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初级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825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3

1.单选题(共6题)

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食物腐烂B.酒精燃烧C.水分蒸发D.钢铁生锈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燃放烟花爆竹时产生的二氧化硫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B.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中,常采用净化程度最高的蒸馏操作
C.地球上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故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6g碳与6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g
3.
物质X的化学式为C3H4O6,可发生反应: 。取136gX,在t℃完全分解,产生H2O 36 g,产生CO2 44 g。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体Y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气体Y的质量为56g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化学方程式中a和b的比为2∶1
4.
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微粒观: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B.分类观:五氧化二磷属于纯净物
C.转化观:氯酸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氧气
D.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
5.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发明抗疟疾药物青蒿素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B.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1个H2分子
D.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
6.
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石墨很软,可用作电池电极
B.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炼钢、航天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D.一氧化碳有毒,冶金工业中可用于还原氧化铁

2.填空题(共5题)

7.
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
(1)消毒剂高铁酸钠(Na2FeO4)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_。
(2)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其化学式为C6H8O6,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质。为测定某鲜榨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取橙汁样品,加入活性炭,振荡、静置、过滤,滤液移至小烧杯中,盖上玻璃片。
步骤2:取1L处理后的橙汁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碘(I2),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碘的质量为12.7mg(测定原理:C6H8O6 + I2 =C6H6O6 + 2HI)。
①步骤1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②计算1L该橙汁样品中含有维生素C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
8.
(一)化学用语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结合下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1)图1 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_____)
A.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B.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
C.硅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D.硅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4
(2)图2中A、B、C分别为镁、氖、氯三种元素相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与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____(填字母),与图3所示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的离子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粒子________(填字母)对应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
(3)A、C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二)化学的学科特征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变化。下图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反应后“X”所表示的粒子模型是_____________。

(2)写出上图所表示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9.
学习化学离不开化学实验。

(1)写出上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用甲装置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时,使用的药品是高锰酸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用乙装置制取氧气后,欲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二氧化锰,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在分离回收二氧化锰的操作中,除使用铁架台、烧杯、漏斗等仪器外,还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
(3)实验室中用乙、丙组成的气体制备装置,不仅可以用来制取氧气,还可用于制取CO2气体,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取CO2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
(4)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制取CO2时利用戊装置也收集到一瓶气体,小组同学针对该操作展开讨论,形成的以下观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
A.因为CO2能溶于水,所以收集的气体不可能是CO2   
B.因为CO2能溶于水,用该方法收集会造成药品的浪费
C.用该方法能收集CO2,说明CO2不可能无限度的溶于水中
D.用该方法能收集CO2,可能是因为产生CO2的速度大于CO2溶解的速度
10.
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水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结构
从微观角度上看,它们都是由_____ (填“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_____.(写化学式)
②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为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认识物质的用途
在偏远的山区,地下水是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人们常用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在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使硬水软化.
11.
下图是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已知C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G是一种黑色固体,H是一种红色金属单质。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_,D__________,G__________。
(2)反应“F+G → H+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反应中物质F具有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3)物质A中一定含有的元素为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