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碳元素可以组成金刚石或石墨。
(1)水与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石墨可转变为金刚石,这一变化属于_____(“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用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下列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有_____(填标号)。
(1)水与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石墨可转变为金刚石,这一变化属于_____(“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用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下列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有_____(填标号)。
A.C60和C70 | B.CO和CO2 | C.O2和O3 | D.Na和Na+ |
2.
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以下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分别回答问题.

(1)通过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放有热水,a、b、c处分别放有药品,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a与c对比;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_____,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通过实验2可以测定_____.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到_____的现象时,可达到该实验目的.
(3)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保持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
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①~⑥序号)
①实验1中的热水只起隔绝空气的作用 ②实验2中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③实验2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
④实验3中的气球起到了平衡瓶内外气体压强的作用
⑤实验3中的气球作用是收集产生的气体
⑥实验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

(1)通过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放有热水,a、b、c处分别放有药品,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a与c对比;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_____,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通过实验2可以测定_____.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到_____的现象时,可达到该实验目的.
(3)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保持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
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①~⑥序号)
①实验1中的热水只起隔绝空气的作用 ②实验2中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③实验2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
④实验3中的气球起到了平衡瓶内外气体压强的作用
⑤实验3中的气球作用是收集产生的气体
⑥实验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
2.计算题- (共2题)
3.
炒菜时加入料酒和食醋,炒出的菜別具香味,其原因之一是料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4H8O2),试计算:
(1)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2)乙酸乙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答最简整数比)
(3)17.6 g乙酸乙酯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
(1)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2)乙酸乙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答最简整数比)
(3)17.6 g乙酸乙酯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
4.
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将煤通过一定方式可转化为汽油,乙醇(C2H5OH)和气体燃料。乙醇可用作燃料,我国已经推广使用一种车用乙醇汽油,这种汽油的燃烧废气对环境的污染较少。请计算:
(1)69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乙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若69g乙醇不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则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
(1)69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乙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若69g乙醇不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则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5.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_____。某次实验时偶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②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为O2;猜想二:该气体为_____;猜想三:该气体为O2和Cl2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反思评价)
为什么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哪个是正确的?
①同学:方案Ⅰ结论不正确,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处是_____。
②老师:不需要进行实验,就能排除猜想一,理由是_____。
(拓展应用)
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准备回收固体剩余物中的不溶物二氧化锰,实验的主要步骤为:①溶解、②_____、③洗涤干燥。步骤 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②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为O2;猜想二:该气体为_____;猜想三:该气体为O2和Cl2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序号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方案Ⅰ |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 | 木条复燃,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 猜想_____成立 |
方案Ⅱ |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 | 木条_____,淀粉碘化钾试纸为_____色 | 猜想三成立 |
(反思评价)
为什么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哪个是正确的?
①同学:方案Ⅰ结论不正确,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处是_____。
②老师:不需要进行实验,就能排除猜想一,理由是_____。
(拓展应用)
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准备回收固体剩余物中的不溶物二氧化锰,实验的主要步骤为:①溶解、②_____、③洗涤干燥。步骤 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4.推断题- (共1题)
6.
已知铜绿[Cu2(OH)2CO3]在加热时分解生成A、B、C三种常见的氧化物,已知B是氧化铜,F是一氧化碳。下面是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示。

(1)试通过分析推断,确定下列物质:(写化学式)
(2)写出A→D和E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C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试通过分析推断,确定下列物质:(写化学式)
A._____, | B._____, | C._____,X._____; |
(3)写出C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单选题- (共9题)
8.
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4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下: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4种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5 | 15 | 1 | 5 |
反应后质量/g | 11 | 未测 | 1 | 22 |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未测值为3g | B.丙一定是催化剂 |
C.乙全部发生了反应 | 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3 |
10.
白酒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酒精(C2H5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酒精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6:1 |
B.酒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g |
C.酒精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
D.酒精是由2个碳原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
12.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
B.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四氧化三铁 |
D.燃着的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
14.
保护环境利在千秋,功在当代。为了保护环境,你认为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 )
①大量砍伐森林,作为燃料代替燃煤 ②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③使用风力、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 ④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 ⑤控制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
①大量砍伐森林,作为燃料代替燃煤 ②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③使用风力、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 ④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 ⑤控制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
A.只有②③④⑤ | B.只有①③④⑤ |
C.只有①③⑤ | D.①②③④⑤ |
6.选择题- (共5题)
16.
作文:
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受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在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耐;在受到别人猜忌时,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别人伤害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
请以“学会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一个词语,使题目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班名、人名。⑤卷面整洁。
7.填空题- (共4题)
21.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画出硫离子(S2﹣)的结构示意图:_____;
(2)氖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_____,与它核外电子数相同的粒子有多种,请你写出其中一种阴离子的符号_____。
(3)12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子。
(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_____。

