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很多优点,制取与储存氢气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Ⅰ.制氢:铁酸锌(ZnFe2O4)可用于循环分解水制气,其反应可表示为:
3ZnO + 2Fe3O4 + H2O
3ZnFe2O4 + H2↑;6ZnFe2O4
6ZnO + 4Fe3O4 + O2↑
(1)Zn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该循环制氢中不断消耗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Ⅱ.贮氢:合金Mg2Cu是一种贮氢材料,高温时在氩气保护下,由一定质量比的Mg、Cu单质熔炼获得。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生成氢化物和另一种合金,其化学方程式为:2Mg2Cu + 3H2
3MgH2 + MgCu2
(3)熔炼制备Mg2Cu合金时,通入氩气的目的是_______。
(4)氢化物MgH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精确到0.1% )。
Ⅰ.制氢:铁酸锌(ZnFe2O4)可用于循环分解水制气,其反应可表示为:
3ZnO + 2Fe3O4 + H2O


(1)Zn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该循环制氢中不断消耗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Ⅱ.贮氢:合金Mg2Cu是一种贮氢材料,高温时在氩气保护下,由一定质量比的Mg、Cu单质熔炼获得。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生成氢化物和另一种合金,其化学方程式为:2Mg2Cu + 3H2

(3)熔炼制备Mg2Cu合金时,通入氩气的目的是_______。
(4)氢化物MgH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精确到0.1% )。
2.简答题- (共2题)
2.
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为铁的价类图,例如E点可表示+2价的亚铁盐。请回答:
(1)A点表示的物质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_。
(2)请写出B点表示的物质化学式____________。
(3)已知C点表示的化合物在常温下能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C、D都含有氢氧根离子),写出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
(4)E点表示硫酸亚铁,则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1)A点表示的物质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_。
(2)请写出B点表示的物质化学式____________。
(3)已知C点表示的化合物在常温下能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C、D都含有氢氧根离子),写出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
(4)E点表示硫酸亚铁,则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3.
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易溶于水的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1)实验乙中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说明:__________。实验丙中铁丝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2)甲、丙两个实验中水的作用分别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3)小明做完上述实验后,在乙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目的为验证_________。

资料: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易溶于水的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1)实验乙中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说明:__________。实验丙中铁丝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2)甲、丙两个实验中水的作用分别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3)小明做完上述实验后,在乙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目的为验证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2题)
4.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一段时间后收集到所需的氧气后停止加热,同学们对试管中剩余固体的成分产生了好奇,于是小组同学对剩余固体成分进展开探究。
(实验)(1)写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某同学因为缺少_____________操作,水槽中的水会变红。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到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氧气集满。
(提出问题)加热高锰酸钾后试管中的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小王猜想:KMnO4、K2MnO4、MnO2
小李猜想:MnO2
你的猜想:(2)_________ (写化学式 )。
(表达交流)(3)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___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
(实验)(1)写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某同学因为缺少_____________操作,水槽中的水会变红。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到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氧气集满。
(提出问题)加热高锰酸钾后试管中的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小王猜想:KMnO4、K2MnO4、MnO2
小李猜想:MnO2
你的猜想:(2)_________ (写化学式 )。
(表达交流)(3)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___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
5.
(1)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1)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发现均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产生。
查阅资料:4HNO3
O2↑ + 4NO2↑ + 2H2O C + 4HNO3(浓)
CO2↑ + 4NO2↑ + 2H2O
①(实验1)中所用碎玻璃与浓硝酸不发生化学反应,灼热的碎玻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___。
②(实验2)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能否证明(实验2)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
③(实验3)中发现生成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二氧化碳 (体积分数大于0.03% ),能否证明(实验3)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
实验一 | 区分硬水和软水 |
![]() | 本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所取硬、软水的体积相同外, 还必须要控制_________________相同。 |
实验二 | 探究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
![]() |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对比观察:木条燃烧时间的长短。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
实验三 | 探究溶液中导电微粒 |
![]() | 验证:离子能导电,水分子难导电。 可选择_________作对比试剂。 |
(1)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发现均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产生。
![]() | ![]() | ![]() |
查阅资料:4HNO3


①(实验1)中所用碎玻璃与浓硝酸不发生化学反应,灼热的碎玻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___。
②(实验2)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能否证明(实验2)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
③(实验3)中发现生成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二氧化碳 (体积分数大于0.03% ),能否证明(实验3)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
4.流程题- (共1题)
6.
某兴趣小组利用实验室制CO2的废液得到CaCO3和NaCl晶体,过程如下:

(1)试剂X与CaCl2反应生成了CaCO3和NaCl,则试剂X是_________ (选填序号 )。
加入过量试剂X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操作I需要用到的三种玻璃仪器有:漏斗、_________和烧杯。
(3)操作II的名称为________。

