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如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B物质的类别是_____;写出
的化学式_____。
(2)参加反应的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反应。
(3)从图中还可获得的信息是____。

(1)B物质的类别是_____;写出

(2)参加反应的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反应。
(3)从图中还可获得的信息是____。
2.
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宣布:我国首次(也是世界首次) 在南海成功试采海域可燃冰。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1体积的可燃冰可释放出约164体积的天然气。
(1)“1体积的可燃冰可样放出约164体积的天然气”,体积明显变化的微观解释是_。
(2)可燃冰作为能源的优点是_____,但是开采时一定要防止甲烷气体大量泄漏,否则会造成_____更加严重。
(3)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天然气。天然气是城市家庭生活的主要燃料,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为防止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家中报警器应安装在靠近气源的_____(填“上方”或“下方”); 关闭天然气阀门熄灭火焰,其灭火原理是_____。
(1)“1体积的可燃冰可样放出约164体积的天然气”,体积明显变化的微观解释是_。
(2)可燃冰作为能源的优点是_____,但是开采时一定要防止甲烷气体大量泄漏,否则会造成_____更加严重。
(3)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天然气。天然气是城市家庭生活的主要燃料,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为防止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家中报警器应安装在靠近气源的_____(填“上方”或“下方”); 关闭天然气阀门熄灭火焰,其灭火原理是_____。
2.综合题- (共2题)
3.
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点燃前,先将镁条用_____打磨光亮,再用_____(填仪器名称)夹持镁条点燃,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_____、放热、冒出白烟、生成白色固体。充分燃烧后发现石棉网上剩余固体的质量小于反应前镁条的质量,原因可能是_____。某同学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查阅资料】
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固体(Mg3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反思与交流】
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绕生成的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原因是_____。
【拓展与迁移】
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将红磷换成镁片,反应停止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发现集气瓶内液面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集气瓶的刻度1。
【查阅资料】
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固体(Mg3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反思与交流】
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绕生成的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原因是_____。
【拓展与迁移】
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将红磷换成镁片,反应停止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发现集气瓶内液面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集气瓶的刻度1。

4.
如下图1是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表中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_____。
(2)与氮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由原子序数为11和17的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
(3)画出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其离子符号为_____。
(4)2017年5月,新命名的第115 号镆元素,元素符号为Me,相对原子质量为288.请将如图2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补充完整_____。
(5)2017 年5月,国产大型C919客机在浦东机场成功起飞,先进材料(第三代铝锂合金)首次应用在该客机中。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氧化铝可制得铝,制造一架C919客机如果需要铝27 千克,则需要电解_____千克的氧化铝?请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O3
4Al+3O2↑)

(1)表中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_____。
(2)与氮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由原子序数为11和17的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
(3)画出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其离子符号为_____。
(4)2017年5月,新命名的第115 号镆元素,元素符号为Me,相对原子质量为288.请将如图2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补充完整_____。
(5)2017 年5月,国产大型C919客机在浦东机场成功起飞,先进材料(第三代铝锂合金)首次应用在该客机中。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氧化铝可制得铝,制造一架C919客机如果需要铝27 千克,则需要电解_____千克的氧化铝?请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O3

3.推断题- (共1题)
5.
A、B、C和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 为固体单质,B、C 为氧化物,且B 为有毒气体,D是碳酸。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1)由物质A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物质C中混有少量物质B时,可将混合物通入_____除去物质B。
(3)写出物质C 与固体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由此,你认为过氧化钠可用于_____。

(1)由物质A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物质C中混有少量物质B时,可将混合物通入_____除去物质B。
(3)写出物质C 与固体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由此,你认为过氧化钠可用于_____。
4.单选题- (共13题)
7.
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 KClO3和 MnO2固体在受热过程中,试管内各物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 是氯酸钾 | B.b 是氧气 | C.d 是二氧化锰 | D.t1时反应开始 |
15.
下列观念或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A.大力推广利用太阳能 |
B.“低碳”实际上就是节能减排 |
C.提倡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利用率为100% |
D.工业废水需处理达标再排放,生活污水可随意排放 |
16.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洗净的试管应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备用 |
B.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向下倾斜,防止试管破裂 |
C.蒸馏时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以防加热时出现暴沸 |
D.残留在铁丝上的球状物可以说明铁丝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
18.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蜡烛的内焰温度最高 |
B.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
C.子火焰中被点燃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
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
5.填空题- (共2题)
19.
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
(1)电解水的实验目的是_____;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产生10mL气体,则理论上负极产生_____ mL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室净化水的过程中可先用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如图实验准备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填序号);然后用_____(填物质名称)除去水中散发出的异味。

(3)长期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可加入_____检验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_____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x 物质常用于饮用水消毒,制取x 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2+Cl2=2x+2NaCl,x的化学式是_____;NaC1O2中Cl 的化合价为_____。
(5)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因此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你的节水做法是_。
(1)电解水的实验目的是_____;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产生10mL气体,则理论上负极产生_____ mL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室净化水的过程中可先用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如图实验准备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填序号);然后用_____(填物质名称)除去水中散发出的异味。

(3)长期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可加入_____检验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_____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x 物质常用于饮用水消毒,制取x 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2+Cl2=2x+2NaCl,x的化学式是_____;NaC1O2中Cl 的化合价为_____。
(5)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因此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你的节水做法是_。
20.
熟话说“酒是陈的香”。白酒的成分主要有乙醇,把白酒密封好埋在地窖藏几年后,白酒中少量的乙酸会和乙醇发生缓慢反应,生成具有浓郁果香味、名叫乙酸乙酯CH3COOC2H5) 的物质。因此,窖藏时间越长,乙酸乙酯含量越多,白酒就越醇香。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白酒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1个乙酸乙酯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是_____。
(3)乙酸乙酯由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4)乙酸乙酯的性质有_____,_____。
(1)白酒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1个乙酸乙酯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是_____。
(3)乙酸乙酯由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4)乙酸乙酯的性质有_____,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综合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