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北京市房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259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3/20

1.简答题(共2题)

1.
小明用蜡烛进行了下列活动。

(1)活动1:点燃蜡烛后,电子秤示数逐渐减小。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掉的蜡烛的质量,其原因是_________。
(2)活动2: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可观察到_______。
2.
某研究小组对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某些因素进行实验探究。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
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
的体积(mL)
过氧化氢溶液
的浓度
MnO2的质量(g)
相同时间内收集氧气
的体积(mL)
1
50.0
1%
0.1
9
2
50.0
2%
0.1
16
3
50.0
4%
0.1
31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对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反应速率的影响。
(3)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

2.计算题(共2题)

3.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集吸附、凝聚、杀菌等多功能的新型、高效能水处理剂。198℃以下时能稳定存在,但受热易分解(4K2FeO4=2Fe2O3+4K2O+3O2↑)、遇水将变质(4K2FeO4+10H2O 4Fe(OH)3 +8KOH+3O2↑)。为检测实验室新买的高铁酸钾固体样品中高铁酸钾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10g样品进行实验,共收集到氧气0.96g。试通过计算求该样品中高铁酸钾的质量分数。_____(K2Fe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8)
4.
NO2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5.
在元旦联欢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滴水生火”的魔术。先用棉花将淡黄色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包在其中,然后将少量水滴到棉花上,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

同学们感到很惊讶,于是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棉花为什么会发生燃烧?
【猜想与假设】
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氧气。
②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________气。
③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
【设计并实验】同学们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探究。
编 号
主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打开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滴加适量水后,关闭活塞。
 
 
 
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P处
B瓶中有气泡产生;带
火星的木条复燃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
出大量热
 
【解释与结论】
(1)同学们设计实验时,增加了防止发生爆炸的装置B,其原因是_________。
(2)经测定,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还有氢氧化钠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将少量水滴到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上,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

4.科普阅读题(共1题)

6.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有删改)。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指在生产食品的过程中,在食品中加入的化学物质。
食品添加剂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它可以是天然物质,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物质;把它加入到食品中是为了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同时也能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食品添加剂品种达到25000种,它们都可以食用。但是,像三聚氰胺、孔雀石绿、苏丹红等物质却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因为它们是化工原料。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了各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用量。如作为甜味剂的“甜蜜素”,其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如下表所示。
使用范围
最大使用量(g/kg)
酱菜、调味酱汁、糕点、冰淇淋、饮料等
0.65
蜜饯
1.0
陈皮、话梅、话李、杨梅干等
8.0
 
甜蜜素(C6H11NHSO3Na)是白色固体,味甜,外观与蔗糖相似,甜度为蔗糖的40~50倍,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其熔点是265°C,分解温度约280°C,无明显现象。蔗糖的熔点是186°C,在190—220℃的较高温度下,蔗糖发生反应,最终形成黑色物质。
目前,97%的食品中使用了各种添加剂,可以说,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苏丹红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食品添加剂。
(2)某检测员在100g某品牌九制话梅中检测出1.01克的甜蜜素,判断该话梅中甜蜜素是否超标,并写出判断依据__________。
(3)鉴别甜蜜素和蔗糖的方法是_________。
(4)下列关于选购食品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只选择不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B.关注食品营养表中添加剂的品种和用量
A.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以免摄入过多的添加剂
B.只关注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在乎是否含有添加剂
(5)我们是否需要食品添加剂?说明理由。(任选A或B作答,若两个均作答,按A计分。)________
A.需要的理由是。
B.不需要的理由是。

5.单选题(共14题)

7.
绘制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AB.BC.CD.D
8.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
A.物质种类B.元素种类C.分子数目D.分子种类
9.
下列关于C + O2 ="===" 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3:4
B.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C.表示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
10.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可乐
C.蒸馏水D.豆浆
11.
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A.铜B.二氧化碳C.氧气D.氯化钠
1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13.
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氮原子的是
A.N2B.2N2C.D.2N
14.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15.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B.木炭可以用来取暖
C.氮气用作保护气D.干冰用于食品的冷藏
16.
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A
B
C
D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H2O2溶液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
 
A.AB.BC.CD.D
17.
净水壶的滤芯中填充有活性炭,主要利用该物质的
A.可燃性B.稳定性C.吸附性D.还原性
18.
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B.C.D.
1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液体体积B.加热液体
C.倾倒液体D.取用固体
20.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A
分别取少量液体,加入肥皂水
鉴别硬水和软水
B
分别取少量液体,依次加入二氧化锰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C
将燃着的木条接近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口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D
点燃,在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烧杯,内壁上出现无色液滴
证明该气体为氢气
 
A.AB.BC.CD.D

6.选择题(共1题)

21.

