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某燃料X在7.2g氧气中燃烧,得到9.2g混合气体(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验证混合气体的成分.
资料: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②浓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1)通过混合气体后,A装置增重4.5g,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 ______.
(2)D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
(3)当观察到________,证明混合气体中有CO.
(4)酒精灯火焰上加网罩的目的是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称量B、C装置共增重3.3g,根据以上数据可确定燃料X中所含元素有_______,各元素质量比为 ______
资料: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②浓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1)通过混合气体后,A装置增重4.5g,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 ______.
(2)D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
(3)当观察到________,证明混合气体中有CO.
(4)酒精灯火焰上加网罩的目的是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称量B、C装置共增重3.3g,根据以上数据可确定燃料X中所含元素有_______,各元素质量比为 ______
2.单选题- (共13题)
4.
前段时间,盐城有多人感染禽流感,为防止疫情蔓延,需要使用消毒剂ClO2,制取ClO2原理之一是,2NaClO3+4X=2NaCl+2ClO2+Cl2
+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上述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B.在ClO2分子中,氯、氧原子个数比为1:2 |
C.上述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 | D.该反应中涉及到三种氧化物和一种单质 |
7.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面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 |
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 |
D.该元素的中子数为52 |
9.
《茉莉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苏南民歌。茉莉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乙酸苯甲酯(C9H10O2)是其中的一种。下列关于乙酸苯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苯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50g |
B.乙酸苯甲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C.乙酸苯甲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9:10:2 |
D.乙酸苯甲酯由 9 个碳原子、10 个氢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 |
11.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氧气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
B.碳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
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D.蜡烛刚熄灭时产生黑烟 |
12.
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Zn(Cu):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
B.CaCO3(NaCl):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洗涤干燥 |
C.二氧化碳(水蒸气):通过装有足量生石灰的干燥管 |
D.FeSO4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Fe粉,过滤 |
13.
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
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
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③滤渣中一定没有Al,可能含有Ag。
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可能含有Al(NO3)3。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③滤渣中一定没有Al,可能含有Ag。
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可能含有Al(NO3)3。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14.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B.![]() |
C.![]() ![]() |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乙的更小 |
3.填空题- (共2题)
15.
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收获很多。
收获一:通过化学学习你已经知道:
(1)空气中的三大污染性气体有SO2、____和_____;稀有气体包括He、______Ar等。
(2)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加热约4mL液体,你选择的仪器有________。

收获二: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试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
(1)“加压时,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说明__________(填分子的性质)。
(2)小明学习了分子的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①教材实验(如图1):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实验结论是_______。

②改进实验: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半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入),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2所示.小明做的实验还可以说明的分子性质是:_____。
③如果继续完成图3实验操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3)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有人说“这个实验产生了氢气和氧气,所以水具有氢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你认为这个说法不正确的理由__________(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4)用“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氮原子。用微观示意图表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下图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资料: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收获一:通过化学学习你已经知道:
(1)空气中的三大污染性气体有SO2、____和_____;稀有气体包括He、______Ar等。
(2)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加热约4mL液体,你选择的仪器有________。

收获二: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试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
(1)“加压时,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说明__________(填分子的性质)。
(2)小明学习了分子的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①教材实验(如图1):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实验结论是_______。

②改进实验: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半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入),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2所示.小明做的实验还可以说明的分子性质是:_____。
③如果继续完成图3实验操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3)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有人说“这个实验产生了氢气和氧气,所以水具有氢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你认为这个说法不正确的理由__________(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4)用“



16.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不含结晶水),请回答:

①00C时,甲、乙、丙的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
②t20C时,将30克甲固体加入到5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的所得溶液是_____(填“饱和”“不饱和”);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列式即可)。
③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应用_____法提纯甲。
④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从t20C降温至00C后,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⑤若使甲溶液的状态从a点转化为b点,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

①00C时,甲、乙、丙的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
②t20C时,将30克甲固体加入到5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的所得溶液是_____(填“饱和”“不饱和”);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列式即可)。
③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应用_____法提纯甲。
④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从t20C降温至00C后,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⑤若使甲溶液的状态从a点转化为b点,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
4.实验题- (共1题)
17.
在复习氧气、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收集了以下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练习编制,请你来解答。

(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氧化钙固体与浓氨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少量氨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氨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4)小明用装置B来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选用此装置的优点是_____;
(5)为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小铭将制取的气体通入H装置中,能观察到H中有气泡逸出且溶液变浑浊,则该气体是从________(选填“a”或“b”)通入装置H的,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氧化钙固体与浓氨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少量氨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氨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4)小明用装置B来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选用此装置的优点是_____;
(5)为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小铭将制取的气体通入H装置中,能观察到H中有气泡逸出且溶液变浑浊,则该气体是从________(选填“a”或“b”)通入装置H的,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