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山东省临沭县初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849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3/26

1.计算题(共1题)

1.
硅钢是变压器、充电器中的核心材料,其主要成份是Fe和Si。某学生用硅钢样品做了如下实验:取4.2g硅钢样品,将60g稀硫酸分6次加入样品中(其中稀硫酸与硅及其它杂质不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稀硫酸的用量/g
10
10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M
2.8
2.1
1.4
0.7
0.7
 
(1)从以上数据可知,稀硫酸加入第______次后,铁恰好完全反应。
(2)表格中M=__________。
(3)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2.单选题(共11题)

2.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对应的是
A.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 — 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B.干冰可用做制冷剂 — 干冰升华吸热
C.氢氧化钠可用于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氢氧化钠易潮解.
D.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 — —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3.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②⑥D.①③⑤⑥
4.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纸张燃烧C.汽油挥发D.石灰石粉碎
5.
下列各组物质,均属于纯净物的是
A.干冰、烧碱、消石灰B.生铁、黄铜、铁锈
C.食盐、牛奶、汽水D.医用酒精、生理盐水、蒸馏水
6.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作用.现有X,Y,Z三种常见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氯化铜溶液中,Y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X没有明显现象;取固体形状和质量都相同的Y,Z分别放入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中,Y,Z都溶解且产生气体,但是金属Z 用的时间短,产生气体速度较快.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Z>Y>XB.X>Z>YC.X>Y>ZD.Y>X>Z
7.
为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物质
选用试剂(过量)
操作方法
A
CO2(CO)
O2
点燃
B
Cu(Fe)
稀盐酸
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C
CuSO4溶液(H2SO4)
氧化铁
加入氧化铁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氯化钠(NaOH)
硫酸铜溶液
加入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AB.BC.CD.D
8.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对应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甲实验中黄铜片(铜的合金)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说明铜合金的硬度比铜大
B.乙实验可以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生成碳酸,又可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
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9.
金属R与Cu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CuCl2=RCl2+Cu,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R活动性比Cu强
B.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金属R可能是铝
10.
提起金属材料,你应该不会感到陌生。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更易生锈
B.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C.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
D.铝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使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11.
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1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B.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C.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D.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3.填空题(共8题)

13.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图所示: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14.
过氧化钠(Na2O2)是潜水艇氧气再生装置中的制氧剂,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CO2==O2+2X,则X的化学式为 _____   _
15.
乙醇(C2H5OH)俗称酒精,在生产、生活及实验中用途较为广泛。请回答:
(1)乙醇属于 (填序号);
①氧化物 ②碱 ③可再生能源
(2)将少量碘加入酒精中,充分搅拌至碘溶解,酒精在这里可称作 (填序号);
①溶液     ②溶剂 ③溶质
(3)乙醇完全燃烧时,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6.
根据下列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微粒共能表示   种元素,这几种元素共同组成化合物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图中表示的阴离子是(用离子符号表示)
17.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2个铁原子_________;(2)甲烷_______;(3)二氧化碳_________;
(4)氧化铝______;(5)熟石灰中的阴离子______;(6)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质________。
18.
某个周末,恰逢小强生日,他来到了外婆家。
①外婆在给小强煮荷包蛋时发现放于橱柜中的鸡蛋有部分变臭了,于是小强建议外婆:“可将鸡蛋浸于石灰水中一段时间后再捞出来存放,这样就不易变坏。”此建议的依据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是_____。
②中午炒菜时,油锅突然着火,小强立即盖上锅盖,很快就将火熄灭了。他采取这一措施的原理是_____。
③午饭后,小强帮外婆用餐具洗洁精将油腻的碗筷洗得干干净净。他这是利用了餐具洗洁精的_____作用,使油脂以细小的油滴悬浮于水中而洗净餐具。
19.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CO2的排放量。已知硅能在O2中燃烧生成SiO2,并放出大量的热,有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硅作为新能源。与化石燃料相比较,硅燃烧没有CO2排放,因而有助于解决的环境问题是 。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 +2C高温Si+2X↑,则X的化学式为 ,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0.
向阳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完毕后,他们对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请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小刚同学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钙不溶于水。
(实验与结论)(1)小刚同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后,酚酞不变色。于是小刚同学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2)你认为小刚同学的实验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
(3)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   _
 
现象:溶液变为红色
 
溶液显酸性(含有H+);溶质中有氯化氢。
 
乙同学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锌粒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石灰石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应用)(1)通过以上探究,如果该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  (写一条)。
(2)若要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纯净的氯化钙固体,同学们认为可以向剩余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___________(填化学式),经__________、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交流与反思)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