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实验室常用电石(主要成分CaC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电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也不与Na2CO3反应)。在实验室中,该同学把一定量的CaC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NaOH、Na2CO3
猜想二:NaOH
猜想三:NaOH、Ca(OH)2
[分析与推理]:
分析一:若猜想一成立,说明实验中加人的CaC2量少,CaC2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与Na2CO3反应后,Na2CO3剩余。
分析二:若猜想二成立,说明实验中加人的CaC2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与Na2CO3恰好完全反应。
分析三:若猜想三成立,说明实验中加人的CaC2量多,CaC2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与Na2CO3反应后,Ca(OH)2剩余。
由以上分析可推知:反应后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______(①②③填化学式),可能存在的溶质是_____和_____。对可能存在的溶质,需进一步实验验证。
[设计并实验]:
[拓展延伸]:
若向CuCl2溶液中加人少量CaC2,充分反应,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同时出现蓝色的______ (填化学式)沉淀。
实验室保存电石应注意______。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NaOH、Na2CO3
猜想二:NaOH
猜想三:NaOH、Ca(OH)2
[分析与推理]:
分析一:若猜想一成立,说明实验中加人的CaC2量少,CaC2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与Na2CO3反应后,Na2CO3剩余。
分析二:若猜想二成立,说明实验中加人的CaC2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与Na2CO3恰好完全反应。
分析三:若猜想三成立,说明实验中加人的CaC2量多,CaC2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与Na2CO3反应后,Ca(OH)2剩余。
由以上分析可推知:反应后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______(①②③填化学式),可能存在的溶质是_____和_____。对可能存在的溶质,需进一步实验验证。
[设计并实验]:
实验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一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人过量稀盐酸 | 无气泡产生 | 猜想______不成立 |
实验二 |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适量碳酸钠溶液 | ______ | 猜想三成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拓展延伸]:
若向CuCl2溶液中加人少量CaC2,充分反应,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同时出现蓝色的______ (填化学式)沉淀。
实验室保存电石应注意______。
2.计算题- (共2题)
2.
食物淀粉在人体内经过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葡萄糖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请根据该化学式进行计算:
(1)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结果填最简整数比)
(2)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1)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结果填最简整数比)
(2)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3.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现将2.8g 铁粉投入40g硫酸铜溶液中,充分搅拌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
(1)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是多少?
(2)反应前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至0.1%)
(1)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是多少?
(2)反应前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至0.1%)
3.单选题- (共4题)
4.
分类法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NH4Cl、NH4HCO3、CO(NH2)2(尿素)都属于铵盐 |
B.金刚石、石墨、C60都属于单质 |
C.棉花、羊毛、天然橡胶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
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基本营养素 |
5.
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化学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H2O2、H2SO4中均含有氢分子 |
B.KCl、KClO、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
C.![]() ![]() ![]() |
D.CO、CO2、H2CO3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
6.
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学习有助于我们认识物质构成的奥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一切变化中,原子都不能再分 |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C.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
D.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
4.填空题- (共1题)
8.
“宏观现象一微观结构一符号表征”是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下图表示在催化剂作用下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无害气体的反应原理。

(1)用化学符号表示5 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_____。
(2)上图所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上图所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1)用化学符号表示5 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_____。
(2)上图所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上图所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2道)
单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