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利川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384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17

1.计算题(共1题)

1.
缺钙能导致儿童发育不良、成人骨质疏松等症状。因此,市场上出现一些加钙食盐,加钙食盐的主要成份含食用碳酸钙。为了测定加钙食盐中钙的质量分数,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20g加钙食盐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量与生成气体的量如图所示(假设加钙食盐中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试求:该加钙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恩施城区居民普遍使用天然气做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探究与分析:
(提出问题)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色。
(猜想与假设)
产物
猜想




CO2、H2O
CO、H2O
NH3、CO2、H2O
CO2、CO、H2O
 
你认为以上_____同学的猜想肯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1)A、B装置的顺序_____(填“能”或“不能”)颠倒,理由是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粉末由白色变为蓝色,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由此推断_____同学猜想成立。
(3)请写出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

3.单选题(共9题)

3.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用白醋清洗热水瓶胆内的水垢B.用食盐消除公路上的积雪
C.“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D.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来炼铁
4.
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催化剂不仅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且会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B.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5.
下面是小维同学用连线方法对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实验基本要求连线
B、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
①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收集O2、H2、CO2--均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③物质加热—试管口应稍向下
①家里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门窗通风
②用工业酒精兑制白酒
③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C、物质构成的奥秘
D、日常生活经验
①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②硫原子和硫离子—质子数相同
③KClO3、MnO2—都是氧化物
①除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洗
②区别硬水和软水—常肥皂水检验
③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做灯火实验
 
A.AB.BC.CD.D
6.
下列实验设计与实验目标表述不正确的是
A.比较火焰各层的温度B.检验氢气的纯度
C.检验CO2的密度D.探究空气的成分
7.
维生素 C(C6 H8 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B.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C.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红磷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9.
已知:A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是天然气中最主要的成分.请分析A、B、C、 D、E五种物质之间的变化关系,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D是CH4、A是H2O2B.E是CO2、C是H2
C.B是H2、C是O2D.B是O2、E是CO
10.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作用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
B.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由图b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11.
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是人类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液化气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可以减少温室效应
B.逐步使用核能、风能、氢能,可以减少温室效应
C.使用无氟冰箱等,可以减少臭氧空洞
D.对燃煤预先采取脱硫措施,可以减少酸雨

4.填空题(共3题)

12.
2008年5月12日我国发生了8.0级汶川大地震。在抗震救灾中,大量使用了“84”消毒液(NaClO溶液)进行消毒,制取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
(1)X的化学式为___,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为____。
(2)地震后,水源受到严重污染。为了保证本地饮用水的安全,生活用水需多次消毒。如果使用漂白粉作为水源消毒剂,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其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溶于水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HClO)。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为防止疫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措施有:①加热煮沸②消毒③过滤④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为______(填字母序号)。
A.③①②④B.④①③②C.④③②①D.③①④②
13.
从C H O S P Ca Mn K N等9种元素中选择恰当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按下列要求填空:
(1)铵根离子____;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单质_____;相对分子质量为720且分子结构与足球相似的物质_____。
(2)实验室加热紫黑色晶体制取氧气_______。
14.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分析表中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表中8号元素的一个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_____个电子;13号元素易失去电子,其形成离子的符号是___;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中具有放射性的原子主要是碘-131,请根据图推断碘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

(2)分析表中信息,你能得出的规律是:
横行规律(任写一条)________;
纵行规律(任写一条)________。

5.实验题(共1题)

15.
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
(1)我们已经学习过实验室制取O2、H2、CO2三种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取与收集方法,请你归纳出实验室制取这三种气体反应的共同点________(填序号)。
A.需要加热 B.需要催化剂
A.没有气体参加反应B.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2)化学上可通过多种反应得到NH3(NH3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例如:CaO(固)+NH3﹒H2O= NH3+Ca(OH)2

结合以上实验装置完成下列填空(以下均填序号)。
若选择上述反应作为实验室制取NH3的反应原理,则选用图1中的___作为反应的发生装置,选____作为反应的收集装置。
(3)该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II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填序号)。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I、III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写出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