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第五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821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7

1.简答题(共1题)

1.
小明同学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他查阅资料,得知①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②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1)图A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镁带完全燃烧后,小明称得生成固体的质量大于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请分析造成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相等的原因_________ 。
(2)某同学用图D研究质量守恒定律,完全反应后发现指针偏_______(填“左”或“右”),如何改进实验装置_______________。
(3)写出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分析,装置________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计算题(共1题)

2.
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许多化学物质对促进人体健康,治疗疾病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某药物说明书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

(1)酚酞是由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2)酚酞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
(3)按用量的最大剂量服用该果导片一次摄入的酚酞质量为______ g。
(4)列式计算酚酞的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
(5)计算15.9g酚酞中碳元素的质量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13题)

3.
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有气体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4.
下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该反应中共涉及一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5.
将等容积、等质量(含瓶塞、导管、燃烧匙及瓶内少量的细砂)的两个装满氧气的集气瓶置于天平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然后同时迅速放入点燃的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下图所示)使两者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后,此时的天平(  )
A.仍处于平衡状态B.指针先向左后向右偏
C.指针偏向左D.指针偏向右
6.
对化学方程式2H2+O22H2O,正确的读法是(    )
A.氢气加氧气等于水
B.两个氢加一个氧等于两个水
C.两个氢分子跟一个氧分子生成两个水分子
D.每两个氢分子跟一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7.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参加化学反应时,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元素的种类    B. 分子的种类    C. 原子的种类    D. 物质的总质量
8.
下列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  )
A.AB.BC.CD.D
9.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总结规律要严谨、全面、科学.下列总结出的规律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的离子一定是阳离子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少于4的原子一定属于金属元素
D.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铁是由原子构成的
10.
花青素(化学式C15H11O6)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和水果,下列关于花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花青素是一种氧化物B.花青素中的碳、氢、氧元素质量比是15:11:6
C.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7gD.花青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11.
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显示着不同的含义。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2H:2个氢元素B.CO2:每个二氧化碳中含有2个氧原子
C.Zn2+:一个锌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D. 氧化钙的化合价为+2价
12.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鉴别的物质
鉴别的方法
A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加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B
蒸馏水和自来水
观察是否澄清透明
C
酱油和醋
闻气味,根据气味进行判断
D
二氧化碳和氧气
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木条燃烧情况
 
A.AB.BC.CD.D
13.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制取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O2——收集O2的集气瓶没盖严
B.加热固体后试管炸裂——可能没预热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红磷过量
14.
下列用水方法中,会造成浪费的是(  )
A.用口杯接水刷牙
B.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
C.为了节约时间,一两件衣服就用洗衣机洗
D.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或循环利用
15.
下列图示的 “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   )

4.多选题(共1题)

16.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是()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

5.填空题(共5题)

17.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甲醇( CH3OH )是一种新型燃料。对甲醇的认识:
① 从类别上看,甲醇属于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
② 从宏观上看,甲醇所含的元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
③ 从微观上看, 1 个甲醇分子由_______个原子构成。
④ 从变化上看,甲醇完全燃烧生成的产物分别是_______(填化学式)。
(2)用化学符号表示:① 2 个汞原子_______; ② 3 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
(3)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示:“●”代表氧原子,“O”代表硫原子),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过程_______(填“ I ”或“Ⅱ” )。
18.
A、B、C、D、E、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均含一种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中A是单质;B、C在常温下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E在常温下为气体,由分子构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①中出现火星四射现象.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转化条件已略去).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B的化学式,并表述显负价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写出一个属于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9.
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周期
IA
 
0

1 H
1.008
ⅡA
ⅢA
ⅣA
V A
ⅥA
ⅦA
2
4.003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l
6 C
12.01
7 N
14.0l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Be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的元素属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Ne的化学性质比较______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O 与S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 

(4) 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中子数不同
20.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市场上销售的咸菜干.酱牛肉.咸水鸭等食品都采用真空包装,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使大多数微生物因缺少________而停止繁殖,同时防止食品发生_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而变质.还可以充入空气中某种保护气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例如薯条等小食品充入________气.
(2)为纪念人类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50周年,中国登山协会业余登山队2003年5月21日再次登顶成功.登山队必备的物品之一是氧气瓶,此时氧气的作用是________,燃料燃烧也需要氧气,这是利用了氧气________的性质.
(3)利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①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低碳出行是为了减少______________的排放。
21.
小明在实验室观察完品红扩散实验后,想把变红的水做一个简单的处理后再排入下水道.请根据如图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2过滤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分别是漏斗、_____、烧杯,该操作过程中共有_____处错误.
(2)小明同学将红色液体按过滤的正确操作完成后,发现过滤后的液体中仍有少量品红固体,则造成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是(填一种即可)_____.
(3)经过重新过滤后,水中的品红固体已完全除尽.此时小明想让水变得无色透明,应该选择的另一种净水方法是_____.
(4)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人类离不开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类不了解水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直到18世纪末,人类通过电解水实验才最终认识了水的组成.下列实验也能证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是_____(填序号).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煤在空气中燃烧C.水的蒸发D.水的净化.

6.实验题(共1题)

22.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问题。(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
(3)B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如果用该装置来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
(4)能用E装置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装置C中反应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用容积较小的锥形瓶 ②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③加热反应物 ④降低反应物浓度
(6)查阅资料得知: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和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若将集满氨气的试管倒置于如图G所示的滴加酚酞的蒸馏水的水槽中,写出G图装置中可观察到的一种现象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3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