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石岭镇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561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4

1.简答题(共2题)

1.
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下列净水方法中,通常用于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的是___,净水程度最高的是____。
A.过滤B.煮沸C.蒸馏D.吸附
(2)自来水厂常用二氧化氯(ClO2)消毒,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
(3)自来水中含有少量Ca(HCO3)2等可溶性化合物,烧水时Ca(HCO3)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这就是壶中出现水垢的原因之一。请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判断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进行检验;生活中常用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
请认真回忆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_____构成的。(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2)图1为溴元素(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图中x=_______。
②图2表示的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填字母,下同),与Br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
③写出溴化镁的化学式: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3.
下列用字母表示的6种物质分别由H、C、O、Fe、Cu、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为单质,D、E、X为氧化物。
(1)达到一定温度,A在B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C、D两种物质均能与E反应,生成相同的物质且其中有一种亮红色固体D为_____,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二氧化碳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多角度探究。

探究一 气体的制取
(1)写出图中①的仪器名称_____。
(2)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
若装置A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则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生活中有许多物品可以代替实验仪器,关闭K2和k3,打开K1,若用装置F所示的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CO2,则F装置_____(填“a”或“b”)端与B装置相连。
探究二  气体的性质检验
打开K2、关闭K1和K3,用于检验制取的二氧化碳性质。
(4)若装置C中试剂是澄清石灰水,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探究三 测定气体生成的反应速率
关闭K1、K2,打开K3,可测一段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速率。所测得数据如下:
稀盐酸的体积(mL)(反应前)
大理石质量(g)(反应前)
E装置收集的液体量(mL)
反应时间(S)
50
5.0
37.8
100
 
(5)实验时在D中加入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若生成气体的反应速率用公式V=△V/△t表示(△V表示生成的气体的体积、△t表示反应所用的时间),由实验数据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速率为_____mL/S。

4.计算题(共2题)

5.
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6g,加热至混合物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16.4g。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___。
(2)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_______(精确到0.1%)
6.
下图是某学生今年(2018年)国庆节购买的口香糖的标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口香糖存在的问题是_____。
(2)食品中加入抗氧化剂可防止食品腐败,BHT(化学式C13H30O)是一种抗氧化剂,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C、H、O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精确到0.1%)。

5.单选题(共17题)

7.
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 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在甲骨上刻文字D.用石块修筑长城
8.
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2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C.该反应属于化合换反应;D.该反应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9.
乙醇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CO2和H2O。依据下表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
6.6
8.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2
0
6.6
5.4
a
 
A.表中的a值为1.4B.在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一定相等
C.参加反应的乙醇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4D.生成的CO和CO2分子个数比为1:3
10.
某矿石样本含有如图所示的四种元素,该矿石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A.CaCl2B.SiO2C.H2OD.FeS
11.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石灰水B.空气C.铁D.干冰
12.
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化学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H2O2、H2SO4中均含有氢分子
B.KCl、KClO、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表示的粒子都是阳离子
D.CO、CO2、H2CO3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13.
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结合下图分析,关于这四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
B.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D.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14.
金属元素和人体健康有很大关系。钾元素可以调节体液平衡,维持肌肉和神经的功能代谢.如果人体缺钾会出现肌肉不发达、心律不齐等症状。市场上出售的一种叫做果味钾的补钾药.其主要成分是枸椽酸钾(C 6 H 7 K 3 O 8 )。下列有关对枸椽酸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5个原子;
B.该物质中碳、氢、钾、氧元素的质量比是6:7:3:8 ;
C.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D.该物质是由碳、氢、钾、氧四种元素组成的。
15.
在如图所示装置中,有四支充满不同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拨开塞子时,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A.空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
16.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装置倾斜,使①、②中药品接触,观察到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原状。下列药品符合该实验现象的是:
A.生石灰和水B.锌和稀硫酸
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D.大理石和稀盐酸
17.
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不正确的是:
A.用二氧化锰区分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B.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酒精和蒸馏水;
C.用紫色石蕊溶液区分CO和CO2D.用燃着的木条区分CO2和N2
18.
下列四种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电解一定量的水
C.木炭在高温下和氧化铜反应
D.用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19.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碳素墨水填写档案,是因为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CO和CO2都有毒,都是大气污染物;
C.CO2能灭火是因为CO2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D.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它们的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0.
电解水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B.b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以助燃
C.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D.水在通电条件下可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21.
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布盖灭;D.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22.
保护环境利在千秋,功在当代。为了保护环境,你认为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    )
①大量砍伐森林,作为燃料代替燃煤  ②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③使用风力、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 ④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    ⑤控制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
A.只有②③④⑤B.只有①③④⑤
C.只有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
2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

6.选择题(共2题)

24.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是(   )
25.

浓HNO3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现 {#blank#}1{#/blank#}色,这是由于浓HNO3和蛋白质发生了 {#blank#}2{#/blank#}反应的缘故.

7.填空题(共3题)

26.
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1)从分类的角度:空气属于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微观的角度,用表示氮原子,用表示氧原子。
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_(填名称)。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如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填字母标号)。

(3)从应用角度: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Ⅰ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________。
②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Ⅱ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7.
按要求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回答。
(1)2个氮原子_____;(2)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3)硝酸银_____; (4)n个亚铁离子_______;(5)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_______。
28.
请选择序号填空:①二氧化碳②一氧化碳③金刚石④甲烷。
(1)有剧毒的是______;
(2)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______;
(3)将______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会变成红色;
(4)“西气东输”中的“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8.实验题(共1题)

29.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小实验,请回答:

(1)A中_____能燃烧(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2)B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
(3)C实验中的现象是______。
(4)D实验可得出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2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