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江西省抚州五校高三5月联考理综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85721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推断题(共1题)

1.
(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15分)以烯烃为原料,合成某些高聚物的路线如下:

已知:(或写成
⑴CH3CH=CHCH3的名称是____________。⑵X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
⑶A→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⑷D→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⑸甲为烃,F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
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有机物Z能发生银镜反应 b.有机物Y与HOCH2CH2OH互为同系物
c.有机物Y的沸点比B低 d.有机物F能与己二胺缩聚成聚合物
②Y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分子结构中含有酯基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种类数__  ___。
③Z→W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⑹高聚物H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流程(共1题)

2.
(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15分)
电石浆是氯碱工业中的一种废弃物,其大致组成如下表所示:

用电石浆可生产无水CaCl2,某化工厂设计了以下工艺流程:

已知氯化钙晶体的化学式是:CaCl2·6H2O;H2S是一种酸性气体,且具有还原性。
⑴反应器中加入的酸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
⑵脱色槽中应加入的物质X是_______________;设备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设备B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设备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为了满足环保要求,需将废气H2S通入吸收池,下列物质中最适合作为吸收剂的是____________ 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A.水
B.浓硫酸
C.石灰乳
D.硝酸
 
⑷将设备B中产生的母液重新引入反应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氯碱工业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3题)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B.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C.食品包装中常见的脱氧剂组成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
D.甘氨酸和丙氨酸发生脱水反应,最多可生成4种二肽
4.
苯的同系物C12H18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二取代苯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有
A.48种B.45种C.42种D.以上都不是
5.
已知X、M都是中学教材常见元素,下列对甲、乙两个离子反应通式的推断中,(甲)XO3n+Xn+H→X单质+H2O(未配平);(乙)Mm+mOH=M(OH)m↓,其中正确的是()
①若n=1,则XO3n中X元素为+5价,X位于周期表第ⅤA族
②若m=1,则M(NO3)m溶液和氨水互滴时的现象可能不同
③若m=2,则在空气中蒸干MSO4溶液并灼烧一定能得到MSO4
④若n=2,则X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与它的氢化物反应
⑤若m=3,则MCl3与足量的碱溶液反应一定生成M(OH)m
⑥若n=2、m=3,则Xn和Mm发生的反应是水解反应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④D.其它组合

4.选择题(共3题)

6.在中华法系中,与商业有关的民事法律得不到充分发展,重视公权益即国家利益,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私权益即庶民个人利益,却得不到应有重视。材料表明中华法系(    )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养老”在中国古代的礼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据《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汉代,统治者强调以孝道治理天下。《王杖诏书》中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朝廷赐给手杖。凭此杖,老人可享受600.石俸禄的官吏待遇。同时在乡里设三老,选地方年长且德高望重者任职,负责教化地方,解决民间纠纷。唐宋以后,保持了由皇帝宴请老人的习俗,称为“观酺”。如康熙六十大寿时,举办“千叟宴”,宴请天下老人。同时在全社会旌表高寿老人,对于年过百岁者,“照例给予建坊银,赠‘升平人瑞’匾额”。

——摘编自刘松林《古代中国的养老制度》

材料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源于德国。德国俾斯麦时期,分别于1883年、1884年、1889年颁布了疾病、工伤、老龄和伤残三项法案,建立了三项保险制度。这一立法颁布后,很快被其它国家纷纷效仿。西方各国的养老保险,既有政府强制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也有企业实施的保险,以及个人自愿参加的商业保险。1935年,美国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养老保险覆盖了95%的工薪阶层。英国在二战后实施了全民保障、全面保障。英国居民个人一生中都要与社会保障制度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国家强制所有在毕业离校年龄和退休年龄之间的公民参加养老保险。

——摘编自赵书博《西方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及借鉴》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5年,孙中山在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所写的发刊词中,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具体解释为: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行民族的独立自主……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材料二: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十二条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权。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适宜于关税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重要条约。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请回答:

5.实验题(共1题)

9.
(15分)某化学小组以苯甲酸为原料,制取苯甲酸甲酯,已知有关物质的沸点如表:
物质
甲醇
苯甲酸
苯甲酸甲酯
沸点/℃
64.7
249
199.6
 
Ⅰ.合成苯甲酸甲酯粗产品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2.2 g苯甲酸和20 mL甲醇(密度约为0.79 g·cm-3),再小心加入3mL浓硫酸,混匀后,投入几块碎瓷片,小心加热使反应完全,得苯甲酸甲酯粗产品。
⑴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若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有同位素18O,写出能表示反应前后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甲和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套实验室合成苯甲酸甲酯的装置  (夹持仪器和加热仪器均已略去)。

根据有机物的沸点,最好采用______(填“甲”或“乙”)装置。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要提高苯甲酸甲酯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_
______ _。(任写一条)
Ⅱ.粗产品的精制
⑷苯甲酸甲酯粗产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甲醇、苯甲酸和水等,现拟用下列流程图进行精制,请在流程图中方括号内填入操作方法的名称。

⑸通过计算,苯甲酸甲酯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3道)

    选择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