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1.
结合语境,下列语段中加点字音、形全对的一项( )
汽车在无边无垠,坦荡如dǐ( )的高原上奔驰,刹( )那间,你猛抬眼看见倔( )强的zhù( )立在那里的白杨树,看到它的努力向上,坚强不屈,一种敬意便在心中悄( )然而生。
A.坻 chà juè 矗 qiǎo | B.砥 chà jué 伫 qiǎo |
C.砥 shà jué 伫 qiāo | D.坻 shà jué 矗 qiǎo |
2.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连续三年蝉联校运动会百米冠军,建树之高令人惊叹。 |
B.小弟弟学起猴子来,抓耳挠腮,挤眉弄眼,真是惟妙惟肖。 |
C.一声巨响,在场的每个人都一副张目结舌的样子,弄不清楚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
D.很多广告仍然是陈腔老调、表现雷同、换汤不换药,根本不能反映出产品的差异化。 |
3.
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字子瞻,号青莲居士,宋代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中“曦”指太阳,太阳的别称还有金虎、婵娟、金轮、玉盘等。 |
C.“烽火连三月”,烽火是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后来常用烽火或烽烟借指战事。 |
D.小明看到电视剧中的男子在行加冠礼,就说:“这男子已十八岁了。” |
2.诗歌鉴赏- (共1题)
4.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小题1】这首词的“采桑子”既是_________,又是题目。上片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季节)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美景图。
【小题2】简要分析词下片运用的表达技巧。
【小题3】全词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小题1】这首词的“采桑子”既是_________,又是题目。上片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季节)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美景图。
【小题2】简要分析词下片运用的表达技巧。
【小题3】全词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3.文言文阅读- (共2题)
5.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小题1】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小题3】商鞅在实施新法令之前,作了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件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性。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小题1】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是状语后置句 |
B.“募民能徙置北门者”是定语后置句 |
C.“民怪之”一句中“怪”是使动用法,认为……奇怪。 |
D.“太子,君嗣也”是判断句 |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小题3】商鞅在实施新法令之前,作了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件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性。
6.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___②必先苦其心志____ ③发于声,而后喻____
【小题3】【小题4】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5】【小题6】《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从文中举一例具体分析。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___②必先苦其心志____ ③发于声,而后喻____
【小题3】【小题4】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百里奚举于市 告之于帝 |
B.劳其筋骨 其妻现疑曰 |
C.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
D.舜发于畎亩之中 已而之细柳营 |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7.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苏州园林》
【小题1】【小题2】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小题4】选文语言生动优美,请举一例具体分析。
【小题5】【小题6】举例分析选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
【小题1】【小题2】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小题4】选文语言生动优美,请举一例具体分析。
【小题5】【小题6】举例分析选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5.名著阅读- (共1题)
8.
名著阅读
①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A道了一个喏,携了B手,便投侧边小房里来。B问道:“押司如何来的慌速?” A道:“哥哥不知,兄弟是心腹弟兄,我舍着条性命来救你。如今黄泥冈事发了。白胜已自拿在济州大牢里了,供出你等六人。济州府差一个何缉捕,带领若干人,来捉你等七人。道你为首,天幸撞在我手里。我只推说知县睡着,且教何缉捕在县对门茶坊里等我。以此飞马而来报你。哥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若不快走时,更待甚么!……” B听罢,吃了一惊,道:“贤弟大恩难报!” A道:“哥哥,你休要多说。只顾安排走路,不要缠障。我便回去也。
选文出自《水浒传》,其中A是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划线的“黄泥冈事发了”是指_一事。
②《__________》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体史书,全是包括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_________。
③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____________》堪称科学与________完美结合的典范。
①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A道了一个喏,携了B手,便投侧边小房里来。B问道:“押司如何来的慌速?” A道:“哥哥不知,兄弟是心腹弟兄,我舍着条性命来救你。如今黄泥冈事发了。白胜已自拿在济州大牢里了,供出你等六人。济州府差一个何缉捕,带领若干人,来捉你等七人。道你为首,天幸撞在我手里。我只推说知县睡着,且教何缉捕在县对门茶坊里等我。以此飞马而来报你。哥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若不快走时,更待甚么!……” B听罢,吃了一惊,道:“贤弟大恩难报!” A道:“哥哥,你休要多说。只顾安排走路,不要缠障。我便回去也。
选文出自《水浒传》,其中A是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划线的“黄泥冈事发了”是指_一事。
②《__________》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体史书,全是包括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_________。
③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____________》堪称科学与________完美结合的典范。
6.综合性学习- (共2题)
9.
下面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2) (3) (4)


(1) (2) (3) (4)
A.(1) 是草书,灵动奇异,如一个人的舞。 | B.(2) 是隶书,蚕头雁尾,如一个人的卧。 |
C.(3) 是楷书,端庄秀丽,如一个人的坐。 | D.(4) 是行书,飘逸洒脱,如一个人的行。 |
10.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走近大运河】同学们来到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看到了下面这段简介。请你从中提炼三条主要信息(每条信息限四字以内)。
京杭大运河始于春秋,形成于隋,完成于元,于清代开始没落,她历经2500多年的沧桑,命运从繁华到衰落。它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河道,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①历史久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重拾老物件】同学们拍摄了下面一组德州“老玩意儿”的照片,请你从中选择一张,参考示例,给它配上一句优美的话。(要求:体现物件特征,用上修辞,句式不限)
示例:摇椅——吱吱呀呀,唱着儿时的歌。
“老玩意儿”照片:

木梳 茶壶 灯笼 折扇
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辑手抄报】同学们要把收集到的资料编一期手抄报,请你给手抄报起个报名,要文雅,有文学气息。
报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近大运河】同学们来到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看到了下面这段简介。请你从中提炼三条主要信息(每条信息限四字以内)。
京杭大运河始于春秋,形成于隋,完成于元,于清代开始没落,她历经2500多年的沧桑,命运从繁华到衰落。它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河道,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①历史久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重拾老物件】同学们拍摄了下面一组德州“老玩意儿”的照片,请你从中选择一张,参考示例,给它配上一句优美的话。(要求:体现物件特征,用上修辞,句式不限)
示例:摇椅——吱吱呀呀,唱着儿时的歌。
“老玩意儿”照片:

木梳 茶壶 灯笼 折扇
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辑手抄报】同学们要把收集到的资料编一期手抄报,请你给手抄报起个报名,要文雅,有文学气息。
报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