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黄铜”是铜、锌合金,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烧杯质量为56 g)
(1)实验证明三位同学中,只有一位同学取用的稀盐酸和样品恰好完全反应,这个同学是哪位同学。
(2)请计算: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Zn + 2HCl ="====" Zn Cl2 + H2↑
| 甲 | 乙 | 丙 |
(烧杯+稀盐酸)质量 | 139 g | 129 g | 129 g |
加入黄铜样品质量 | 20 g | 24 g | 20 g |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质)质量 | 158.8 g | 152.8 g | 148.8 g |
(1)实验证明三位同学中,只有一位同学取用的稀盐酸和样品恰好完全反应,这个同学是哪位同学。
(2)请计算: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Zn + 2HCl ="====" Zn Cl2 + H2↑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木炭还原氧化铜得到的红色固体是否全部是铜?
[查阅资料]
(1)铜有+1和+2价两种化合价;
(2)C也能将CuO还原为红色固体Cu2O ;
(3)Cu2O + H2SO4 ="====" Cu + Cu SO4 + H2O ;
(4)Cu SO4溶液为蓝色。
[猜想] (1)红色固体只是Cu ;(2)红色固体只是Cu2O ;(3)红色固体是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为了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小华将反应后的液体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3.5g ,根据上述数据判断猜想__________(填序号)正确。
[查阅资料]
(1)铜有+1和+2价两种化合价;
(2)C也能将CuO还原为红色固体Cu2O ;
(3)Cu2O + H2SO4 ="====" Cu + Cu SO4 + H2O ;
(4)Cu SO4溶液为蓝色。
[猜想] (1)红色固体只是Cu ;(2)红色固体只是Cu2O ;(3)红色固体是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3.6g红色固体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静置。 | 若_______________ | 证明猜想(1)正确 |
若_______________ | 证明红色固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 |
为了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小华将反应后的液体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3.5g ,根据上述数据判断猜想__________(填序号)正确。
3.简答题- (共1题)
3.
200C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 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0C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

(1)200C_____一定是饱和溶液。
(2)图3中____(填M或N)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3)将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行的方法是添加水,还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证明300C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质37.0g。则300C时,乙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1)200C_____一定是饱和溶液。
(2)图3中____(填M或N)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3)将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行的方法是添加水,还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证明300C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质37.0g。则300C时,乙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单选题- (共10题)
6.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5.0 | 5.3 | 17.9 | 3.1 |
反应后的质量/g | x | 7.1 | 10.0 | 4.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中x值为4.4 | B.该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 |
C.丙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 D.反应中甲与丁物质的质量比是21:12 |
7.
下图是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有两种氧化物 | B.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含有毒气体 |
C.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 | 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分子数比为1:1 |
8.
一种以甲醇为原料制造的新型手机电池,可连续使用一个月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 2CH3OH + 3O2 + 4 NaOH="==2" Na2CO3 + 6X。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H2 | B.H2O | C.CO | D.CO2 |
9.
在反应3A + B="===" 2C + D 中,20g A与7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1g D。若有5g A参加反应,则同时生成C的质量为( )。
A. 20g B. 7g C. 16g D. 4g
A. 20g B. 7g C. 16g D. 4g
13.
已知X物质与Y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00C时,10g水中最多溶解4g X物质,300C时,20g水中最多溶解8g Y物质,则200C时X与Y的溶解度相比是( )
A.X<Y | B.X>Y | C.X=Y | D.无法比较 |
5.填空题- (共3题)
14.
科学家研制出一种以元素锶的原子做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下图A是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图B是锶元素形成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图B中的x =_____,该粒子的符号是 ____________。
(3)下图表示微粒,与Sr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填序号)

(4)钙元素与Sr化学性质也相似,在Ca(OH)2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Ca(OH)2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锶元素的氧化物化学式为___________。

(1)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图B中的x =_____,该粒子的符号是 ____________。
(3)下图表示微粒,与Sr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填序号)

(4)钙元素与Sr化学性质也相似,在Ca(OH)2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Ca(OH)2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锶元素的氧化物化学式为___________。
15.
在自然界中大多数元素以化合物存在。含碳的物质通常称为______ (选填 有机物、无机物)。木炭在空气充足时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但在空气不充足时会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一氧化碳有毒是因为_________。冬天取暖烧煤时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 以防中毒。一氧化碳是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冶炼金属通常用它的还原性。冶炼铁就是在高温下用铁矿石(主要成份是Fe2O3)与一氧化碳反应制得。试写出冶炼铁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与探究题
实验与探究题
16.
(1)水是生命之源,科学认识水是合理利用水的前提。电解水过程中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2)生活中一些净水器采用活性炭层过滤方式对饮用水进行净化,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_。若要检验净化后的水是否属于硬水,常用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
(3)生活中常用水进行洗涤,但对有油污的衣物,仅用水很难洗净,若往水中加入一些洗涤剂则能很快将油污去除,这是利用洗涤剂的__________作用。
(2)生活中一些净水器采用活性炭层过滤方式对饮用水进行净化,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_。若要检验净化后的水是否属于硬水,常用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
(3)生活中常用水进行洗涤,但对有油污的衣物,仅用水很难洗净,若往水中加入一些洗涤剂则能很快将油污去除,这是利用洗涤剂的__________作用。
6.实验题- (共1题)
17.
你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 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通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和C,C装置的优点是随开随用,随关随停,d 处装的药品是___________,若要使C中正在发生的反应停止,可采用的方法 _______。
(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用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混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收集的装置为__________(填序号),试讲出用此收集氧气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仪器的名称:a 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通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和C,C装置的优点是随开随用,随关随停,d 处装的药品是___________,若要使C中正在发生的反应停止,可采用的方法 _______。
(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用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混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收集的装置为__________(填序号),试讲出用此收集氧气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