(1)画出硫离子(S2﹣)的结构示意图:_____;
(2)氖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_____,与它核外电子数相同的粒子有多种,请你写出其中一种阴离子的符号_____。
(3)12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子。
(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_____。
22.
依据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把符合题意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Mg2+②CO2 ③2CO ④
⑤2NO3﹣
(1)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的是_____;
(2)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
(3)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目的是_____.
(4)表示物质中某元素的化合价的是_____
(5)表示离子个数的是_____.
①Mg2+②CO2 ③2CO ④

(1)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的是_____;
(2)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
(3)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目的是_____.
(4)表示物质中某元素的化合价的是_____
(5)表示离子个数的是_____.
23.
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不可缺少的资源。
(1)某矿泉水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表:
这里Ca、K、Zn、F是指_____ (填“单质、元素、分子或原子”)。
(2)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请参与讨论下列有关问题:
(Ⅰ)自来水、蒸馏水、海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
(Ⅱ)某学校饮水处可以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

①对应的作用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③对应的作用是_____。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沉淀过滤 D.蒸馏
(Ⅲ)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_____。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Ⅳ)能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_____。
A.水的蒸发 B.水的电解 C.水的净化
(1)某矿泉水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表:
成分 | Ca | K | Zn | F |
含量(mg/L) | 20 | 3 | 0.06 | 0.02 |
这里Ca、K、Zn、F是指_____ (填“单质、元素、分子或原子”)。
(2)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请参与讨论下列有关问题:
(Ⅰ)自来水、蒸馏水、海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
(Ⅱ)某学校饮水处可以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

①对应的作用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③对应的作用是_____。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沉淀过滤 D.蒸馏
(Ⅲ)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_____。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Ⅳ)能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_____。
A.水的蒸发 B.水的电解 C.水的净化
24.
目前,我们国家的能源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就显得格外重要。
(1)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石油、_____和_____。
(2)利用新能源发电的类型有潮汐能发电、地热能发电、_____等(请举1例)。
(3)在新能源汽车未普及时,如图所示为一种“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以下对乙醇作汽车燃料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
A.原料来源丰富 B.是可再生能源 C.乙醇汽油燃烧完全没有污染
(4)在催化剂作用下,乙醇与氧气、氢氧化钠在燃料电池中反应生成水和另一种物质,并得到电能,请你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3O2+4NaOH
_____+5H2O。
(1)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石油、_____和_____。
(2)利用新能源发电的类型有潮汐能发电、地热能发电、_____等(请举1例)。
(3)在新能源汽车未普及时,如图所示为一种“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以下对乙醇作汽车燃料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
A.原料来源丰富 B.是可再生能源 C.乙醇汽油燃烧完全没有污染
(4)在催化剂作用下,乙醇与氧气、氢氧化钠在燃料电池中反应生成水和另一种物质,并得到电能,请你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3O2+4NaOH


8.实验题- (共1题)
25.
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所需仪器自选)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下图所示的H装置和I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_____→F。(查阅资料:浓硫酸是干燥剂,能吸收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NaHCO3+HCl=NaCl+CO2↑+H2O)
(3)为了防止制取的CO2中含有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_____。(填“能”或“不能”)用没有挥发性的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原因是_____。
(4)实验室也可用上述发生装置制取氢气,若用图所示J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_____。

(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所需仪器自选)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下图所示的H装置和I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_____→F。(查阅资料:浓硫酸是干燥剂,能吸收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NaHCO3+HCl=NaCl+CO2↑+H2O)
(3)为了防止制取的CO2中含有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_____。(填“能”或“不能”)用没有挥发性的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原因是_____。
(4)实验室也可用上述发生装置制取氢气,若用图所示J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计算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