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五四制)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7405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8

1.流程题(共2题)

1.
在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某同学将一定质量的Zn粉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来表示步骤II发生的化学反应______。
(2)滤液N中的溶质是:(写化学式)______。
(3)写出步骤I中所发生的任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
2.
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图: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实验室进行此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
(2)为了提高效率,往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气体时,你认为应该先通入______(填“NH3”或“CO2”),你的理由是:______。
(3)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3.
铜镁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常用作飞机天线等导电材料。科研小组欲测定合金的组成(其他元素忽略不计),进行如下实验:取铜镁合金10 克放入烧杯,将140克稀硫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数据记录如表,请计算:
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硫酸质量/克
35
35
35
35
剩余固体质量/克
8.8
7.6
6.4
6.0
 
(1)合金中镁与铜的质量比为______。
(2)所加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

3.简答题(共3题)

4.
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

①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可采用______方法得到较纯的A物质;
②t2℃时将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种固体物质完全溶解了,这种物质是______;
③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到t2℃,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5.
生产、生活中常需配制溶液。
(1)配制一瓶如图所示溶液需氯化钠______g。
(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哪些操作会导致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请说明偏小的原因。____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②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③称量含不溶性杂质的氯化钠来配制溶液;④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
6.
盐酸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初中化学中许多实验都用到了盐酸。请回答:
(1)下列实验中一定不会用到盐酸的是(填序号)______。
A 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B 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
C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D 除去铁钉上的铁锈
(2)用盐酸按照如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表示其反应实质:______。

(3)向烧杯中逐渐加入盐酸至过量的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以下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及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滴加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B 另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C 加入蒸馏水,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D 加入金属Cu片,产生气泡

4.科学探究题(共2题)

7.
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图),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可能是:1.氯化钠溶液;2.氢氧化钠溶液;3.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1)小丽取样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______溶液,理由是______。
(2)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_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______。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4)(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可观察到有_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______。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5)(实验结论)这瓶溶液里的原溶质是______。
(6)(反思交流)小刚的实验过程中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与加入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为什么刚开始没有气体冒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7)若127g氢氧化钠溶液与73g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恰好完全中和,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8.
达州盛产天然气,有“中国气都”之称的美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 CO2 H2O;乙 CO  H2O;丙 NH3CO2 H2O;丁 CO2 CO  H2O.
你认为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_____(填“能“或“否”).
(2)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_____同学猜想成立.
(3)请写出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D装置后添加一大气球的原因是:_____.

5.单选题(共12题)

9.
相同质量的镁、铝、锌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
A.Al>Mg>ZnB.Al>Zn>MgC.Mg>Al>FeD.Mg=Al=Zn
10.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Na+、Cl-、NO3-B.H+、K+、Cl-、HCO3-
C.Fe3+、Ba2+、Cl-、SO42-D.K+、NH4+、Cl-、OH-
11.
下列所示的图象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
A.
一定温度t℃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B.
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
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
D.
将等质量的金属镁片和铁片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混合
12.
把锌片和铜片同时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渣中(  )
A.一定有Ag、Cu可能有ZnB.一定有Ag、可能有Zn、Gu
C.只有AgD.一定有Ag、Cu、Zn
13.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B.合金是在某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所以合金一定属于混合物
C.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所以凡是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14.
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氯化钠、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2)取上述无色 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3)另称取 14.9 g 该粉末于烧杯中,加 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 28.7 g 白色沉淀。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杂质中可能含有硝酸钾、氯化钠
B.杂质中肯定不含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
C.杂质中肯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钠
D.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
15.
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
B.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
C.若X是稀盐酸,c不可能是单质
D.若X是稀盐酸,d不可能是单质
16.
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
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C.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17.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杂质)
除去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
A
CaO(CaCO3
加入稀盐酸、蒸发、结晶
B
NaCl固体(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C
CO气体(CO2气体)
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洗气
D
H2(水蒸气)
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
 
A.AB.BC.CD.D
18.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
B.向盛有相同质量的镁和氧化镁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C.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铁粉
D.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19.
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20.
制造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塑料保鲜盒
B. 真丝围巾
C. 涤纶服装
D. 汽车轮胎

6.选择题(共1题)

21.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7.填空题(共1题)

22.
能源、材料、环保、食品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请从化学的视角分析下列问题并填写空格。
(1)某空间站能量转化有两条途径:当向着太阳时利用光电转化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当背着太阳时利用氢氧燃料电池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2)房屋装修常用到铝合金、玻璃、涂料等材料,其中属于硅酸盐材料的是______。
(3)为合理膳食,营养均衡,生活中把榨好的蔬菜汁放入面粉中。做成口味独特、营养丰富的蔬菜馒头,这种馒头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和______。
(4)合理施用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填序号)。
A.尿素(CO(NH22
B.硫酸钾(K2SO4
C.磷酸二氢铵(NH4H2PO4
D.硝酸铵(NH4NO3
E.磷酸氢钾(K2HPO4
F.碳酸氢铵(NH4HCO3
(5)食品添加剂能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提高食品的品质,但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结合食品添加剂谈一下你对化学物质的认识: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2道)

    计算题:(1道)

    简答题:(3道)

    科学探究题:(2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