(1)试剂X与CaCl2反应生成了CaCO3和NaCl,则试剂X是_________ (选填序号 )。
A.NaOH溶液 | B.Na2CO3溶液 | C.K2CO3溶液 |
(2)操作I需要用到的三种玻璃仪器有:漏斗、_________和烧杯。
(3)操作II的名称为________。
5.单选题- (共25题)
8.
下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反应物是NO和NH3,生成物是N2和H2O |
B.参加反应的X与Z的质量比为15∶14 |
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
9.
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反应①:CO2 + H2O = H2CO3; 反应②:6CO2 + 6H2O
C6H12O6 + 6O2
反应①:CO2 + H2O = H2CO3; 反应②:6CO2 + 6H2O

A.反应物种类相同,反应条件不同时,生成物不同 |
B.CO2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O2 |
C.反应②将光能转化成了化学能 |
D.反应①是化合反应,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
15.
下列客现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体积变小 |
B.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分子不断运动 |
C.气体比固体易压缩——微粒大小不同 |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结构不同 |
17.
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B. 属于金属元素
C.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 D. 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A. 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B. 属于金属元素
C.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 D. 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19.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
B.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 |
C.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得到黑色粉末 |
D.将CO2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紫色变无色 |
20.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
B.运用化学方法,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重新利用 |
C.海水经过滤得到的澄清液体是纯水 |
D.蒸馏水不能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没有氧元素 |
21.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氮气密度小于氧气,可用于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 |
B.干冰升华时需从环境中吸收大量热量,可用作人造云雾 |
C.液氧化学性质活泼,可用作火箭助燃剂 |
D.大部分化学反应会释放能量,可用于加热食物、照明、发电等 |
22.
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
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 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
29.
下列说法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不一致的是
A.将工业废液排入海洋以减少河道污染 |
B.推广煤的液化、气化技术以提高煤的使用效率 |
C.利用CO2制成可降解塑料缓解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 |
D.采用催化技术将汽车尾气中的NOx和CO转化为N2和CO2气体 |
6.填空题- (共2题)
32.
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各题。
(1)氯化钠由__________ (化学符号 )构成。
(2)燃烧煤、石油或烟花爆竹产生的刺激性气味气体_______,溶解在降水中造成酸雨。
(3)在空气中占21%(体积分数)的气体化学式是__________。
(4)某新型消毒剂由Cl、O两种元素组成,且每个分子中含有1个Cl原子,2个O原子,该消毒剂的化学式是____。
(5)有机物X燃烧的符号表达式如下:有机物X + 氧气
水 + 二氧化碳,则有机物X中一定含__________元素。
(6)某纯净物只含N元素和O元素,该物质中氮原子与氧原子质量比为7∶4,则该物质化学式_____。
(1)氯化钠由__________ (化学符号 )构成。
(2)燃烧煤、石油或烟花爆竹产生的刺激性气味气体_______,溶解在降水中造成酸雨。
(3)在空气中占21%(体积分数)的气体化学式是__________。
(4)某新型消毒剂由Cl、O两种元素组成,且每个分子中含有1个Cl原子,2个O原子,该消毒剂的化学式是____。
(5)有机物X燃烧的符号表达式如下:有机物X + 氧气

(6)某纯净物只含N元素和O元素,该物质中氮原子与氧原子质量比为7∶4,则该物质化学式_____。
33.
写出符号表达式,并回答相关问题。
(1)镁条燃烧:____________,反应_________(填写“放热”或“吸热”)。
(2)碳酸氢铵受热分解:_______,写出碳酸氢铵中阳离子 (铵根离子 )符号_____。
(3)水的电解: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大量氢气,点燃氢气前必须___________。
(4)检验CO2气体:______________,主要现象_________。
(5)双氧水制取氧气: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反应。
(1)镁条燃烧:____________,反应_________(填写“放热”或“吸热”)。
(2)碳酸氢铵受热分解:_______,写出碳酸氢铵中阳离子 (铵根离子 )符号_____。
(3)水的电解: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大量氢气,点燃氢气前必须___________。
(4)检验CO2气体:______________,主要现象_________。
(5)双氧水制取氧气: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反应。
7.实验题- (共1题)
3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装置。
(1)制取气体实验时,首先要对发生的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装置不漏气,装置C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_________ (按先后顺序填字母 ),若导管口有气泡,放手后导管内上升一段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A]用手捂住试管 [B]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
(资料)浓硫酸能吸收氨气,具有强吸水性;碱石灰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
(2)实验室常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加热来制取氨气。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发生、干燥和收集装置可选用A—F中的_______________装置。
(3)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备CO2,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制备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____ (填装置编号 )。
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 ![]() | ![]() | ![]() | |
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 | ![]() | ![]() | ![]() | |
干燥气体的常用装置 | ![]() | ![]() | ||
(1)制取气体实验时,首先要对发生的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装置不漏气,装置C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_________ (按先后顺序填字母 ),若导管口有气泡,放手后导管内上升一段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A]用手捂住试管 [B]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
(资料)浓硫酸能吸收氨气,具有强吸水性;碱石灰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
(2)实验室常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加热来制取氨气。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发生、干燥和收集装置可选用A—F中的_______________装置。
(3)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备CO2,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制备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____ (填装置编号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2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25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