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惠来县隆江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486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2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氨水易分解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进行试验)图Ⅰ是课本中某个探究实验,几分钟后该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甲烧杯_____乙烧杯_____;其中烧杯乙的作用是_____;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或推导出一些结论:_____(答一条即可)。
(实验改进)老师对图Ⅰ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Ⅱ所示),并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取一长条形滤纸,等距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②将滴加了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条形滤纸放入一洁净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③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浓氨水。
(分析讨论)(1)按照改进后的实验,几分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滤纸条没有变红而棉花变红,其可能原因是_____。
(拓展延伸)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图Ⅰ、图Ⅱ所示装置虽能证明分子的性质,但不能证明影响分子性质的因素,于是又设计了如图Ⅲ所示的装置。
在U型管的两个管口分别放入卷成筒状的棉纱布,并用橡皮塞塞紧。用注射器吸取2mL的酚酞溶液从橡皮塞慢慢注入棉纱布上,使其润湿,从另一管口插入吸取了2mL浓氨水的注射器。按此方法再组装好另一套装置,将其中一套装置的下端放入热水中,并同时向两支U型管中注入浓氨水。
(1)按照图Ⅲ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几分钟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该现象说明了_____。
(2)图Ⅲ所示的实验方法相对于图Ⅰ所示的实验方法,具有哪些优点:①_____②_____

2.计算题(共2题)

2.
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如回收的食用油、反复使用的炸油等。地沟油最大来源为城市大型饭店下水道的隔油池。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烈致癌物黄曲霉素B2(C17H14O6),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道癌变,请回答:
(1)黄曲霉素B2是否为氧化物 _________ (填“是”或“否”);
(2)黄曲霉素B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 ;
(3)黄曲霉素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____ ;
3.
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如下表:
配料表
精制海盐、碘酸钾(KIO3
储藏方式
密封避光、防潮
使用方法
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从说明中可知:
(1)“加碘盐”属于____物(填“纯净”或“混合”),根据文字说明,推测碘酸钾的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____
(2) 碘酸钾中I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精确到0.1%);碘酸钾中I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最简整数比)
(3) 21.4g碘酸钾中含有_________ g碘元素。

3.推断题(共1题)

4.
推断题A、B…H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G为淡黄色固体,H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推断:

(1)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回答:D的化学式为________, H的名称为______,B在反应②中的作用: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①_____________;
(3)如果反应②中的条件是加热,则反应②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

4.流程题(共1题)

5.
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太湖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________。
(2)操作②向滤液C中加入______________,利用其吸附作用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此过程主要发生_______变化(填“物理”、“化学”)。
(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泡沫出现,此现象说明液体D是_______(填“硬水”、“软水”)。
(4)消毒剂高铁酸钠(化学式为Na2FeO4)集氧化、凝聚、杀菌等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5)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___(填字母).
A.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B.洗菜的水用来浇花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D.用工业废水浇地.

5.单选题(共11题)

6.
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B.冰雪融化C.钢铁生锈D.石蜡熔化
7.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和氮气
C.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D.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8.
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有关比较,正确的是 (   )
A.密度:空气<氧气B.沸点:液氧<液氮
C.反应进行程度:燃烧<缓慢氧化D.二氧化碳的含量:空气>人体呼出的气体
9.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2H:两个氢元素B.镁离子:Mg+2
C.四氧化三铁:Fe4O3D.二氧化碳:CO2
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B.空气由空气分子组成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
11.
对于Na和Na+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B.质子数相同
C.核外电子数不同D.属于同一种元素
12.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
B.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在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13.
丙烷常用作发动机、烧烤食品及家用取暖系统的燃料,其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丙烷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丙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B.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8
C.丙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D.一个丙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分子
14.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在氧气中的燃烧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B.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医疗急救,也可以作燃料切割金属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15.
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采用加热氯酸钾(白色固体)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现加热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一份中混入少量的二氧化锰(b曲线),分别同时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A.B.
C.D.
16.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水和酒精
B.用看颜色的方法鉴别铁丝和铜丝
C.用水鉴别蔗糖和面粉
D.用燃烧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6.填空题(共4题)

17.
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Fe2+ b.CO2 c.2 NO d. e.2SO42
(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_;(2)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的是______;
(3)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______;(4)表示离子个数的是______;
18.
图a 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 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图C 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 代表三种不同元素。

(1)由图a 可知,铯元素属于____(“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核外有____个电子;
(2)图b 方框内的数字是______;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3)有关图C 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 和Z 同处于第二周期
19.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①所示元素的名称是______,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
(2)X2与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
(3)第3周期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填一种),其阳离子符号是_______。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填标号)。
A.C和NeB.Be和MgC.Al和SiD.F和Cl
20.
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或指出符号的意义:
(1)3H2O_____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
(3)2个氯原子__________;
(4)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为+5价________;

7.实验题(共2题)

21.
已知澄清石灰水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1)如图三个反应的相同点是_________(填序号).
A.都是化合反应B.都是氧化反应C.生成物都是固体D.都是非金属与氧气反应
(2)将装置乙改装为如图丁所示装置,还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经测定,集气瓶的容积为250ml,在此实验中,观察到量筒中减少的水的体积为50ml,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在保证整个装置不漏气的前提下,所用红磷的量必须过量,如果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观察量筒内减少的水的体积,则实验结果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实验完毕后,集气瓶内残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填化学符号)。
(3)在做甲、丙两个实验时,事先都需在集气瓶底部装有少量水,其作用分别是:
甲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
22.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某些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和b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
(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采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制取并收集氧气的主要操作有:①从水槽中撤出导管;  ②收集气体;  ③固定装置;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加热;⑥撤酒精灯;  ⑦装药品,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A.④⑦③⑤②①⑥B.⑦④③⑤②⑥①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④⑦③⑤②⑥①
在完成“②收集气体”步骤时,应当_________时才开始收集气体。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疏松的棉花,其作用是______.
(4)装置G是用软塑料管自制的气体发生装置,利用该装置也可以制取氧气,塑料管中加入的液体药品是__________ ,药品加入完毕后,要使反应进行,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
(5)向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倒入迅速冷却的沸水,立即塞紧穿有两端开口细玻璃管的橡皮塞,用注射器向玻璃管中注水至P处,装置如图2所示。

①手拿集气瓶在水平面上摇晃数十次后,看到玻璃管中的液面将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可说明有少量氧气溶于水中   
b.可不用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c.用迅速冷却的沸水是因为其中几乎不含氧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2道)

    推断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