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2题)
1.
安多夫是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碳酸氢钠(NaHCO3)和氯化钠。安多夫可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达到鲜嫩爽滑的目的。小张发现将拌了安多夫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会产生大量的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重曹”,白色细小晶体,加热到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440℃时完全分解。
白色无水硫酸铜遇到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探究一)对烧煮时产生大量气体的成分和来源进行探究

小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CO2。他设法收集气体样品并除去醋酸气体后,用右图实验装置进行验证。装置导气口连接顺序:气体样品 →____→____→____→ ___ 。
小于对二氧化碳的来源作了两种猜测:
猜测①: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与__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
猜测②: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针对以上猜测,小于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结论:猜想①、②都正确
(实验探究二)测定安多夫样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
实验2中,小于发现充分反应后,试管中仍留有一些白色固体粉末,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是碳酸钠和氯化钠。小于想用测定白色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来推算安多夫样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于是称取实验2中得到的白色固体粉末6.9克,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沉淀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实验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6.9克白色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写出解题过程)
(3)上述实验方案中,若沉淀A缺少“洗涤”操作,则会使测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阅资料)
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重曹”,白色细小晶体,加热到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440℃时完全分解。
白色无水硫酸铜遇到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探究一)对烧煮时产生大量气体的成分和来源进行探究

小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CO2。他设法收集气体样品并除去醋酸气体后,用右图实验装置进行验证。装置导气口连接顺序:气体样品 →____→____→____→ ___ 。
小于对二氧化碳的来源作了两种猜测:
猜测①: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与__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
猜测②: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针对以上猜测,小于设计了以下实验: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2 | 取安多夫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试管口出现小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残留白色固体粉末。 |
实验结论:猜想①、②都正确
(实验探究二)测定安多夫样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
实验2中,小于发现充分反应后,试管中仍留有一些白色固体粉末,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是碳酸钠和氯化钠。小于想用测定白色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来推算安多夫样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于是称取实验2中得到的白色固体粉末6.9克,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沉淀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实验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6.9克白色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写出解题过程)
(3)上述实验方案中,若沉淀A缺少“洗涤”操作,则会使测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
据初中所学的知识并结合下列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f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 K_______________
(2)若用a、h、e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选取d、e、i、j、k五种仪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中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的药品(填名称)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应用_____________ 法,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甲、乙(装置如下图)探究二氧化氮气体能否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资料)Ⅰ.硝酸铜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铜、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有毒)和氧气。
Ⅱ.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Ⅲ. 二氧化氮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①甲实验中硝酸铜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得出“NO2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结论。请你根据甲、乙对比实验的现象,从气体的组成角度分析,该结论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1)写出f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 K_______________
(2)若用a、h、e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选取d、e、i、j、k五种仪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中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的药品(填名称)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应用_____________ 法,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甲、乙(装置如下图)探究二氧化氮气体能否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资料)Ⅰ.硝酸铜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铜、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有毒)和氧气。
Ⅱ.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Ⅲ. 二氧化氮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①甲实验中硝酸铜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得出“NO2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结论。请你根据甲、乙对比实验的现象,从气体的组成角度分析,该结论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流程题- (共1题)
3.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2)煤的加工产品有很多用途,其中焦炭广泛应用于炼铁。如图是高炉炼铁的示意图。请根据图例回答:
①炼铁过程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高炉炼铁会产生大量的高炉气体,其主要成分是高浓度的CO和氧化铁尘粒。请你对高炉气体的处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
(3)化肥厂生产合成氨的原料是煤、空气、水。生产简要流程如下:

煤气发生炉中主要反应:①C+O2=CO2;②C+H2O=CO+H2。两个反应必须进行调控才能保持一定的炉温。判断:反应②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将合成的氨气部分通入碳化塔,既除去了二氧化碳又得到了化肥NH4HCO3,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 |
B.由煤加工成焦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
C.家用“液化石油气”就是煤隔绝空气加热得到的产品 |
D.煤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
①炼铁过程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高炉炼铁会产生大量的高炉气体,其主要成分是高浓度的CO和氧化铁尘粒。请你对高炉气体的处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
(3)化肥厂生产合成氨的原料是煤、空气、水。生产简要流程如下:

煤气发生炉中主要反应:①C+O2=CO2;②C+H2O=CO+H2。两个反应必须进行调控才能保持一定的炉温。判断:反应②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将合成的氨气部分通入碳化塔,既除去了二氧化碳又得到了化肥NH4HCO3,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3题)
5.
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物质 | A | B | C | D |
第一次测得的质量/g | 50 | 4 | 4.6 | 1 |
第二次测得的质量/g | 待测 | 20 | 23 | 4.2 |
A.上述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B.该反应中C与D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3:4 |
C.第二次测得A的质量为37.6g | D.该反应中共生成D的质量为4.2g |
6.
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
7.
室内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甲醛(化学式为CH2O),它来源于室内装潢所用的油漆胶合板等材料。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 |
B.甲醛是一种氧化物 |
C.甲醛分子中含有氢分子 |
D.甲醛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40% |
4.选择题- (共1题)
17.
张柏楠,“神舟飞船”系列的总设计师。他在中国的航天史上留下了许多第一:第一枚导弹、第一枚火箭、第一颗卫星、第一艘试验飞船……他让“神舟五号”完成了首次载人飞行,他使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这说明( )
5.填空题- (共1题)
18.
又到六月杨梅成熟的季节,九年级的几个同学结伴到湖洑小天家去摘杨梅和进行野炊活动。

(1)小涛吃了一颗杨梅,赞不绝口:“酸中带着甜!”杨梅中的“甜”,是因为杨梅中富含 ____(填基本营养素名称)。
(2)小军上网查阅了有关杨梅中的营养成分的信息(如图),其中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_____(填一种元素)。
(3)小美利用_________检验出小天家的井水是硬水,在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 。
“倡导低碳生活”是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主题内容。“低碳”,意即较少或更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因此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下列物质中: ①煤; ②石油; ③天然气; ④氢气等, 其中属于最清洁燃料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硅(Si)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硅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化学反应为:SiO2 + 2C 高温 Si + 2x↑。由此推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野外春游用捡来的枯树枝来做饭,要使树枝燃烧还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 。
(4)含硫煤或石油制品燃烧排放的SO2和氮氧化物会引起“酸雨”现象。若汽油中某分子X(相对分子质量为112)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氢的质量分数约为14.3%,则分子X中碳原子与氢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_。

(1)小涛吃了一颗杨梅,赞不绝口:“酸中带着甜!”杨梅中的“甜”,是因为杨梅中富含 ____(填基本营养素名称)。
(2)小军上网查阅了有关杨梅中的营养成分的信息(如图),其中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_____(填一种元素)。
(3)小美利用_________检验出小天家的井水是硬水,在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 。
“倡导低碳生活”是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主题内容。“低碳”,意即较少或更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因此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下列物质中: ①煤; ②石油; ③天然气; ④氢气等, 其中属于最清洁燃料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硅(Si)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硅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化学反应为:SiO2 + 2C 高温 Si + 2x↑。由此推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野外春游用捡来的枯树枝来做饭,要使树枝燃烧还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 。
(4)含硫煤或石油制品燃烧排放的SO2和氮氧化物会引起“酸雨”现象。若汽油中某分子X(相对分子质量为112)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氢的质量分数约为14.3%,则分子X中碳原子与氢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