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某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大量的硫酸亚铁,可能还含有较多的硫酸铜和硫酸。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技术人员首先对废水进行检验确定其成份,再从该废水中回收铜及硫酸亚铁。请你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设计实验,确定成份:
(1)取废水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铁片,观察到_____,说明废水中不含硫酸;
(2)从(1)实验中取出铁片,发现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按步实施,变废为宝:
(3)固体B的成份是_____;
(4)操作a的名称是_____,操作b之前加入稀硫酸,不能用稀盐酸代替,其原因是_____;
(5)取固体B样品56g,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产生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则产生氢气质量_____g;同时生成硫酸亚铁质量为_______?(写出规范的计算步骤)

设计实验,确定成份:
(1)取废水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铁片,观察到_____,说明废水中不含硫酸;
(2)从(1)实验中取出铁片,发现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按步实施,变废为宝:
(3)固体B的成份是_____;
(4)操作a的名称是_____,操作b之前加入稀硫酸,不能用稀盐酸代替,其原因是_____;
(5)取固体B样品56g,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产生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则产生氢气质量_____g;同时生成硫酸亚铁质量为_______?(写出规范的计算步骤)

2.推断题- (共1题)
2.
如图B、C、D、E、F均为含氧元素的物质。(图中“→”表示物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E是单质,其它为化合物。B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且D能和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C和F的组成元素也相同。

(1)用化学用语表示D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B和D化学性质不同的微观原因是_____;
(3)写出C→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反应。写出D→B化学反应方程式__。
(4)若A是一种常见燃料,则其中除氧元素以外还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

(1)用化学用语表示D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B和D化学性质不同的微观原因是_____;
(3)写出C→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反应。写出D→B化学反应方程式__。
(4)若A是一种常见燃料,则其中除氧元素以外还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
3.单选题- (共13题)
6.
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生成氨气。工业上合成氨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已知:同等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其分子个数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只有氮气 |
B.由图中可知氨气的沸点高于氮气和氢气 |
C.氨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分子间空隙变小 |
D.理论上通入合成塔内的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应为1:3 |
8.
以下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 | B.5mL酒精与5mL水混合后体积为10mL |
C.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火焰呈黄色 | D.蛋清溶液中加几滴浓硝酸出现黄色沉淀 |
10.
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是高纯硅,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 B.硅元素的符号为SI |
C.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 | D.硅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4 |
12.
大米、面粉富含淀粉,其组成可以用(C6H10O5)n(n的数值在几百到几千)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淀粉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 | B.淀粉属于有机高分子 |
C.淀粉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6:5 | D.淀粉属于糖类,有甜味 |
4.多选题- (共2题)
16.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以下各选项中对于化学知识的应用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 |
C.用金属清洁球擦洗铝锅 | D.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
17.
t℃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
B.烧杯①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
C.烧杯①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 |
D.硝酸钾固体中混有少量氯化钾,常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 |
5.填空题- (共2题)
18.
小慧的爷爷生日当天,全家人聚在一起为他庆祝。
(1)大家准备了一盒生日蛋糕(由面粉、麦芽糖醇、奶油、鸡蛋、水果为原料制成)。其中富含油脂的原料是_____;
(2)调皮的弟弟把瓷碟子压在蛋糕蜡烛的火焰上,发现底部变___色,这是因为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3)在生日歌中,爷爷高兴地吹灭蜡烛。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_____;
(4)全家举起杯中红酒,祝酒、干杯。红酒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钙、镁、铁、钾、钠等营养,这里的“钙、镁、铁、钾、钠”指的是_____(填“单质”或“元素”)。
(1)大家准备了一盒生日蛋糕(由面粉、麦芽糖醇、奶油、鸡蛋、水果为原料制成)。其中富含油脂的原料是_____;
(2)调皮的弟弟把瓷碟子压在蛋糕蜡烛的火焰上,发现底部变___色,这是因为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3)在生日歌中,爷爷高兴地吹灭蜡烛。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_____;
(4)全家举起杯中红酒,祝酒、干杯。红酒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钙、镁、铁、钾、钠等营养,这里的“钙、镁、铁、钾、钠”指的是_____(填“单质”或“元素”)。
19.
实验室配制一定量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1)若用8.0g氯化钠固体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需量取水_____mL;
(2)溶解时要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
(3)将配好的溶液倒入洗净后未晾干的细口瓶中,则瓶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10%(填“<”、“ =”或“>”)。
(1)若用8.0g氯化钠固体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需量取水_____mL;
(2)溶解时要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
(3)将配好的溶液倒入洗净后未晾干的细口瓶中,则瓶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10%(填“<”、“ =”或“>”)。
6.实验题- (共1题)
20.
实验安全至关重要。请根据你所掌握的实验安全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药品存放安全
(1)不同药品的保存要求不同
①易燃易爆物应单独存放。在酒精、氯化钠溶液、蒸馏水、澄清石灰水中,应单独存放的是_____;
②白磷应密封保存在水中,其原因是为了防止白磷和空气中_____反应(用符号表示);
③硝酸银(AgNO3)溶液应保存在棕色瓶,其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用符号表示);
④澄清石灰水应密封保存,其原因是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二)实验设计安全
(2)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装置A中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实验时先通一氧化碳后再点燃酒精喷灯,其目的是_____。若实验过程一氧化碳气体意外中断,C中的澄清石灰水_____(“会”或“不会”)倒吸入玻璃管。若要收集产生的尾气,则应选择上述D、E、F装置中的_____(填序号)。
(3)下图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

