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郧西县2017年3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286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1

1.推断题(共1题)

1.
有A、B、C、D、E、F、G七种不同化合物,它们有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图
中的“—”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图中的“→”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己略去)。若A能与B、D、F分别反应,C、G、E能顺时针转化,B、F、D又分别能转化生成C、G、E.已知:B和D;C和E;F和G分别为相同类别的物质,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F为红色固体。请写出:

(1)写出物质化学式:D_________;F___________。
(2)A与F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
(3)C→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某同学取20g黄铜(铜、锌合金)样品放入盛有200g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219.8g,试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
(3)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综合题(共1题)

3.
用化学用语填空
(1)可用作某些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___;(2)氯化铁溶液中的阳离子_____;
(3)氢硫酸(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 (4)3个氨分子_______。

4.单选题(共9题)

4.
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
B.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C.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D.将一种物质溶解在水中,所得溶液的导电性一定增强
5.
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相等”,下列关于“相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食盐加入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的食盐和水的总质量一定相等
B.溶解度曲线相交,表示曲线所代表的物质的溶液质量一定相等
C.将两种液体混合,混合后的体积与混合前两种液体体积之和一定相等
D.盐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一定相等
6.
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少
B.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C.通过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将食用油溶解于水形成溶液
D.试剂瓶中的溶液在使用时不慎洒出一部分,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7.
30℃时将等质量的两份饱和石灰水,一份冷却到20℃,另一份加入少量生石灰,温度仍保持在30℃.则两种情况下均不改变的是()
A. 溶剂的质量   B. 溶质的质量
C. 溶质的溶解度 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8.
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花生油B.面粉C.蔗糖D.汽油
9.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
B.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固体都需要密封保存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D.盐酸、氯化钠等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阴、阳离子
10.
某温度下,在100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30g
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
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11.
下列物质盛于烧杯露置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烧杯内物质质量增加的是
A.浓硫酸B.熟石灰C.浓盐酸D.过氧化氢溶液
12.
下列关于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稀盐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都变红色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C.浓硫酸跟氢氧化钠一样溶于水会放热
D.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

5.多选题(共1题)

13.
下表是人体内一些体液的正常pH范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体 液
尿 液
胃 液
血 浆
胰 液
pH
4.7~8.4
0.9~1.5
7.35~7.45
7.5~8.0
 
A.人体的尿液一定呈酸性B.人体的胰液一定呈碱性
C.人体胃液的酸性比血浆的酸性强D.pH试纸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6.填空题(共2题)

14.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通常食醋中约含3%~5%的醋酸。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在温度高于16.6℃时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溶于水,醋酸具有酸的通性:
材料二:钙是人体中的一种常量元素.人们每天必需摄入一定量的钙。动物的骨头中含有磷酸钙,磷酸钙难溶于水,但能跟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钙盐。
(1)在10℃时,醋酸的状态是____________。
(2)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食醋? 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在熬骨头汤时,常常会加入少量食醋,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15.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t 3 ℃ 时,将 30g 甲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4) t 3 ℃ 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 1 ℃,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

7.实验题(共3题)

16.
某化学兴趣小组完成了下列两个实验:
实验1:用试管取一定量NaOH溶液,并滴加2滴酚酞溶液,再加入稀盐酸,红色恰好消失。
实验2:用试管取一定量澄清的石灰水,然后加入饱和的Na2CO3溶液。
实验结束后,把两支试管里的物质倒入同一烧杯,静置,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上层澄清液显红色。
同学们欲对该澄清液成份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分析】
(1)实验1的目的是验证 (填化学原理);
(2)实验2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3)澄清液显红色,说明该澄清液显碱性,其中溶质除一定有NaOH外,还可能含有   
【实验验证】
①取澄清液,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澄清液中不含
②取澄清液,通入CO2气体,产生浑浊,写出产生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反思】化学反应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确定,既要考虑反应产物,也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17.
实验室用铁、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取铜,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1)写出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两个方案中,最好的是________,其理由是(写出一点即可):________。
18.
某实验室要进行粗盐提纯和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75g。
(1)在粗盐提纯实验中,在进行_____操作(填操作名称)时要用到仪器漏斗;
(2)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配制溶液
 
①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量取水时,除了用B外,还需要用______(填仪器名称)。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9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