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国际学校九年级上月考一化学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314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1/2

1.单选题(共6题)

1.
如图下列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对玻璃片呼气B.蜡烛燃烧
C.湿衣晾干D.灯泡通电发光
2.
2004年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突破,下图是火星大气成分含量示意图。与空气的成分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星大气中氮气(N2)的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
B.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CO2)的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
C.火星大气中氧气(O2)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D.火星上大气中有稀有气体(Ar等),空气中没有稀有气体
3.
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某同学采用燃烧法除去一瓶空气中的氧气,下列物质中最适宜选用的是
A.红磷B.木炭C.铁丝D.蜡烛
4.
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5.
小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来说,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假设    B.设计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6.
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89.0mL,倾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是61.0mL,则实际倾出液体的体积是
A.大于28mLB.28mLC.小于28mLD.无法判断

2.多选题(共2题)

7.
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推动活塞,若长颈漏斗中液柱不上升,则装置一定漏气
B.推动活塞,若长颈漏斗中液柱不断上升,则装置一定不漏气
C.若装置不漏气,拉动活塞时,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若装置不漏气,拉动活塞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8.
下列物质颜色为黑色的是
A.氧化镁B.二氧化锰C.碳酸氢铵D.氧化铜

3.填空题(共4题)

9.
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并指明相关反应的基本类型(填“化合”或“分解”)。
(1)铁丝在氧气燃烧 ,属于 反应。
(2)给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氧气 ,属于 反应。
(3)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
(4)磷在氧气中燃烧
10.
现有物质:①氮气;②氧气;③氦气;④干冰;将相关物质的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1)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3)用于急救病人的是
(4)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的是
11.
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水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利用上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电极上均有气体产生,试管a中气体能  ,试管b中气体能   ,试管a与试管b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之比为  ,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2)某实验小组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
A.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净化处理,请回答:
①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②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③水是生命之源,与生活、生产关系密切。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序号)。
A.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B.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C.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D.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12.
“二氧化碳”气体是一种奇妙的物质。请根据你的知识和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  ,可是空气中却不能没有二氧化碳,因为它是 的重要原料之一。
(2)近年来科学家发现空气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    (填序号)。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增强
B.实验室逸出的CO2增多
C.森林绿化面积锐减,使自然界吸收CO2的能力降低
D.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作为能源
(3)空气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增加所导致的后果称为     ,于是科学家提出我们应该提倡低碳生活,你认为下列措施属于低碳生活的是
A.上班座公交车或骑车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B.大量砍伐树木建造房屋
C.用太阳能烧水   D.纸张双面使用
(4)二氧化碳的用途很广泛,例如:能灭火,是因为不能燃烧,      
(5)现有两瓶等体积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下列实验用品能够将它们区别开来的有
(填序号)。
①带火星的木条 ②燃着的木条 ③水 ④澄清石灰水 ⑤紫色石蕊试液

4.实验题(共1题)

13.
下列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② ;③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装入药品前应先  ;如用C装置收集O2,则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__ ,如果用上述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 ,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3)实验室制CO2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此外,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CO2,该反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收集宜用装置  。实验室不可用加热碳酸氢铵固体来制取CO2的原因是   
(4)若用右图E装置收集氧气应从 处进气(填“a”或“b”);检验已收满的方法是 ,若在E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来收集氧气应从 处进气。

(5)用B制取氧气比A制取氧气的优点是    (填编号)。
A.生成物只有氧气
B.反应不需加热节能
C.便于控制反应速率
D.生成物对环境没有污染
 
(6)某科学兴趣小组学习二氧化锰(MnO2)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实验后,进行如下实验:a.选择装置并检查气密性。b.称取0.1克的二氧化锰(MnO2)粉末加入容器中。c.量取5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约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容器中,记录一定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改变二氧化锰的质量,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溶解到水中的氧气忽略不计)
时间/秒
生成氧气的体积/毫升
0.1克MnO2
0.2克MnO2
0.3克MnO2
0.4克MnO2
40
49
61
75
86
80
77
87
90
92
120
89
92
92
92
160
92
92
92
92
 
①写出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②该学习小组利用上述发生装置中的 (填“A”或“B”)与下列装置中的 (填编号)连接测量O2的体积。

③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 ,双氧水分解得越快。
④实验反思:由上述实验测得的氧气体积总是偏大的可能原因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