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2018届九年级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模拟试卷(5)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6029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4/4

1.流程题(共1题)

1.
下图是用绿色粉末A制取红色金属H的两种流程,其中白色固体F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固体乙是目前用途最广、产量最高的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B____;乙____。
⑵写出转化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F的其他用途有_______。
⑶转化②的过程中生成红色固体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转化②中同时产生气体,则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转化③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⑸如果在实验室中由物质A制取H,上述两种流程中,操作比较简便的是流程______。

2.综合题(共2题)

2.
从C、H、O、N、S这5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或化学式填空(答案有多种的只需要写出一种即可)。
空气中含量第二的单质
2个硫酸根离子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由四种元素组成的氮肥
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

(1)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
(2)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
(3)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甲、乙两试管中固体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除了加浓硫酸外,还可以加__________物质,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受到腐蚀(如图所示溶液),他们对此产生了兴趣。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究竟是什么?
经过询问实验老师平时的药品保管得知,这瓶无色溶液应该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中的某一种。为了确定该药品,他们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
(1)小明根据标签上的组成元素认为一定不可能是______。
(2)小英提出,碳酸氢钠、硝酸钠也不可能,你认为她的依据是_______。
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盐的哪一种,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慢慢滴加BaCl2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倾去上层清液,向沉淀中继续滴加稀盐酸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产生大量气泡
 
[实验结论]
(3) 该瓶无色溶液是_______。生成白色沉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实验反思]
(4)小强认为上述设计实验还可简化,仍能达到目的。小强的实验操作是______。经查阅资料得知上述五种盐里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溶液呈碱性,其余三种盐的溶液呈中性,请你再设计一种实验方法,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哪种盐。简述实验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_。

4.计算题(共1题)

5.
小明同学为了测定市面销售的某品牌纯碱(杂质为氯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在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1.0g样品及足量的水配成溶液;②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10.0%氯化钙溶液;③将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量得到的白色固体。
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
 
烧杯Ⅰ
烧杯Ⅱ
烧杯Ⅲ
加入10.0%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
55.5
120.0
150.0
白色固体的质量(g)
5.0
10.0
10.0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2)在图中绘制出白色沉淀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图(图上要注明白色沉淀、氯化钙溶液的相关质量)。

5.单选题(共8题)

6.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镁条燃烧B.冰雪融化C.香水挥发D.干冰升华
7.
与图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相同的是:

A. 2NaOH+H2SO4=Na2SO4+2H2O
B. Fe+H2SO4=FeSO4+H2
C. 2NaHCO3Na2CO3+CO2↑+H2O
D. SO3 +H2O=H2SO4
8.
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4A + 2B  = 2A2B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D.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变化前后不变
9.
氧化物与X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则X是()
A.混合物B.金属氧化物C.化合物D.单质
10.
封开县境内新发现了大型的“钼矿”,金属钼可用于制造火箭、导弹等耐高温材料。如果钼铅矿(PbMoO4)中的铅元素为+2价,则钼元素的化合价为
A.+6 B.+3C.+4D.+2
11.
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有碳酸钙B.可能有氢氧化钠
C.一定有碳酸钠D.可能有氢氧化钙
12.
下列物质主要是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A.无机盐B.糖类C.水D.维生素
13.
下列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物质不需要用到的是
A.B.C.D.

6.选择题(共2题)

14.

