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822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7

1.单选题(共9题)

1.
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醋的酿造B.胆矾被研碎C.动物呼吸D.自来水厂净水时投药消毒
2.
如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该示意图中共有3种分子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元素不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3.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模型B.物质的构成模型C.物质分类模型D.空气组成模型
4.
根据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所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三种元素B.①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C.②表示的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D.①不带电,而④是带电的
5.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2个氮分子——2NB.氧化铁——FeO
C.2个氢原子——H2D.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Si
6.
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的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酮说法正确的是()
A.异黄酮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B.异黄酮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22g
C.异黄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异黄酮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
7.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A.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有气泡
B.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可能是装置漏气
C.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可能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实验前未在瓶内加水或铺少量细沙
8.
氧气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B.硫在氧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原子
D.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此变化是分解反应
9.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验气密性B.添加酒精C.闻气体气味D.加固体药品

2.选择题(共1题)

10.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

3.填空题(共4题)

11.
下表中是四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名称
亚硝酸钠
环七糊精
β一胡萝卜素
阿斯巴甜
化学式
NaNO2
(C6H10O5)7
C40H56
C14H18O5N2
类别
防腐剂护色剂
增稠剂
着色剂营养强化剂
甜味剂
最大使用量(每1kg)
腊肉0.15g
胶基糖果20.0g
淡奶油0.02g
膨化食品0.5g
 
根据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
⑵环七糊精中含有________种元素。
⑶ β一胡萝卜素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最简个数比是____________。
⑷ 58.8 g阿斯巴甜中含有氮元素_________ g。
⑸ “我国应该禁止使用所有的食品添加剂”,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2.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Ⅰ. 根据①氦气②氢气③活性炭④氧气等物质的性质或用途,填写下列空格(填序号):
⑴密度最小的气体是___________;
⑵医疗急救时用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⑶可填充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气体是______;
⑷能除去冰箱里的异味的是_______________。
Ⅱ.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⑴空气属于混合物,空气里氮气、氧气等分子_________混合在一起。(填“均匀地”或“不均匀地”)。
⑵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食品包装袋中常充氮气以防腐,所利用的氮气的性质是_______。
⑶氧气是比较活泼的气体。氧家族的“生长树”如下图所示。 

①树上的“果子”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写出一点)。
②树上的果子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__ 。 
③树上有种“果子”为黑色固体,写出由单质生成该“果子”的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双氧水分解得到氧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方框内应是_______(填字母)。


⑸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欲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混入其它气体,可以使用的燃烧物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木炭B.硫C.红磷D.蜡烛 E.铁丝
13.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
⑵实验室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_______,则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若用D收集气体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⑶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甲同学把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MnO2的试管中”与“乙同学把少量MnO2缓缓加入装有溶液的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nO2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_________作用。
⑷若用D收集一瓶氧气,发现制得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若用F装置收集生成的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___(选填“a”或“b”,下同)端导入;若F装置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端导入;
⑹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 NH3 )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丙同学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氨气,丙应选择反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丙将收集满氨气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最普通的物质之一。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三个实验装置,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

⑴实验Ⅰ中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
⑵实验Ⅱ所表示的净水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该法可将硬水软化。A中的自来水经B进入C中,可用___________ (填试剂名称)来鉴别A与C中水的硬度。
⑶实验Ⅲ中D为电源的_________(填“正”或“负”)极;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
⑷镁在海水中主要以MgCl2的形式存在,MgCl2类似NaCl 由离子构成,则其中镁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观察下图,从元素含量角度分析,我国海域中镁位列第______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