蔗糖可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实验1:点燃蔗糖与烟灰混合物,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壁有水雾,则蔗糖含有 元素。
实验2:取下烧杯迅速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蔗糖含有 元素。
实验3:隔绝空气高温加热蔗糖,容器内壁也出现水雾,则蔗糖还含有 元素。高温加热后产生黑色固体,将黑色固体点燃,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生成的白色固体是 。
(计算验证)
已知: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而原子的种类、个数和质量都不发生改变。现称取34.2g蔗糖,加入少量烟灰点燃,测得生成52.8 g CO2和19.8g H2O。则34.2g蔗糖中各元素的质量:
①碳为 g,②氢为 g,③氧为 g。
据此可知蔗糖的化学式为 (选填字母)。
A.C6H5NO2B.C6H12O6C.C12H22O11
一、蔗糖的工业制备:工业制备蔗糖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操作A名称是 ,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 。
(2)糖汁呈棕黄色,工业上可加入 对糖汁进行脱色处理。
(3)实验室进行操作C时,需将蔗糖溶液放在 (填仪器名称)中进行加热蒸发得到蔗糖固体。
(4)由甘蔗制得蔗糖的整个过程中主要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二、蔗糖组成探究
(资料卡片)
①绿色植物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先合成葡萄糖,再将葡萄糖转化为蔗糖。
②蔗糖不易燃烧,掺入少量烟灰后,就能直接点燃(烟灰不能燃烧)。烟灰可能的作用为 。
(成份探究)
蔗糖可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实验1:点燃蔗糖与烟灰混合物,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壁有水雾,则蔗糖含有 元素。
实验2:取下烧杯迅速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蔗糖含有 元素。
实验3:隔绝空气高温加热蔗糖,容器内壁也出现水雾,则蔗糖还含有 元素。高温加热后产生黑色固体,将黑色固体点燃,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生成的白色固体是 。
(计算验证)
已知: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而原子的种类、个数和质量都不发生改变。现称取34.2g蔗糖,加入少量烟灰点燃,测得生成52.8 g CO2和19.8g H2O。则34.2g蔗糖中各元素的质量:
①碳为 g,②氢为 g,③氧为 g。
据此可知蔗糖的化学式为 (选填字母)。
A.C6H5NO2B.C6H12O6C.C12H22O11
3.单选题- (共9题)
4.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双氢青蒿素(化学式:C15H24O5)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双氢青蒿素是氧化物
B. 双氢青蒿素中含有12个H2分子
C. 双氢青蒿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 双氢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5∶24∶5
A. 双氢青蒿素是氧化物
B. 双氢青蒿素中含有12个H2分子
C. 双氢青蒿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 双氢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5∶24∶5
9.
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 | 归类 | 物质(或元素) |
A | 银白色金属 | 银、铝、铜 |
B | 可燃性气体 | 氢气、氧气、一氧化碳 |
C | 受热易分解的物质 | 水、铜绿、碳酸氢铵 |
D | 人体所需的常见微量元素 | 碘、锌、硒、铁 |
A.A | B.B | C.C | D.D |
4.多选题- (共1题)
12.
水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为化合反应,反应②为分解反应 |
B.整个转化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 |
C.反应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反应②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
D.整个转化过程说明水在解决能源危机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
5.填空题- (共4题)
14.
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双氧水 B氮气 C氧气 D干冰
(1)可用于工业炼钢的是 ;
(2)可用于医用消毒剂的是 ;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4)可避免食品因氧化而变质的是 。
A双氧水 B氮气 C氧气 D干冰
(1)可用于工业炼钢的是 ;
(2)可用于医用消毒剂的是 ;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4)可避免食品因氧化而变质的是 。
15.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装置。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如果用A装置制取氧气,加入药品前应先 。锥形瓶内应先加入的物质是 ,锥形瓶内液体的液面应到 (填“a”或“b”)处。写出以A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表达式: 。
(3)收集氧气可选用装置C或 (选填装置序号),选用装置C的理由是 。

(4)用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制取O2,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选填装置序号)。用如图装置收集并测量产生O2的体积,所测定的O2体积比理论计算值小,其原因是 。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如果用A装置制取氧气,加入药品前应先 。锥形瓶内应先加入的物质是 ,锥形瓶内液体的液面应到 (填“a”或“b”)处。写出以A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表达式: 。
(3)收集氧气可选用装置C或 (选填装置序号),选用装置C的理由是 。

(4)用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制取O2,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选填装置序号)。用如图装置收集并测量产生O2的体积,所测定的O2体积比理论计算值小,其原因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9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