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天王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905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4/26

1.单选题(共9题)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品红扩散B.天然气燃烧
C.研碎药品D.干冰升华
2.
我市盛产茶叶,“金山翠芽”绿茶中享誉省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7O46,下列有关单宁酸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B.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38:26:23
C.单宁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
3.
下列化学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实验仪器的使用
B.自来水的生产
烧杯加热﹣﹣应垫石棉网加热洗净的试管﹣﹣管口向上正放在试管架上
混凝剂﹣﹣吸附水中悬浮颗粒沉降除去消毒剂﹣﹣除去水中的细菌
C.化学与生活
D.重要化学史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运动打开瓶盖,汽水喷出﹣﹣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拉瓦锡﹣﹣通过实验研究空气成分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
 
A. A B. B C. C D. D
4.
化学实验常有引入注目的颜色变化.下列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
B.加热含石蕊的碳酸溶液,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C.向氨水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D.往水中加入高锰酸钾,液体由无色变成紫红色
5.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A. 探究双氧水制氧气中MnO2的作用
B.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后的气体体积变化
C. 20℃时向不饱和KNO3溶液中继续加KNO3后溶质质量分数变化
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粉、镁粉
6.
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反应正确,且能实验目的是()
A.高炉炼铁:2Fe2O3+3C4Fe+3CO2
B.湿法炼铜:2Fe+3CuSO4=Fe2(SO43+3Cu
C.天然气作燃料:CH4+O2CO2+2H2O
D.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32KCl+3O2
7.
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可制成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是因为通电时发生化学反应显色
B.洗洁精能洗去碗筷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能溶于洗洁精
C.镁可用于制作照明弹、是镁燃烧能产生耀眼白光
D.液氧可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8.
每年冬春季节是森林火警高发期.下列有关森林火灾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森林中的枯枝、干草为燃烧提供了可燃物
B.大风能降低可燃物着火点,加大火势
C.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是使可燃物撤离燃烧区
D.用水浇是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9.
下列有关实验室制H2的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B.加入锌粒
C.倒入稀硫酸D.收集H2

2.多选题(共3题)

10.
某废旧金属中含有铜、金(Au)和镍(Ni),回收Au并制备CuSO4•5H2O晶体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1的生成物为H2O
B.操作1和操作2用到玻璃仪器为漏斗、烧杯和玻璃棒
C.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Cu>Ni>Au
D.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H2SO42CuSO4+2H2O
11.
NaNO3和KNO3的溶解度数据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S/g
NaNO3
87.6
94.9
110
122
148
KNO3
31.6
45.3
85.5
110
167
 
A.30℃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NaNO3>KNO3
B.乙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
C.t1℃时NaNO3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此时温度为60﹣80℃之间
D.阴影处NaNO3和KNO3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固体溶质粉碎、溶解过程中不断搅拌,能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B.铁制品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氧气、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升高
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转移等步骤

3.填空题(共6题)

13.
亚硝酸钠(NaNO2)大量用于染料和有机合成工业中.工业上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NO和NO2(微粒个数比为1:1)制备.
(1)NaNO2中N的化合价为
(2)微粒个数比1:1的NO和NO2混合气被NaOH溶液吸收的化学方程式为    
14.
A﹣G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E、G为无色气体,F为红色金属,反应③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的化学式是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3)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
(4)写出防止钢铁腐蚀的一种方法:
(5)工业上可以用E和G合成得到甲醇和水,反应中E和G的质量比为   
15.
如图所示,向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中的一种,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则加入的固体为   ,U型管液面变化的原因是
16.
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CO2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和H2O.NaOH、Na2CO3、NaCl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物质
不同温度下在水中溶解度(S/g)
常温下在乙醇中的溶解度(S/g)
 
0℃
10℃
20℃
30℃
NaOH
42
51
109
119
17.3
Na2CO3
7.1
12.2
21.8
39.7
<0.01
NaCl
35.7
35.8
36.0
36.3
0.1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NaOH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请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20℃时饱和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不要求计算结果);
(3)请写出一种把Na2CO3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4)为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小明同学将CO2通入饱和NaOH的乙醇溶液中.请推测该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     ,推测依据是
17.
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一种常见的化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B、D、F为气体,B溶于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E为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   
(2)反应②为绿色植物的   作用,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④进行时需在装置底部放一层水的作用是
18.
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2个氯原子_______; ②氨气分子________;③3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 ④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⑤人体缺乏________元素,易得贫血症。

4.实验题(共2题)

19.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镁与水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
步骤1:将镁条用砂纸打磨至光亮,分成两等份;
步骤2:将一份光亮的镁条置于冷水中,几乎没有观察到任何现象;
步骤3:将另一份光亮的镁条置于热水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查阅资料】:①酚酞试液与碱性物质如NaOH、Mg(OH)2等作用变红;
②活泼金属(如Na)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金属越活泼,生成的氢氧化物碱性越强.
(1)将镁条用砂纸打磨至光亮的原因是  
(2)同学就向步骤3的烧杯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镁条的表面有明显的红色出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步骤2和3对比可知,影响镁与水的反应速率的一个因素是   
(4)将金属钠加到硫酸铜溶液中,未出现红色金属析出.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20.
铁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图1为高炉炼铁示意图.从炉底流出的生铁属 (填“金属单质”或“合金”).
下列作用中①与铁矿石发生反应生成铁 ②燃烧供热 ③除去铁矿石中少量杂质(如SiO2)④生成CO,属于从炉顶加入焦炭的作用有 (填字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实验室可用图2装置模拟工业炼铁并测定样品中氧化铁(Fe2O3)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含铁元素,且不与CO反应)
(查阅资料)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问题讨论)装置B的作用是     ,从环保角度看该实验装置有一明显缺陷是:
(数据处理)称取样品8.0g,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称量A装置增重4.4g.则样品中氧化铁质量分数为  %.
(实验反思)当观察到反应管中固体全部变黑后,若立即停止通CO,则测得的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废铁屑的主要成份是铁,同时还有少量铁锈(Fe2O3),用于制备动物饲料硫酸亚铁的流程如下:

①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除了Fe2O3+3H2SO4=Fe2(SO43+3H2O和Fe+Fe2(SO43=3FeSO4外,还有     
②滤液M的溶质有  ,操作2为
③FeSO4的溶解度和析出组成如下表.在操作2中,析出FeSO4•7H2O晶体的最高温度不超过  ℃.
温度t/℃
0
10
30
40
50
60
64
70
80
90
溶解度S/g
15.6
20.5
33.0
40.4
48.8
55.0
55.3
50.6
43.7
37.2
析出晶体
FeSO4•7H2O
FeSO4•4H2O
FeSO4•H2O
 
(4)5.56g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隔绝空气受热分解时,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气体.固体产物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3所示.
①0~t1℃,发生的变化是加热失去结晶水,x=
②t2℃时B点固体组成只有一种,化学式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