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于都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371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28

1.选择填充题(共4题)

1.
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着许多的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 
A.糯米酿酒B.水的蒸馏C.干冰升华D.__________
2.
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铅元素的示意图,从中能获取的正确信息是(_____)
A.铅原子核内有82个中子
B.相对原于质量为207.2
C.铅有毒,儿童不能使用铅笔 
D._____ 
3.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或除杂方法可行的是(_______)
选项
待鉴别或除杂的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鉴别或除杂方法
A
氢气与一氧化碳
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B
硬水和软水
煮沸
C
CO2(CO)
通入灼热的氧化铜
D
FeCl2(CuCl2)
______ 
 
4.
2018年3月9日,特朗普正式签署关税令“对进口钢铁和铝分别征收25%的关税”,这一做法严重违反国际贸易规则,严重损害我国利益。下列选项中属于合金的是(______)
A.钢B.金刚石C.纯铁D.________

2.简答题(共2题)

5.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日常生活中常用铁锅烧水主要利用了铁的______性,某同学发现烧水后的铁锅内残留较多的白色水垢,据此判断所取用的水可能为硬水,可使用__________(填写试剂名称)来验证其判断。
(2)自来水常用漂白粉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在水中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3)小明发现自己开了袋的饼干几天后变软了,试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_。
(4)小琴发现如果锅里的油着火,妈妈会立即盖上锅盖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
(5)小思听说某小孩在玩会飞的气球时,触及明火发生了爆炸事故,小思猜想气球内充入的气体应当是_______,使用这种气体前应先_______,以免发生危险。
6.
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A装置中铁丝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__ ,集气瓶中留有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___。
(2)B装置水通电分解,产生氧气的针管为__________(填“①”或“②”)。
(3)C装置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由此可知CO2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
(4)利用D装置进行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刚开始加热时澄清石灰水中出现气泡,但并未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内黑色粉末中逐渐出现红色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有化学方程式表示)。

3.科学探究题(共2题)

7.
为探究分子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一)在小烧杯盛有20mL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向其中滴加浓氨水,小烧杯中的溶液变成红色。由此你能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
(实验二)如图,烧杯B中盛有20mL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烧杯A中放一支盛有5mL浓氨水的小试管,烧杯A、B用一个大烧杯罩在一起。一段时间以后,B烧杯中产生的实验现是: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实验三)如图,烧杯C、E的小试管中分别加入5mL浓氨水,烧杯D、F中分别加入20mL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烧杯C中加入30℃的蒸馏水20mL,烧杯E中加入70℃的蒸馏水20mL。甲、乙装置各用一个大烧杯将A、B罩在一起进行实验。实验时发现乙装置烧杯F中溶液先产生现象,甲装置烧杯D中溶液后产生现象。该实验说明分子的运动与________有关。根据该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8.
兴趣小组同学为了弄清沼气池中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收集气体)将矿泉水瓶装满水,用细绳吊入池中,再使瓶中的水全部倒出(见图),然后迅速拉起矿泉水瓶,盖上瓶盖。这种方法属于_____集气法。

(对气体猜想)
猜想I.全部是CH4;  猜想II.全部是_____;
猜想III.是CH4和CO2的混合气体。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气体中含有_____气体。
(2)步骤②加适量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
(3)若“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猜想I或III”成立,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
(4)若“现象a”无明显现象, “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现象c”为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猜想_____”成立
(5)若想证明“猜想III”成立,则“现象abc”分别是_____。

4.推断题(共1题)

9.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为一种单质,B为产生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C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B、D的化学式:B_____  D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CB:_____  EB:_____。

5.计算题(共1题)

10.
为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小龙和他的同学用足量的一氧化碳与10g赤铁矿石样品充分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该溶液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

(1)上述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g;
(2)计算该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若上述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mg,写出计算该赤铁矿石中氧化铁质量分数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m表示)。

6.单选题(共9题)

11.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以防腐B.氢气用作火箭燃料
C.为使气球漂浮充入氦气D.用木炭烧火取暖
12.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A.塞紧橡胶塞B.铁丝在O2中燃烧
C.闻气体的气味D.称量NaCl质量
13.
某不纯的铁5.6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0.23克氢气,则铁中混有的物质可能是(    )
A.锌B.铝C.碳D.银
14.
下列选项中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活中采取蒸馏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B.液态水转化为水蒸气,水分子体积增大
C.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15.
根据下图的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A. ②、③表示的是同种元素的微粒
B. ④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C. ①、③、④表示的是原子
D. ②、③化学性质相同
16.
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g
B. 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C. 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
D. 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17.
常用于登山、潜水、医疗急救的气体是(  )
A.N2B.O2C.CO2D.He
18.
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金属活动性:乙>甲>丙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19.
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放高空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C.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排放

7.选择题(共1题)

20.学校在O点北偏东50°方向400米处的位置,请画出来.

8.填空题(共2题)

21.
请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带点的文字。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给人类提供氧气和氮气_____的同时,也会使某些暴露在空气中的物质潮解与变质。如生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中钙元素化合价为+2价_____),在空气中逐渐变成粉末状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溶于水会产生钙离子与氢氧根离子__。在雷雨条件下,少量的氧气分子会转化成臭氧分子(一个臭氧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______),少量臭氧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22.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空:
3  Li

4  Be

5  B


7  N


9  F

10  Ne

11 Na

12 Mg


14 Si


16  S

17 Cl

18  Ar

 
(1)②号位置代表元素的核电荷数为______;
(2)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磷元素在上述周期表的位置为______;
(3)12号元素与17号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4)在元素周期表同一行中,元素的分布有什么特点_______。

9.实验题(共1题)

23.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
(2)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写出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某同学用D装置集满一瓶氧气后,实验时发现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制取和收集氢气时,应选用图中____和_____来组装一套实验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填充题:(4道)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2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