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查阅资料:人体骨骼中的钙存在形式是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该物质难溶于水。人体平均每天需要补钙800mg。
(1)“骨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是指 (填字母编号);
A.钙离子 B.钙元素 C.单质钙 D.羟基磷酸钙
(2)羟基磷酸钙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 ;
(3)假设某人只能从骨头汤中获取钙,则此人每天需要喝 L骨头汤;
(4)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人体补钙的是 (填字母编号);
A.牛奶 B.某品牌钙片 C. 氧化钙 D.葡萄糖酸钙
(5)某品牌钙片每片的规格是:维生素D3100IU(相当于2.5微克),碳酸钙1000 mg,若某人只从钙片中获取钙,则每天需要服用此品牌钙片 片。
2.单选题- (共11题)

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
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 |
D.镁离子与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
溶液 | 盐酸 | CuCl2溶液 | Na2SO4溶液 | 水 | Na2CO3溶液 | NaOH溶液 |
pH | <7 | <7 | =7 | =7 | >7 | >7 |
该同学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盐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或中性 | B.pH>7一定是碱溶液 |
C.pH=7一定是盐溶液 | D.pH<7一定是酸溶液 |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物质为尿素 |
B.Y物质为碳酸氢铵 |
C.常温下如要鉴别Y、Z两种样品,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
D.如果实验Ⅱ中Y、Z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则会使检验结果不准确 |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
C.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
3.选择题- (共13题)
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下列对唐朝出现这种现象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结束了政权分裂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建立起空前辽阔的疆域
④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古代中国历朝历代的治国措施各具特点,政治家们用自己的智慧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史实,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后世的中国文人来说,唐太宗代表了一个文治武功理想地结合起来的盛世:国家由一个精力充沛但聪明而谨慎的皇帝治理,他牢固地掌握着他的帝国,同时又一贯谦虚耐心地听取群臣——这些大臣本人也都是卓越的人物的意见。太宗的施政作风之所以被人推崇,不仅由于它的成就,而且由于它接近儒家的纳谏爱民为治国之本这一理想,另外还由于它表现了君臣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
——《剑桥中国隋唐史》
材料二:宋太祖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有意重用文臣掌扳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用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末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材料三: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此后,他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把蒙古人按编制组织起来,平时生产,战时出征;还建立司法机构,创制蒙古文字。
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他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啫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整顿吏治,注重农桑。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材料二,三均摘自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宋代社会经济生活持续发展。庄绰《鸡肋编》中说:“都城汴京,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燃薪(柴木条)者。”从材料中可以了解到的信息有( )
①手工业的发展②农业的发展③市民生活状况④商业的繁荣
4.填空题- (共1题)
(1)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我国是淡水资源非常有限的国家,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浪费水的是 (填字母编号);
A.洗手擦香皂时不关上水龙头
B.用洗菜水浇花
C.用洗衣水冲厕所
A.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
A.高锰酸钾 B.蔗糖 C.食用油
(4)如图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反应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

(5)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12O2+6NH3

5.实验题- (共2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若在锥形瓶中装有碳酸钙,则该装置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但是某同学在B中装入氢氧化钠溶液,最后未收集到该气体,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3)若用此套装置制取干燥氧气,则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B装置应该装入的物质名称是_____。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分析与结论 |
![]() | 醋酸晶体试管内(1),醋酸溶液试管中镁带表面冒气泡。 | 酸的很多反应通常在水溶液中才能完成。 |
用玻璃棒蘸硫酸在白纸上写字![]() | (2)(填“浓”或“稀”)硫酸使白纸炭化。 | 即使是同种酸,由于(3)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
![]() | 两试管中均产生(4) | 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性质,这是因为酸的组成中都含有(5)(填元素符号)。 |
![]() | E试管中产生(6), F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 不同的酸根会导致酸的“个性”差异。因此,可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盐酸和硫酸。 |
清洗试管时,小乔同学将C、F两试管中的无色液体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废液缸,废液缸中立刻冒气泡并出现白色沉淀。请分析上述现象并回答:
Ⅰ.废液缸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7)。
Ⅱ. 废液缸里最终产生的白色沉淀中一定有硫酸钡,可能有(8)(填化学式)。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