①标号a的仪器名称为_____。实验室用L装置制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导管上开关,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若观察到_____,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②实验室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应选择图中的__装置,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
③M装置可用于铜和浓硫酸加热制少量二氧化硫(有毒)气体。
反应原理为:Cu + 2H2SO4(浓)△ X + SO2↑ + 2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M装置中将铜丝上下抽动的目的是_____,从而减少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危害。
(三)药品处理安全
(4)回收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实验后剩余固体中的二氧化锰。(已知氯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与许多物质混合会发生爆炸)
①成分判断: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还有可能含有_____;
②实验步骤:a.溶解b.过滤c.洗涤干燥d.滤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中。其中错误的步骤是__(填序号);
(5)实验安全贯穿于化学实验的每一个环节,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合理的是_____(填序号);
①为了安全应该关闭化学实验室 ②优化实验设计、规范实验操作能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③实验安全不仅指人身、财产安全,还要考虑对环境是否友好
(一)药品存放安全
(1)不同药品的保存要求不同
①易燃易爆物应单独存放。在酒精、氯化钠溶液、蒸馏水、澄清石灰水中,应单独存放的是_____;
②白磷应密封保存在水中,其原因是为了防止白磷和空气中_____反应(用符号表示);
③硝酸银(AgNO3)溶液应保存在棕色瓶,其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用符号表示);
④澄清石灰水应密封保存,其原因是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二)实验设计安全
(2)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装置A中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实验时先通一氧化碳后再点燃酒精喷灯,其目的是_____。若实验过程一氧化碳气体意外中断,C中的澄清石灰水_____(“会”或“不会”)倒吸入玻璃管。若要收集产生的尾气,则应选择上述D、E、F装置中的_____(填序号)。
(3)下图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

①标号a的仪器名称为_____。实验室用L装置制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导管上开关,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若观察到_____,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②实验室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应选择图中的__装置,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
③M装置可用于铜和浓硫酸加热制少量二氧化硫(有毒)气体。
反应原理为:Cu + 2H2SO4(浓)△ X + SO2↑ + 2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M装置中将铜丝上下抽动的目的是_____,从而减少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危害。
(三)药品处理安全
(4)回收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实验后剩余固体中的二氧化锰。(已知氯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与许多物质混合会发生爆炸)
①成分判断: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还有可能含有_____;
②实验步骤:a.溶解b.过滤c.洗涤干燥d.滤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中。其中错误的步骤是__(填序号);
(5)实验安全贯穿于化学实验的每一个环节,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合理的是_____(填序号);
①为了安全应该关闭化学实验室 ②优化实验设计、规范实验操作能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③实验安全不仅指人身、财产安全,还要考虑对环境是否友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3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