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小明同学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他查阅资料,得知①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②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1)图A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镁带完全燃烧后,小明称得生成固体的质量大于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请分析造成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相等的原因_________ 。
(2)某同学用图D研究质量守恒定律,完全反应后发现指针偏_______(填“左”或“右”),如何改进实验装置_______________。
(3)写出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分析,装置________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图A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镁带完全燃烧后,小明称得生成固体的质量大于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请分析造成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相等的原因_________ 。
(2)某同学用图D研究质量守恒定律,完全反应后发现指针偏_______(填“左”或“右”),如何改进实验装置_______________。
(3)写出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分析,装置________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计算题- (共1题)
2.
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许多化学物质对促进人体健康,治疗疾病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某药物说明书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

(1)酚酞是由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2)酚酞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
(3)按用量的最大剂量服用该果导片一次摄入的酚酞质量为______ g。
(4)列式计算酚酞的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
(5)计算15.9g酚酞中碳元素的质量___________。

(1)酚酞是由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2)酚酞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
(3)按用量的最大剂量服用该果导片一次摄入的酚酞质量为______ g。
(4)列式计算酚酞的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
(5)计算15.9g酚酞中碳元素的质量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3题)
4.
下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
C.该反应中共涉及一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 |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
5.
将等容积、等质量(含瓶塞、导管、燃烧匙及瓶内少量的细砂)的两个装满氧气的集气瓶置于天平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然后同时迅速放入点燃的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下图所示)使两者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后,此时的天平( )


A.仍处于平衡状态 | B.指针先向左后向右偏 |
C.指针偏向左 | D.指针偏向右 |
6.
对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正确的读法是( )

A.氢气加氧气等于水 |
B.两个氢加一个氧等于两个水 |
C.两个氢分子跟一个氧分子生成两个水分子 |
D.每两个氢分子跟一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
9.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总结规律要严谨、全面、科学.下列总结出的规律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的离子一定是阳离子 |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
C.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少于4的原子一定属于金属元素 |
D.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铁是由原子构成的 |
10.
花青素(化学式C15H11O6)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和水果,下列关于花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花青素是一种氧化物 | B.花青素中的碳、氢、氧元素质量比是15:11:6 |
C.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7g | D.花青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11.
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显示着不同的含义。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2H:2个氢元素 | B.CO2:每个二氧化碳中含有2个氧原子 |
C.Zn2+:一个锌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 D.![]() |
12.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 鉴别的物质 | 鉴别的方法 |
A |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 加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
B | 蒸馏水和自来水 | 观察是否澄清透明 |
C | 酱油和醋 | 闻气味,根据气味进行判断 |
D | 二氧化碳和氧气 | 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木条燃烧情况 |
A.A | B.B | C.C | D.D |
13.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制取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O2——收集O2的集气瓶没盖严 |
B.加热固体后试管炸裂——可能没预热 |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
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红磷过量 |
4.多选题- (共1题)
16.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是()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 D.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 |
5.填空题- (共5题)
17.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甲醇( CH3OH )是一种新型燃料。对甲醇的认识:
① 从类别上看,甲醇属于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
② 从宏观上看,甲醇所含的元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
③ 从微观上看, 1 个甲醇分子由_______个原子构成。
④ 从变化上看,甲醇完全燃烧生成的产物分别是_______(填化学式)。
(2)用化学符号表示:① 2 个汞原子_______; ② 3 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
(3)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示:“●”代表氧原子,“O”代表硫原子),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过程_______(填“ I ”或“Ⅱ” )。
(1)甲醇( CH3OH )是一种新型燃料。对甲醇的认识:
① 从类别上看,甲醇属于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
② 从宏观上看,甲醇所含的元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
③ 从微观上看, 1 个甲醇分子由_______个原子构成。
④ 从变化上看,甲醇完全燃烧生成的产物分别是_______(填化学式)。
(2)用化学符号表示:① 2 个汞原子_______; ② 3 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
(3)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示:“●”代表氧原子,“O”代表硫原子),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过程_______(填“ I ”或“Ⅱ” )。

