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流程- (共1题)
1.
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SiO2,少量FeS2和金属硫酸盐)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Fe3O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粉碎高硫铝土矿石的目的是______。
(2)焙烧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______FeS2+______O2
______Fe2O3+______SO2↑,配平该方程式。
(3)碱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过滤后向滤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有大量的Fe2O3。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3O4和SO2,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______。

(1)粉碎高硫铝土矿石的目的是______。
(2)焙烧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______FeS2+______O2

(3)碱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过滤后向滤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有大量的Fe2O3。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3O4和SO2,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_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2.
硫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大多采用无水芒硝(Na2SO4)—炭粉还原法制备,原理为:Na2SO4+2CNa2S+2CO2↑。其主要流程如下:

(1) 上述流程中采用稀碱液比用热水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已知:I2+2S2O32-===2I-+S4O62-。所制得的Na2S·9H2O晶体中含有Na2S2O3·5H2O等杂质。为测定产品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步骤如下:
a. 取试样10.00 g配成500.00 mL溶液。
b. 取所配溶液25.00 mL于碘量瓶中,加入过量ZnCO3悬浊液除去Na2S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入2~3滴淀粉溶液,用0.050 00 mol·L-1 I2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5.00 mL I2溶液。
c. 再取所配溶液25.00 mL于碘量瓶中,加入50.00 mL 0.050 00 mol·L-1的I2溶液,并滴入2~3滴淀粉溶液,振荡。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多余的I2,用去15.00 mL 0.100 0 mol·L-1 Na2S2O3溶液。
①步骤b中用ZnCO3除去Na2S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判断步骤c中滴定终点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
③计算试样中Na2S·9H2O和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

(1) 上述流程中采用稀碱液比用热水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已知:I2+2S2O32-===2I-+S4O62-。所制得的Na2S·9H2O晶体中含有Na2S2O3·5H2O等杂质。为测定产品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步骤如下:
a. 取试样10.00 g配成500.00 mL溶液。
b. 取所配溶液25.00 mL于碘量瓶中,加入过量ZnCO3悬浊液除去Na2S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入2~3滴淀粉溶液,用0.050 00 mol·L-1 I2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5.00 mL I2溶液。
c. 再取所配溶液25.00 mL于碘量瓶中,加入50.00 mL 0.050 00 mol·L-1的I2溶液,并滴入2~3滴淀粉溶液,振荡。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多余的I2,用去15.00 mL 0.100 0 mol·L-1 Na2S2O3溶液。
①步骤b中用ZnCO3除去Na2S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判断步骤c中滴定终点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
③计算试样中Na2S·9H2O和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7题)
3.
下图是病人输液用的氯化钠注射液标签的部分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注射液的质量为2.25g |
B.0.9%是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
C.该注射液的密度约为1g/mL |
D.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15mol/L |
4.
下列除杂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 被提纯的物质 | 杂质 | 除杂试剂 | 除杂方法 |
A | CO2(g) | SO2(g) | 饱和NaHSO3溶液、浓H2SO4 | 洗气 |
B | NH4Cl(aq) | Fe3+(aq) | NaOH溶液 | 过滤 |
C | Cl2(g) | HCl(g) | 饱和NaHCO3溶液、浓H2SO4 | 洗气 |
D | SO2(g) | SO3(g) | 浓H2SO4 | 洗气 |
A.A | B.B | C.C | D.D |
5.
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现每次取100.00mL溶液进行实验:①第一份加入硝酸银溶液有沉淀产生;②第二份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剩余2.33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阳离子 | K+、Mg2、Fe3+、Al3+ |
阴离子 | Cl-、SO42-、CO32- |
A.c(CO32-)=0.2 mol/L | B.c(K+)一定为0.6mol/L |
C.氯离子可能存在 | D.一定有SO42-和CO32- |
6.
如图装置可用于收集气体X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选项 | 气体 | 试剂 | 现象 | 结论 |
① | SO2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溶液褪色 | SO2有漂白性 |
② | NH3 | 滴有紫色石蕊的盐酸 | 溶液变蓝 | 氨水显碱性 |
③ | CO2 | 氯化钡溶液 | 溶液变浑浊 | 碳酸钡难溶于水 |
④ | Cl2 | 紫色石蕊试液 |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Cl2有酸性和漂白性 |
A.③④ | B.②④ | C.①② | D.全部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能够制造出新的物质,也能制造出新的元素 |
B.明矾水解时产生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 |
C.食品包装袋中常放入小袋的生石灰,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
D.河流入海口处会形成三角洲,其原理与卤水点豆腐相似 |
9.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铁与钢的区别在于生铁含碳杂质,而钢不含 |
B.铜在自然界中的含量高,所以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 |
C.黑色金属材料包括铁、铬、锰及其化合物 |
D.金属一般都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
4.实验题- (共3题)
10.
工业生产的Na2SO3中常含有少量NaCl杂质。为测定某Na2SO3样品的纯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三种不同实验方案:
(方案一)沉淀法:取样品溶解后,加试剂使SO32-沉淀,测定沉淀的质量。
(方案二)测定气体质量法:用70%的硫酸将SO32-转化为SO2,测定SO2的质量。
(方案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一的操作步骤有:①称量并溶解样品;②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③过滤;④洗涤;⑤干燥;⑥称量并进行恒重操作。称量时所需定量实验仪器为________,判断步骤⑥中是否达到恒重的标准是________。
(2)方案二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

