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称为“生命之源”的水(H2O)和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双氧水(H2O2),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通常情况下均为无色液体。在民大附中的化学选修课,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下面的方法鉴别水和双氧水两瓶无色液体,请填写有关内容:
(1)B试管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发现,若把B试管中二氧化锰换成淀粉也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现象,写出B试管中二氧化锰换成淀粉后,B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验证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将等体积的两种无色液体分别加入A、B两个试管中。 ②分别向A、B两试管中同时加入等质量(少量)的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 | 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B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 A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 ________________; B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 ________________。 |
(1)B试管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发现,若把B试管中二氧化锰换成淀粉也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现象,写出B试管中二氧化锰换成淀粉后,B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验证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答题- (共1题)
2.
写出有关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1)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___________;
(3)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___________;
(3)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推断题- (共1题)
3.
民大附中实验室有A、B、C、D、E五种物质,知道以下信息: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有蓝紫色火焰并生成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C;D是黑色固体,在A中燃烧生成气体E,E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将燃烧的B放入E中可熄灭。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所述帮助实验员老师推测出物质,并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名称:A是_______ B是______ C是______D是______E是______。
(2)写出B在A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出D在A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名称:A是_______ B是______ C是______D是______E是______。
(2)写出B在A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出D在A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单选题- (共15题)
4.
云南的“过桥米线”享誉全国,过桥米线的制作过程中不仅汤要熬制的好,米线也有讲究,米线大多为酸浆米线,以下为酸浆米线的制作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浸泡工艺:将精选后的大米放入适量水中的浸泡池内浸泡 |
B.制粉工艺:将浸泡后的大米进行粉碎制成米粉 |
C.挤压成型工艺:米粉的挤压成型 |
D.老化工艺:30℃-40℃的环境下发酵 |
6.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
C.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
D.吹灭蜡烛后的瞬间,烛芯处会产生一缕白烟 |
7.
下列关于化学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时,就不可能是氧化反应 |
B.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有氧气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
C.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质变化,物理变化中也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
D.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其实是同一概念 |
8.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认识完全正确的是( )
A.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
B.化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
C.催化剂的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发生改变 |
D.使用催化剂能提高生成物的产量 |
11.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
B.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电光源 |
13.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七步,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里物质加热;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连接仪器;
④装入药品并固定;⑤用排水取气法收集;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管移出水面.
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里物质加热;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连接仪器;
④装入药品并固定;⑤用排水取气法收集;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管移出水面.
A.②③④①⑤⑥⑦ | B.②③④①⑤⑦⑥ |
C.③②④①⑤⑦⑥ | D.③②④①⑤⑥⑦ |
17.
下列取用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药品后,盖上瓶塞放回原处,标签朝外 | B.用滴管代替量筒取一定量的液体 |
C.将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收集的气体气味 | D.用药匙就能取一定质量的粉末状固体 |
5.填空题- (共2题)
19.
下列是有关木炭的叙述: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将标号填写在空白处:
(1)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 .
(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 .
(3)属于化学反应现象的是______,属于用途的是______ .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将标号填写在空白处:
(1)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 .
(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 .
(3)属于化学反应现象的是______,属于用途的是______ .
20.
在题后的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未擦干即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一开始产生气泡就收集: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倾倒细口瓶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未擦干即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一开始产生气泡就收集: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倾倒细口瓶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题- (共2题)
21.
初中化学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A中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实验还可以推测氮气的性质有_______(任写一条即可);烧杯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民大附中初二学生小李将红磷换成碳粉,是推测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____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B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瓶底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_____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火柴燃烧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C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D为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1)写出实验A中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实验还可以推测氮气的性质有_______(任写一条即可);烧杯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民大附中初二学生小李将红磷换成碳粉,是推测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____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B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瓶底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_____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火柴燃烧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C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D为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2.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1)指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少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取氧气前,必需先__________,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端进入(填“c”或“d”)
(5)实验结束后,有人问:“我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为什么不会复燃?”请你推测导致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即可)。

(1)指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少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取氧气前,必需先__________,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端进入(填“c”或“d”)
(5)实验结束后,有人问:“我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为什么不会复燃?”请你推测导致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即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