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807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7

1.计算题(共1题)

1.
黄铜(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有较强的耐磨性能,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晓军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样品组成,分四次取样品与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
1
2
3
4
样品质量/g
25.0
25.0
25.0
30.0
稀硫酸质量/g
80
100
120
100
产生气体质量/g
0.4
0.5
0.5
0.5
 

回答:(1)第__________次实验中黄铜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2)25g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__________。
(3)所用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写计算过程)
(4)现要配制200g这种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稀硫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_g,需加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g/cm3)。

2.推断题(共1题)

2.
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都是氧化物,E、F、G都是金属单质,A和G均为红色,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图中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D→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F、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6题)

3.
下列关于置换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置换反应一定在溶液中进行B.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置换反应发生时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4.
某合金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共生成氢气0.2g,则这种合金可能是
A.镁、铝B.锌、铁C.铜、金D.锌、铜
5.
今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考古现场,整齐堆放着金册、银册,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了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B. 上述钱币用金、银、铜而不用铁,从化学角度看主要原因是铁的冶炼困难
C. 自然界有天然的铜、银、金却没有天然的金属铁
D. 常温下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时,至少需一种金属单质
6.
将一定质量的Zn加入到Mg(NO3)2、Cu(NO3)2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一定为Zn、CuB.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可能产生气泡
C.滤液中含有三种溶质D.反应前后金属固体的质量可能不变
7.
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若把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7%的该盐溶液,由50℃逐渐冷却,则开始有晶体析出的温度范围是
A.0~10℃B.10~20℃C.20~30℃D.30~40℃
8.
30℃时将等质量的两份饱和石灰水,一份冷却到20℃,另一份加入少量生石灰,温度仍保持在30℃.则两种情况下均不改变的是()
A. 溶剂的质量   B. 溶质的质量
C. 溶质的溶解度 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填空题(共4题)

9.
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同时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稀硫酸中,甲、乙、丙产生氢气的质量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1)写出下列结论中,甲、乙、丙的正确顺序。 
① 金属活动性顺序 _________________; 
② 相对原子质量 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曲线甲表示的反应,___________已经反应完了。
10.
如图是某化学课外学习小组设计的探究工业炼铁原理及产物验证的实验,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炭粉在高温下转化为一氧化碳,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应先点燃______装置中的酒精喷灯。
(3)要验证B中产生的CO2,还需要在A、B之间增加______装置(填“D”或“E”)。
(4)整套装置还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11.
t2℃时,将甲,乙各80g分别放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现象如图一。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二。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__(填“a”或“b”)。
(2)M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烧杯①的溶液中继续加入15g甲物质,充分搅拌,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甲析出。此时(t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b.两溶液质量甲<乙 c.两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d.两溶液溶质质量甲>乙 e. 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f. 两溶质溶解度甲>乙
(5)要从含有少量b的a中提纯a,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方法。
12.
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安全。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
A.用100mL的量筒量取30mL水;
B.实验室中的药品经确认无毒无害的,可以品尝一下以感受其味道
C.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烧杯下面必须垫石棉网
D.称量腐蚀性药品时,为避免药品腐蚀托盘,应将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E.对于溶解时没有明显热量变化的液体,可用量筒完成溶液的配制
F.实验完毕后,应及时洗涤所用的器皿,仪器、药品归类整理,放在规定的位置

5.实验题(共1题)

13.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收集气体。仪器b是分液漏斗,可通过旋转活塞分次滴加液体。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a、c的名称是:a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________
(填字母序号),该发生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D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4)收集装置的选择是由气体的性质决定的。既能用排水法也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一定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易溶于水   ②难溶于水   ③不与水反应  ④密度与空气接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6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