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粉笔中碳酸钙含量进行了探究。小组成员从一包粉笔产品中取出样品5.10g放入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假设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实验测得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
求:(1)表中m =_____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要求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稀盐酸的总质量(g) | 10.00 | 20.00 | 30.00 | 40.00 | 50.00 | 60.00 |
产生气体的质量(g) | 0.44 | 0.88 | m | 1.76 | 2.20 | 2.20 |
求:(1)表中m =_____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要求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选择填充题- (共4题)
4.
下列实验室制气体的方案可以直接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实施的是(______)


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 B.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混合制氨气 |
C.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相对应的用途存在因果关系的是(_____)
A.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急救病人 |
C.一氧化碳具有氧化性——用于冶炼金属 | D.干冰升华吸热——__________. |
3.科学探究题- (共2题)
6.
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化学实验室一种黑色粉末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右图所示)可能是什么物质,大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发现问题]当把黑色粉末与无色溶液混合后即产生气泡。
[查阅资料]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的黑色粉末有CuO、MnO2、Fe3O4 、铁粉、炭粉等。
[提出假设]黑色粉末是__________,无色溶液是_______________。(只写一种假设)
[设计实验]①向盛有少许黑色粉末的试管中加入适里的无色溶液;
②检验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写出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气体是______________,原假设成立。

[发现问题]当把黑色粉末与无色溶液混合后即产生气泡。
[查阅资料]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的黑色粉末有CuO、MnO2、Fe3O4 、铁粉、炭粉等。
[提出假设]黑色粉末是__________,无色溶液是_______________。(只写一种假设)
[设计实验]①向盛有少许黑色粉末的试管中加入适里的无色溶液;
②检验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写出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气体是______________,原假设成立。
7.
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但从实验室拿出的镁条表面总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
(1)、(提出问题)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的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
(猜想)猜想1:灰黑色物质可能是MgO 猜想2:灰黑色物质可能是Mg2(OH)2CO3
猜想3:灰黑色物质可能是Mg(OH)2
上述猜想中,肯定不成立的是猜想1,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探究)取灰黑色物质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问题讨论)
①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说明灰黑色物质加热分解产生了___________。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灰黑色固体加热产生了____________,因此猜想______不成立 。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③灰黑色物质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镁表面的灰黑色物质,是镁与空气中的O2、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生成的。
(1)、(提出问题)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的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
(猜想)猜想1:灰黑色物质可能是MgO 猜想2:灰黑色物质可能是Mg2(OH)2CO3
猜想3:灰黑色物质可能是Mg(OH)2
上述猜想中,肯定不成立的是猜想1,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探究)取灰黑色物质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问题讨论)
①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说明灰黑色物质加热分解产生了___________。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灰黑色固体加热产生了____________,因此猜想______不成立 。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③灰黑色物质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镁表面的灰黑色物质,是镁与空气中的O2、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生成的。
4.推断题- (共1题)
8.
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F 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______; D的化学式为_______
(2)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C→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C物质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的化学式为______; D的化学式为_______
(2)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C→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C物质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共9题)
11.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18 | 1 | 3 | 32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6 | 3 | 12 |
A.物质C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B.待测值为15 |
C.参加反应的B、D的质量比为5:4 | D.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
14.
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丁酸乙酯由20个原子构成的 | B.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3:8 |
C.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g | D.丁酸乙酯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分子 |
15.
下列物质鉴别的方法错误的是( )
A.区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
B.区别过氧化氢和蒸馏水——加入MnO2, 看是否有气泡 |
C.区别铁粉与炭粉——加入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 |
D.区别二氧化锰和氧化铜——观察颜色 |
16.
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 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17.
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则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
A.CH4 CO CO2 | B.CO2 CO | C.H2 CH4 CO | D.H2 CH4 |
6.填空题- (共5题)
18.
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19.
根据下图某牙膏商标上的部分文字,用化学用语填空。