提供药品有:70%的硫酸,Wg Na2SO3固体样品等。
①为了实现方案二,实验仪器连接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每种仪器只用一次)。
②上图中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
③利用方案二测定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除了已提供的数据,还需要直接测得的数据是________。
④有同学认为在称量过程中空气中的水蒸气会进入干燥管导致测量结果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改进措施是________。
(3)该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方案三)不同于方案一和二的实验原理,方案三是(简述采用的实验原理)________。
(方案一)沉淀法:取样品溶解后,加试剂使SO32-沉淀,测定沉淀的质量。
(方案二)测定气体质量法:用70%的硫酸将SO32-转化为SO2,测定SO2的质量。
(方案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一的操作步骤有:①称量并溶解样品;②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③过滤;④洗涤;⑤干燥;⑥称量并进行恒重操作。称量时所需定量实验仪器为________,判断步骤⑥中是否达到恒重的标准是________。
(2)方案二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

提供药品有:70%的硫酸,Wg Na2SO3固体样品等。
①为了实现方案二,实验仪器连接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每种仪器只用一次)。
②上图中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
③利用方案二测定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除了已提供的数据,还需要直接测得的数据是________。
④有同学认为在称量过程中空气中的水蒸气会进入干燥管导致测量结果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改进措施是________。
(3)该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方案三)不同于方案一和二的实验原理,方案三是(简述采用的实验原理)________。
11.
制取甲硅烷的部分实验装置如下(夹持仪器等已省略),试分析并回答:

(1)实验中需要通入X气体作为保护气,X可以是______。
(2)请选择合适的编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补充完整:按图连接仪器→a→______→b+c。
a.检查气密性
b.通入X气体
c.冷却取出固体
d.点燃酒精喷灯
e.加入实验药品
(3)反应结束后,待冷却到室温时,往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产生甲硅烷同时可观察到闪亮的火星,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1)实验中需要通入X气体作为保护气,X可以是______。
A.N2 | B.CO2 | C.He |
a.检查气密性
b.通入X气体
c.冷却取出固体
d.点燃酒精喷灯
e.加入实验药品
(3)反应结束后,待冷却到室温时,往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产生甲硅烷同时可观察到闪亮的火星,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12.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验证NH3能还原CuO,并对还原产物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验证NH3能还原CuO
(1)试剂X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提供的装置按合理顺序连接。g→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证明NH3能还原Cu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探充还原产物的成分
【查阅资料】Cu2O粉末呈红色,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Cu2O+H2SO4(稀)=Cu+CuSO4+H2O。
【实验探究】
Ⅰ.验证NH3能还原CuO

(1)试剂X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提供的装置按合理顺序连接。g→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证明NH3能还原Cu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探充还原产物的成分
【查阅资料】Cu2O粉末呈红色,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Cu2O+H2SO4(稀)=Cu+CuSO4+H2O。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10.4g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搅拌,静置 | 若无现象 | ①证明红色固体为_________。 |
若溶液变蓝 | ②证明红色固体肯定含有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 | |
取上述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固体6.4g | | ③经计算,红色固体的成分及其物质的量__________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工业流程:(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7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