Comets(彗星) are parts of our solar system. Like the planets, they go around the sun.
But comets are not made of solid rocks like planets. A comet is a ball of dust, stones, and ice. Many people call comets dirty snowballs.
The "snowball"may be only a few miles across. But when the sun heats the "snowball,"much of it is changed to gases. The gases spread out and form the comet's head, which may be thousands of miles across.
A comet moves fast in its trip around the sun. But when we see it, the comet does not seem to move. That's because it is so far away. The moon moves fast, but when you look at it, you can't see any motion(运动). That's because the moon is far away.
Each year astronomers(天文学家) discover new comets. Some of them are seen only once. They make one trip around the sun and then go away out into space. The sun's gravity cannot hold them.
Other comets, like Halley, keep returning. They have been captured by the sun. Halley's earliest visit was probably 3,000 years ago. It may keep returning for another 3,000 years.
But every time a comet goes around the sun, the comet loses part of itself. Gases and dust are pulled out of the comet. That's why Halley is now dimmer(暗淡的) than it used to be. Next time it visits us, in 2062, it may be even dimmer. Each visit it may get dimmer and dimmer, until it finally disappears.

7.填空题(共13题)

22.
常温下,NO是无色气体,NO2是红棕色气体,以上描述了两种物质的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3.
工业生产中,用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其化学方程式为3NO2 + H2O=2HNO3+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4.
2016年里约奥运会火炬使用的燃料主要为A物质,纯净物A在B物质中充分燃烧,发生反应:A+5B点燃3C+4D(部分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1)一个C分子中含有_________个原子。
(2)上述物质中,能支持燃烧的是_________(写化学式)。
(3)上述化学反应中,B与C之间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25.
下图是某化工厂合成氨(NH3)工艺的主要流程。

(1)水冷器的作用是_______。
(2)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
(3)合成塔中的反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进行,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6.
用下列装置制备气体。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用装置B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加热前,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
c待集气瓶里的水即将排完时,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27.
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物质(如下图)。图中每一个小球代表一个原子。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烯是由_______元素组成的。
(2)石墨烯中每个原子都连接着_______个原子。
28.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图是某同学构建的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的知识网络图,其中a、b、c、d、e、f分别代表不同反应。请根据该图回答有关问题。

(1)a用于实验室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验证c反应发生,需要向溶液中滴加_________。  
(3)d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反应。
(4)一氧化碳的燃烧是实现f的途径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5)在自然界中,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同时产生氧气。
29.
实验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检查该装置气密性。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K,将导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双手握住锥形瓶外壁,看到_________,表明装置不漏气。
(2)验证CO2能与石灰水反应。
①打开K,将适量的澄清石灰水从分液漏斗加入到充满CO2的锥形瓶中,立即关闭K和分液漏斗活塞,振荡,观察到_________。
②此时,装置内气体压强变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0.
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铝镓合金是金属铝和金属镓(Ga)的混合物。)

(1)该流程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
(2)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整个过程中氢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___________。
31.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装置A中,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   
(2)装置B中的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_______.   
(3)装置C中,现象________(填数字序号,下同)说明铜片能够导热;,对比现象________,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与氧气接触.
32.
化石燃料在当今社会能源中担当“主角”。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和天然气。
(2)天然气是汽车使用的燃料之一,其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33.
2016年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了“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的主题。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B.自带布袋购物 C.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34.
同学们在科学实践活动课上自制豆腐。将富含蛋白质的黄豆经水浸、磨浆、除渣、加热、沉淀等过程得到豆腐。
(1)除渣的操作是________。
(2)磨浆过程发生的是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计算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科普阅读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