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江苏省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931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11/18

1.单选题(共9题)

1.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水的电解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氧气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2.
下列物质的用途或制法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B.水中的鱼生存需要氧气
C.用氢气填充气球
D.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3.
下列符号既可表示一个原子,又可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2N B. Cu C. O D. H2
4.
硫代硫酸钠(Na2S2O3),又名大苏打、海波。关于该物质的说法合理的是
A. 该物质含有硫元素、钠元素、氧元素
B. 该物质是氧化物
C. 该物质中含有臭氧分子(O3
D. 该物质是由2个硫原子、2个钠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
5.
薯片等易碎的食品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适宜充入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硫D.空气
6.
有三份质量相同的氯酸钾,向甲中加入1g高锰酸钾,向乙中加入1g二氧化锰,丙中什么也不加。然后同时加热,则产生气体最多的和最慢的是
A.甲、丙B.乙、丙C.甲、甲D.乙、丙
7.
下列关于“爱护水资源”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淘米水可以用来浇花
B.工业冷却水循环使用
C.建议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8.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A.制取氧气时,始终收集不到氧气----可能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结果小于1/5---可能燃烧结束后没有立即打开弹簧夹
C.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可能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可能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
9.
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氧气、氮气,一次性鉴别它们的最好方法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B.用燃着的木条C.倒入澄清石灰水D.闻气味

2.填空题(共4题)

10.
(1)掌握化学用语(即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关键,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3个氮分子     
②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③构成氯化钠的粒子
④7个铁原子
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2)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M Kg,一个硫原子的质量为N Kg,且知氧、硫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6,32,那么M与N的关系式是
11.
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表示氢元素表示氧元素表示碳元素,如图是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据图分析,

(1)该物质化学式可表示为 。(按碳、氢、氧的顺序写)
(2)该物质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
(4)9.2g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g。
12.
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依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1) 将 “神舟十一号” 送上太空的火箭推力巨大,因为它使用了液氢作燃料、助燃剂是液氧。则液氢在液氧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即反应物、生成物都用化学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
(2) 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串场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浑浊,呈黄色,有异味,有固体小颗粒。现利用水样进行相关实验:
①可以加入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吸附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②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了水样中的固体小颗粒,该操作除了用到玻璃棒外,还要补充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进行完该操作后,发现滤液仍旧浑浊,其原因之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3)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消毒杀菌,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4) 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家庭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可以用____________区别硬水和软水。
13.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即反应物、生成物都用化学式表示)为   ,属于  反应(填“化合”、“分解”)。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下同),选用  装置可以收集到比较纯净的氧气。若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上面发生装置有一处需要改进,你的改进是:
(2)若用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填“a”、“b”)口通入,这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3)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要先     ,其目的是 。图1中D装置导管端在实验时的放置位置,最合理的是_____(填图2中字母)。

图2
(4)小明用图3中左图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但没有看到气泡,其原因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a.先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后用手捂住试管一段时间;
b.先用手捂住试管一段时间,后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
接着,用右图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注射器活塞缓慢向右拉,看到仪器a下端有气泡逸出,再将注射器活塞向左推,看到仪器a下方   (填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图3
(5)小明用上述收集到的氧气做铁丝在燃烧实验时,没有看到预期实验现象,其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之一是 。若实验成功,请你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即反应物、生成物都用化学式表示)是   

3.实验题(共1题)

14.
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红砖粉末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列探究:
实验一:取5mL水置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现象:     
实验二: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现象: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实验三:向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红砖粉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现象:    ,证明红砖粉末可作催化剂.
分析:(1)在探究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2)小丽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结论,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操作是、现象、结论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