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392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4

1.计算题(共1题)

1.
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有毒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 + 2NaOH = NaNO2 + NaNO3 + H2O。计算:460g NO2被足量的 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3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推断题(共1题)

2.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一种为单质,另两种为化合物,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右图中的箭头指向。

(1)物质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20题)

3.
瓷碗、煤气、菜刀与冬瓜的聊天记录如下,其中所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煤气:我燃烧了B.瓷碗:我被摔碎了
C.冬瓜:我腐烂了D.菜刀:我生锈了
4.
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铁丝燃烧B. 蜡烛燃烧
C.电解水D.锌与稀硫酸反应
5.
6g碳在xg氧气中充分燃烧得到由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x+6)g,则x的值可能是
A.16gB.12gC.8gD.4g
6.
化学方程式2CH3OH+ __O22CO2 + 4H2O中,氧气前面的数字是
A.5B.3C.7D.1
7.
把变瘪了但不漏气的乒乒球放到热水中,乒乓球鼓起来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间隔增大了B.分子运动加快了
C.分子体积变大了D.分子种类改变了
8.
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获取的下列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B.该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7
D.x=17
9.
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M~Q代表五种不同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 O>NB.N、P同周期
C.最外层电子数: Q<MD.N、O同族
10.
草酸钙的化学式为CaC2O4,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B.+2C.+3D.+4
11.
2016年10月17日上午,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本次运送航天员和神舟十一号飞船的长征F型火箭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它的化学式为C2H8N2。下列关于偏二甲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三种元素组成B.有可燃性
C.由12个原子构成D.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6:2:7
12.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
13.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4.
下列区分物质的操作或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氧气和空气
B.用澄清的石灰水区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根据颜色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15.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B.有毒不能供给呼吸
C.固体俗称干冰D.属于氧化物
16.
“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行为中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冬天将空调温度开得很高
B.双面使用草稿纸
C.离开教室时做到“人走灯熄”
D.积极参加植树造林
17.
档案文书需要长期保存。因此,书写档案文书最好使用(   )
A.粉笔B.圆珠笔C.红墨水笔D.碳素笔
18.
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B.从火灾中逃生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时先做灯火实验
D.房间失火时迅速打开所有窗户通风
19.
下列能源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
A.煤B.太阳能C.石油D.天然气
20.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
21.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B.
C.D.
22.
实验时,酒精灯内的酒精洒出,在桌上燃烧起来,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
A.立即拨打119电话B.赶快逃跑
C.立即用湿抹布铺盖D.立即找老师求救

4.填空题(共6题)

23.
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两位同学各做了一个实验,请你参与分析和判断。
(1)甲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g,充分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yg。x和y的数量关系为x___y(选填:>、=、<)。
(2)乙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光亮的细铁丝的质量为mg,在氧气中燃烧后的质量为ng。m和n的数量关系为m___n(选填:>、=、<)。
(3)分析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你认为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_________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4.
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1)钠离子________, (2)CaCO3___________,
(3)4H2O__________, (4)氢氧化铝__________。
25.
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请回答:
(1)实验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作用。
(2)实验后,试管中剩余的物质,经过_______、洗涤、干燥可以回收其中的二氧化锰。
26.
2016年3月22日是第24个世界水日,它的主题是水与就业。关于水的知识有下列问题,请按要求填空:
(1)在天然水的净化过程中,人们常用活性炭去除水中的异味和色素,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性。
(2)电解水时,与电源______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氧气。
(3)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色。
27.
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医疗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_______________。
(2)石墨很软,在纸上划过会留下深灰色的痕迹,所以石墨可用于制_____。
(3)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并且________________。
28.
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一种好方法。
(1)利用垃圾焚烧发电是将垃圾焚烧产生的_______转化为电能。
(2)垃圾焚烧发电的前提是分类收集生活垃圾。生活垃圾:①玻璃酒瓶②废旧纸箱③砖瓦陶瓷碎片④废弃的棉质衣袜中属于可燃垃圾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3)垃圾焚烧时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如:二英(C12H4Cl4O2)、二氧化硫。二英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5.实验题(共2题)

29.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如下图所示。

(1)图中a指示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
(2)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可用装置_______(填装置序号)。
(3)既能制取二氧化碳又能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填装置序号)。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0.
维生素C,简称Vc,易溶于水,能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Vc。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蔬菜水果中的Vc含量做了探究。
探究1——测定不同水果中Vc的含量
(进行实验)取2支洁净的试管各加入1 ml相同的高锰酸钾稀溶液;然后分别逐滴滴加苹果汁和梨汁,边滴边振荡,直至高锰酸钾溶液________。
(实验记录) 如下表
 
苹果汁
梨汁
滴加的滴数
10
20
 
(实验结论)Vc的含量,苹果汁____梨汁(填“>”或“=”或“<”)。
探究2——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含量是否有影响。
(进行实验)取新鲜的黄瓜A和放置一周的黄瓜B分别_______、过滤、取汁,然后用两种黄瓜汁分别代替苹果汁和梨汁按照探究1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实验记录)如下表
 
黄瓜A汁
黄瓜B汁
滴加的滴数
8
18
 
(实验结论)蔬菜放置时间越长,Vc的含量________。因此,要补充维生素C最好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实验反思)下列情况中,对Vc含量的测定结果没有影响的是_______。
①量取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不同
②没有用同一规格的胶头滴管滴加
③试管的大小不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20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