阅读《最咸的蛋炒饭》,完成文后题目。
                                                                                                     最咸的蛋炒饭
        ①父亲很少下厨——这事儿应归咎于我那烧得一手好菜的母亲对他的纵容。几十年来,父亲在我家的厨房里只有过寥寥数次的“表现”机会。也真难为他能将每一盘菜都折磨得色香味形一塌糊涂,而且无一例外地挥“盐”如土,齁得我猛往肚子里灌水,活像烈日下拉车的骆驼祥子。   
       ②五分自知之明,三分乐得清闲,加二分不思进取,父亲“君子远庖厨”已经很多年了。但他那特色鲜明的菜肴风味,尤其是多年前的一顿蛋炒饭所留给我的记忆,至今难以抹去。
        ③17岁那年的我突然不可救药的厌学,同时结交了不少热血沸腾的“狐朋狗友”。在17岁的天空里,道德与法律的空气是稀薄的;周润发演绎的一个个快意恩仇、街头喋血的银幕故事,点燃了懵懂少年心中的英雄情结,一些天真而荒唐的错误就那么发生了。然后?当然是被发现了!东窗事发的我被迫转学到离家50里外的一个县城中学。
        ④(A)我自由落体般的堕落速度让一向以我为傲的父亲目瞪口呆,一生好强的母亲更是气得病倒了。父亲没有揍我,只是每天沉默寡言地照顾着憔悴的母亲,勉力经营着咸得发苦的一日三餐。压抑的气氛让心虚的我喘不过气来,于是当其他同学尽情享受双休日时,我却在热切盼望每一个周一的来临。
        ⑤某个周一的早晨,我顶撞了父亲几句,早饭也不想吃,就匆匆搭乘班车赶回学校,(B)肚子里装着一副富有叛逆精神的辘辘饥肠
        ⑥第二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发现有同学向教室外探头探脑地看;循着他们的目光,我看到父亲来了。他显然不想打扰正在上课的老师,所以只是静静地站在窗外,手里还捧着一个很大的白色搪瓷杯,杯口上用橡皮筋蒙着一小块报纸。
        ⑦然而,老师终于发现父亲了:“您有事吗?”我垂下头,耳畔隐约传来父亲的声音:“……早晨没吃饭……孩子胃不好……送点儿饭……”我暗暗埋怨父亲,害得我在同学面前好没面子!
        ⑧“你来干什么?我又不饿!”我气呼呼的面对着父亲,毫不掩饰心中的不耐。他像是没有注意我的语气,一边将搪瓷杯递给我,一边抹着额头的汗水:“早晨怎么不吃饭?你妈担心你饿了又胃疼,非让我给你送来,喏,蛋炒饭。还不凉,你趁课间吃吧。唉,在外面住宿,得按时吃饭,省着你妈老惦记,嗯?”他又抹了抹汗,我抬眼瞥见他额角的白色发丝——那是我平日里不曾注意的。
        ⑨“我得走了。单位还有事——骑车回去还得一个多小时……”我这才想到,这个小县城每天只有一趟早班车。为了这区区一杯蛋炒饭,父亲要骑着自行车往返上百里!
        ⑩临走时,父亲默默地看了我好一会儿,却只说了一句话:“行了,回去吃饭吧。我尝了一口,不咸。”
        ⑾看着自行车上父亲踽踽远去的背影,我使劲儿地仰起脸,泪水奔流。
        ⑿十几年过去了,我总也忘不了那白色搪瓷杯里蛋炒饭的滋味。父亲错了,那实在是我一生中最咸的炒饭,因为他不知道,我在其中掺进了多少眼泪。

15.在等差数列{an}中,若a2+a4+a5+a6+a8=25,则a2+a8=(   )

7.填空题(共3题)

16.
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该元素符号为Br。
(1)图中x = ,Br属于 元素(填“金属” 或“非金属”)。

(2)下图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填序号,下同),与Br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17.
当前我市部分中学推行“阳光食堂”工程。下表为某校食堂某天午餐部分食谱(4分)
主食
荤菜
素菜
米饭
红烧牛肉
炒胡萝卜、炒黄瓜
 
(1)食谱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__(填上表中的一种主食或菜名)。
(2)食堂常使用铁强化酱油,酱油中加铁强化剂是为了阻止________。
(3)食堂严禁使用霉变食材,霉变的大米_______(填序号)。
A.可以食用 B.煮熟后可以食用    C.绝对不能食用
18.
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给生活与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燃烧不当也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1)燃烧不完全燃烧既浪费资源,产生的气体又对环境造成污染。为研究影响物质燃烧的因素,现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
将燃烧匙内小木炭块灼烧至红热后,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并塞紧橡皮塞。将注射器内氧气迅速推入集气瓶内,观察到木炭发白光。该实验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有关。燃烧的剧烈程度还与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如__________(举一日常生活实例),说明__________。
(2)小明、小刚同学在研究灭火的原理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分别在两个小铁盒中倒入少量植物油并点燃,小明用坩埚钳把小铁盒放在冰水共存的水面上,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该实验证明了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小刚同学将一块湿抹布盖在小铁盒上,火焰也立即熄灭,他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综合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