(1)图中一种金属元素的符号_____________。(2)二氧化硅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3)硝酸根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_。(4)硝酸钾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_______________。

(1)图中一种金属元素的符号_____________。(2)二氧化硅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3)硝酸根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_。(4)硝酸钾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_______________。
20.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相同,但物理性质差别很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钠元素与氯元素的本质区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酸铜、铁、过氧化氢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_____(填化学式)。
(4)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
表示氧原子,
表示铜原子,
表示氢原子。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并推测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相同,但物理性质差别很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钠元素与氯元素的本质区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酸铜、铁、过氧化氢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_____(填化学式)。
(4)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并推测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碳和碳的化合物与人们关系密切。
(1)动车的运行是依靠顶部的石墨电刷与电线接触获取电源,使用石墨制作电刷不仅因为石墨能耐高温,还利用了石墨的_______性;
(2)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这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
(3)香烟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_______(填化学式),不吸烟的人能闻到烟味的原因是______;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蛋白质中也含有碳元素,蛋白质在胃肠中与水反应,生成一种蛋氨酸(化学式C5H11O2NS),蛋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精确到0.1%)。
(1)动车的运行是依靠顶部的石墨电刷与电线接触获取电源,使用石墨制作电刷不仅因为石墨能耐高温,还利用了石墨的_______性;
(2)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这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
(3)香烟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_______(填化学式),不吸烟的人能闻到烟味的原因是______;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蛋白质中也含有碳元素,蛋白质在胃肠中与水反应,生成一种蛋氨酸(化学式C5H11O2NS),蛋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精确到0.1%)。
22.
小军在参加野外夏令营活动时带了食品、矿泉水、纱布、肥皂、火柴和铁锅等物品。
(1)、近几年在江河上捞沙船越来越多,造成喝水非常浑浊,除去水样中难溶性杂质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填字母)。
A、过滤 B、吸附 C、蒸馏
(2)、为净化一定量的河水,小军进行了如下操作:取河水→静置→过滤。小军取上来的河水为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所带物品中能组装成简易过滤器的是_________。
(3)、小军在用河水和肥皂洗衣服时,发现产生的泡沫很少,并有白色垢状物,此现象说明该河水是____(填:“硬水”或“软水”)。可以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原微生物。
(4)、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任举一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______。
(1)、近几年在江河上捞沙船越来越多,造成喝水非常浑浊,除去水样中难溶性杂质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填字母)。
A、过滤 B、吸附 C、蒸馏
(2)、为净化一定量的河水,小军进行了如下操作:取河水→静置→过滤。小军取上来的河水为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所带物品中能组装成简易过滤器的是_________。
(3)、小军在用河水和肥皂洗衣服时,发现产生的泡沫很少,并有白色垢状物,此现象说明该河水是____(填:“硬水”或“软水”)。可以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原微生物。
(4)、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任举一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_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23.
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B__________, C___________。
(2)、要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可选择图1的____________(填编号)。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用家里的小针筒和废药瓶组装成一套微型装置(如图2所示),用该装置做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节约药品用量 ②能完全消除废液排放
③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④产生的气体不含任何杂质
(4)、用氯酸钾法制取氧气时,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不仅缺少上述提到的仪器,还缺少棉花,没有棉花这种用品会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
(5)、某同学欲收集一种难溶性气体,认为用图3装置可以代替H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_(填“a”或“b”)端导入。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B__________, C___________。
(2)、要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可选择图1的____________(填编号)。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用家里的小针筒和废药瓶组装成一套微型装置(如图2所示),用该装置做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节约药品用量 ②能完全消除废液排放
③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④产生的气体不含任何杂质
(4)、用氯酸钾法制取氧气时,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不仅缺少上述提到的仪器,还缺少棉花,没有棉花这种用品会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
(5)、某同学欲收集一种难溶性气体,认为用图3装置可以代替H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_(填“a”或“b”)端导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选择填充题:(4道)
科学探究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