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343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0

1.简答题(共2题)

1.
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地球大气的演化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在大气。

(1)原始大气中主要含氢元素和氦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它们的原子结构不同点是______(写一点)。
(2)次生大气主要成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①A、B、C、D、E五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填编号)。
②物质C在纯氧中燃烧生成物质D和另一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3)如图2是现在大气中碳循环的简单示意图:
①二氧化碳与氧气均是现在大气组成中的重要物质,但其化学性质不同,从微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
②大量排放CO2,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____。要实现减排目标,需要化学吸收、富氧燃烧等“碳捕集技术”。化学吸收就是利用化学试剂吸收CO2。表示该技术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
镁、铝、铁等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下表中是镁、铝、铝镁合金的某些物理性质。可见,铝镁形成的合金后性能上发生了的变化之一是:______。
金属


铝镁合金
熔点/℃
649
660
463
硬度
2.0
2.75
3-4
 

 

(2)钢铁制作的自行车车架表面喷漆可以防锈,其原理是______。
(3)铝壶内的水垢不能用稀盐酸长时间浸泡,其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我国用铼合金制造飞机发动机叶片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冶炼铼的化学方程式为2KReO4+7H22Re+6M+2KOH,M的化学式是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3.
已知标准状况下,氮气的密度为1.25g/L。氮化硅(化学式为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可用气相沉积法制得,反应原理为:SiCl4+2N2+6H3=Si3N4+12HCl.现需要制取28g氮化硅,求:
(1)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需要消耗氮气的质量_____。
(2)若这些氮气全部来自空气,则需要消耗空气的体积约为______L(精确到0.LL)。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图1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产生明显误差的是______。
A.使用过量的红磷
B.把红磷改为蜡烛
C.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进行测量
D.不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
(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置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
I.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图2所示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不考虑空气中极少量的水蒸气)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测量
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烧杯中水的体积
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
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
体积/mL
80.0
54.5
126.0
 
(交流表达)
(3)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4)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5)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高的原因是:______(写出1种原因即可)。

4.单选题(共9题)

5.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丝可用作导线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D.工业用CO冶炼生铁
6.
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下列叙述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制作石器B.烧制陶瓷C.粮食酿酒D.使用火药
7.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如图是锰元素的元素周期表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锰属于非金属元素B.锰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锰原子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5D.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8.
青少年应“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冰毒是一种毒品,能引发急性心脑疾病,并出现狂躁、暴力、自杀等倾向,其主要成分为甲基苯丙胺(化学式为C10H15N)。下列有关甲基苯丙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由26个原子构成
B.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
C.是由C、H、N三种元素组成
D.充分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9.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氧气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B
检验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石灰水
C
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用磁铁吸引
D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点燃混合气体
 
A.AB.BC.CD.D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氢气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直接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11.
常温下,往盛放一定量M物质的烧杯中逐渐加入N物质并充分搅拌(如图1)。如图2横坐标x表示N物质的质量,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物理量(见下表)。下列实验与图2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

 
M
N
Y
A
硫酸铜溶液
铁粉
溶液的质量
B
稀硫酸
锌粒
硫酸锌的质量
C
稀盐酸
镁条
氢气的质量
D
石灰水
二氧化碳
沉淀的质量
 
A.AB.BC.CD.D
12.
4月中旬,某工业园区内一竹业厂房突发火灾,现场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消防人员迅速到场,用了500余吨水才能将大火扑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竹条、竹片是可燃物
B.燃烧过程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
C.水因降低可燃物着火点而灭火
D.浓烟主要由可燃物不完全燃烧产生
13.
下列实验操作图示不正确的是
A.过滤悬浊液B.加热液体
C.蒸发溶液D.倾倒液体

5.填空题(共3题)

14.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改革开放促进着我国科学家在不同领域不断刷新“中国深度”。

(1)“蛟龙号”下潜的“中国深度”是7000多米,并从海底深处取回了锰结核及热液喷口样品。
①热液喷口样品中含有黄铁矿(FeS2)闪锌矿(ZnS)、重晶石(BaSO4)和晶质二氧化硅(SiO2)等,其中黄铁矿中二硫化亚铁中硫元素化合价是______。
②锰结核含有多种金属元素,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氧化锰,其中氧化铁的含量可达20%,若用锰结核炼铁,一吨锰结核理论上可得纯铁______吨。
(2)2017年5月,我国试开采深海中的可燃冰获得成功。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工业上将CH4和CO2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水煤气(CO和H2)时,CH4和CO2的最佳质量比是______。
15.
“宏微符”是学习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人体缺乏后会引起贫血的元素______;
②两个氮原子______;
③三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
④四个氢氧根离子______;
⑤人们常说“高空缺氧”中的氧是______;
(2)在符号“H2O”中右下角的“2”表示______。
16.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图。请回答:

(1)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经上述流程净化后入用户的饮用水含铁<0.3mg•L-1,含铜<1.0mg•L-1,…….其中的铁、铜指的是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2)如图经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不是纯净物,原因是______。
(3)生活中,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肥皂水遇硬水时的现象是______。
(4)某地区的生活用水是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_。(填序号)
A.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后排放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
D.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6.实验题(共1题)

17.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_(填序号),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_。
(4)F装置中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氧气。则氧气从______端(填左或右)通入。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B、G、H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