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填充题- (共5题)
3.
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C.碳在反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氧化性 |
D.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
4.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或除杂方法可行的是(_______)
选项 | 待鉴别或除杂的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鉴别或除杂方法 |
A | 氢气与一氧化碳 | 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
B | 硬水和软水 | 煮沸 |
C | CO2(CO) | 通入灼热的氧化铜 |
D | FeCl2(CuCl2) | ______ |
2.科学探究题- (共2题)
6.
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中进行。
(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_____ (填序号),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_____。

(得出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器材参加化学反应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_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释应用)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
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_____种元素组成。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 甲组 | 乙组 |
实验方案(反应后略) | ![]() | ![]() |
实验现象 | 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天平指针没有偏转 |
结论 | 猜想1正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 猜想2正确 |
(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中进行。
(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_____ (填序号),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_____。

(得出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器材参加化学反应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_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释应用)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
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_____种元素组成。
7.
兴趣小组同学为了弄清沼气池中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收集气体)将矿泉水瓶装满水,用细绳吊入池中,再使瓶中的水全部倒出(见图),然后迅速拉起矿泉水瓶,盖上瓶盖。这种方法属于_____集气法。

(对气体猜想)
猜想I.全部是CH4; 猜想II.全部是_____;
猜想III.是CH4和CO2的混合气体。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气体中含有_____气体。
(2)步骤②加适量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
(3)若“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猜想I或III”成立,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
(4)若“现象a”无明显现象, “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现象c”为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猜想_____”成立
(5)若想证明“猜想III”成立,则“现象abc”分别是_____。
(收集气体)将矿泉水瓶装满水,用细绳吊入池中,再使瓶中的水全部倒出(见图),然后迅速拉起矿泉水瓶,盖上瓶盖。这种方法属于_____集气法。

(对气体猜想)
猜想I.全部是CH4; 猜想II.全部是_____;
猜想III.是CH4和CO2的混合气体。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气体中含有_____气体。
(2)步骤②加适量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
(3)若“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猜想I或III”成立,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
(4)若“现象a”无明显现象, “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现象c”为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猜想_____”成立
(5)若想证明“猜想III”成立,则“现象abc”分别是_____。
3.计算题- (共1题)
8.
小王同学想测定某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取合金粉末10g,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_____g。
(2)计算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

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_____g。
(2)计算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
4.推断题- (共1题)
9.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为一种单质,B为产生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C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表示物质间的转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B、D的化学式:B_____ D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C
B:_____ E
B:_____。


(1)B、D的化学式:B_____ D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C


5.流程题- (共1题)
10.
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设计了以下流程图并完成了回收铜和硫酸锌的实验。

(1)X的成分为_____;操作Ⅰ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
(2)加入过量A的目的是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加入B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X的成分为_____;操作Ⅰ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
(2)加入过量A的目的是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加入B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6.单选题- (共10题)
12.
乙烯(C2H4)是有机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原料,如图是乙烯和水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改变 | B.属于化合反应 |
C.参加反应的乙烯分子和水分子个数比为2∶3 | D.生成物为氧化物 |
13.
下列四个化学方程式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2H5OH+3O2![]() | B.CaCO3+2HCl=CaCl2+CO2 ↑+ H2O |
C.CO+CuO![]() | D.Cl2+2NaBr = Br2+ 2NaCl |
18.
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 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
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
19.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身体健康 |
B.将河水经过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是纯水 |
C.实验室用蒸馏和过滤的方法都能使硬水软化 |
D.杀菌消毒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 |
20.
2018年4月22日是第49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用焚烧秸秆的灰烬给庄稼补充钾肥 |
B.大力开采稀土矿物资源,助力赣南脱贫 |
C.回收废旧金属,不随意丢弃易拉罐 |
D.鼓励燃煤发电,实现区域电力互惠互享 |
7.填空题- (共2题)
21.
请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带点的文字。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给人类提供氧气和氮气_____的同时,也会使某些暴露在空气中的物质潮解与变质。如生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中钙元素化合价为+2价_____),在空气中逐渐变成粉末状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溶于水会产生钙离子与氢氧根离子__。在雷雨条件下,少量的氧气分子会转化成臭氧分子(一个臭氧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______),少量臭氧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给人类提供氧气和氮气_____的同时,也会使某些暴露在空气中的物质潮解与变质。如生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中钙元素化合价为+2价_____),在空气中逐渐变成粉末状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溶于水会产生钙离子与氢氧根离子__。在雷雨条件下,少量的氧气分子会转化成臭氧分子(一个臭氧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______),少量臭氧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22.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是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3)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________相同。
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________不同。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是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________相同。
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________不同。
8.实验题- (共2题)
23.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F为装置编号)。

(1)写出D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_____。
(2)用A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作用;收集氧气可以选择_____ (填装置编号)。
(3)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指出制取装置中明显的不足之处_____。
(4)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_____ (填序号)。
a. 将烧杯换成水槽 b. 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c. 将水换成冰水 d. 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5)实验室常用_________反应制取和收集氢气,应选用图中_____和_____来组装一套实验装置。

(1)写出D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_____。
(2)用A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作用;收集氧气可以选择_____ (填装置编号)。
(3)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指出制取装置中明显的不足之处_____。
(4)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_____ (填序号)。
a. 将烧杯换成水槽 b. 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c. 将水换成冰水 d. 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5)实验室常用_________反应制取和收集氢气,应选用图中_____和_____来组装一套实验装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填充题:(5道)
科学探究题:(2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