18.
A、B、C、D、E、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均含一种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中A是单质;B、C在常温下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E在常温下为气体,由分子构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①中出现火星四射现象.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转化条件已略去).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B的化学式,并表述显负价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写出一个属于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写出B的化学式,并表述显负价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写出一个属于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9.
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Be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的元素属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Ne的化学性质比较______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O 与S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

(4) 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中子数不同
族 周期 | IA | | 0 | |||||
一 | 1 H 1.008 | ⅡA | ⅢA | ⅣA | V A | ⅥA | ⅦA | 2 4.003 |
二 | 3 Li 6.941 | 4 Be 9.012 | 5 B 10.8l | 6 C 12.01 | 7 N 14.0l | 8 O 16.00 | 9 F 19.00 | 10 Ne 20.18 |
三 | 11 Na 22.99 | 12 Mg 24.31 | 13 Al 26.98 | 14 Si 28.09 | 15 P 30.97 | 16 S 32.06 | 17 Cl 35.45 | 18 Ar 39.95 |
(1)Be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的元素属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Ne的化学性质比较______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O 与S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

(4) 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中子数不同
20.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市场上销售的咸菜干.酱牛肉.咸水鸭等食品都采用真空包装,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使大多数微生物因缺少________而停止繁殖,同时防止食品发生_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而变质.还可以充入空气中某种保护气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例如薯条等小食品充入________气.
(2)为纪念人类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50周年,中国登山协会业余登山队2003年5月21日再次登顶成功.登山队必备的物品之一是氧气瓶,此时氧气的作用是________,燃料燃烧也需要氧气,这是利用了氧气________的性质.
(3)利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①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低碳出行是为了减少______________的排放。
(2)为纪念人类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50周年,中国登山协会业余登山队2003年5月21日再次登顶成功.登山队必备的物品之一是氧气瓶,此时氧气的作用是________,燃料燃烧也需要氧气,这是利用了氧气________的性质.
(3)利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①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低碳出行是为了减少______________的排放。
21.
小明在实验室观察完品红扩散实验后,想把变红的水做一个简单的处理后再排入下水道.请根据如图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2过滤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分别是漏斗、_____、烧杯,该操作过程中共有_____处错误.
(2)小明同学将红色液体按过滤的正确操作完成后,发现过滤后的液体中仍有少量品红固体,则造成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是(填一种即可)_____.
(3)经过重新过滤后,水中的品红固体已完全除尽.此时小明想让水变得无色透明,应该选择的另一种净水方法是_____.
(4)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人类离不开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类不了解水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直到18世纪末,人类通过电解水实验才最终认识了水的组成.下列实验也能证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是_____(填序号).

(1)图2过滤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分别是漏斗、_____、烧杯,该操作过程中共有_____处错误.
(2)小明同学将红色液体按过滤的正确操作完成后,发现过滤后的液体中仍有少量品红固体,则造成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是(填一种即可)_____.
(3)经过重新过滤后,水中的品红固体已完全除尽.此时小明想让水变得无色透明,应该选择的另一种净水方法是_____.
(4)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人类离不开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类不了解水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直到18世纪末,人类通过电解水实验才最终认识了水的组成.下列实验也能证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是_____(填序号).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 B.煤在空气中燃烧 | C.水的蒸发 | D.水的净化. |
6.实验题- (共1题)
22.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问题。(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
(3)B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如果用该装置来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
(4)能用E装置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装置C中反应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用容积较小的锥形瓶 ②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③加热反应物 ④降低反应物浓度
(6)查阅资料得知: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和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若将集满氨气的试管倒置于如图G所示的滴加酚酞的蒸馏水的水槽中,写出G图装置中可观察到的一种现象____________。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
(3)B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如果用该装置来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
(4)能用E装置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装置C中反应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用容积较小的锥形瓶 ②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③加热反应物 ④降低反应物浓度
(6)查阅资料得知: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和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若将集满氨气的试管倒置于如图G所示的滴加酚酞的蒸馏水的水槽中,写出G图装置中可观察到的一种现象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3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