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226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6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    猜想2:相等。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  组
乙  组
实验方案(反应后略)
 

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
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溶液颜色发生改变,
天平指针没有偏转
结论
猜想1正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猜想2正确
 
(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是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中进行。
(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两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

(得出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二正确。最终得出结论是: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释应用)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

2.推断题(共1题)

2.
如图中,A、B、C、D、E、F、G、H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D是黑色固体单质;A、C、F、E都是氧化物,且A与C,F与E,它们两两之间的组成相同;G的水溶液俗称为石灰水;方框内物质能与箭头或横线上的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箭头指向的物质。(箭头或横向上标注的内容也可能是反应条件。)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是________;G是 ________(填化学式)
(2)图中MnO2是A发生分解反应的________剂,在A发生分解反应前后,它的_______和________都不变。

3.简答题(共1题)

3.
在今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中,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香烟燃烧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如果,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为了使香烟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活塞应向_____移动。

4.计算题(共1题)

4.
向60g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CaCl2 =CaCO3 ↓+ 2NaCl。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g。
(2)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NaCl质量为多少克__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质量是多少克____?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NaCl易溶于水,生成的NaCl完全溶解;结果保留到0.1%。)

5.单选题(共18题)

5.
2017年11月10日上午,空军发言人表示,歼-20 列装部队后,已经开展编队训练。歼-20是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一款单座双发动机并具备高隐身性、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等能力的第五代战斗机。小贝看了一篇介绍隐形飞机的材料后,提出了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其中与化学无关的问题是
A.隐形飞机是什么材料制成的B.制隐形飞机的材料有什么性质
C.隐形飞机外观为什么与普通飞机不一样D.怎样合成隐形飞机的材料
6.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植物种子被风干B.海边的石头被海浪打磨成圆形
C.果树上的果实成熟D.树木被砍伐
7.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克)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克)
16
X
5
24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乙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2:5D.X的值为28
8.
如图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3 种原子。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乙中含有四种元素
B.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 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
D. 甲、乙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9.
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钟是以锶做钟摆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8
B.锶属于非金属元素
C.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
D.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10.
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着不同的含义。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Mg2+: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B.CO2: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C.2H:2个氢元素D.:氧化钙的化合价为+2价
11.
砷化镓(GaAs)是“LED”绿色节能光源的光源材料。其中Ga为+3价,As的化合价为(    )
A.﹣3B.﹣5C.+3D.+5
12.
正确量取7.5mL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①5mL量筒  ②10mL量筒  ③20mL量筒  ④胶头滴管.
A.③④B.①②④C.②④D.只有③
13.
将家庭中常用的四种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醋B.蔗糖C.花生油D.食盐
14.
2017年12月31日19时巴中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为134。爱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是我们每一个市民的刻不容缓的责任。下列行为,会导致巴中空气污染的是(   )
A.外出时,尽量步行。B.趁夜幕掩护,熏制巴中特产-腊肉。
C.环卫工人用洒水车向街道按时洒水除尘。D.使用无人机对巴中环境进行全天候监控。
15.
要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O2和N2——能否支持燃烧B.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C.食盐和白糖——观察颜色D.H2和CO2——澄清石灰水
16.
如图是一个简易的净水器,从上面缓缓地注入红色的滴有品红溶液的水,净水器的下端流出的水变为无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炭能与品红反应,使之褪色B.品红颗粒较大,不能通过木炭
C.木炭多孔,可吸附品红分子D.该实验原理与过滤完全相同
17.
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 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 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图4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18.
下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某品牌修正液包装标签。小明仔细阅读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得出了该修正液的某些性质。下面小明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
A.修正液是一种溶液,均一、透明
B.修正液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有毒
C.修正液的成分对纸张不具有腐蚀性
D.修正液的成分易挥发、易燃烧
19.
市场上的防晒霜都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我市某学校学生外出徒步旅游,准备借此机会做一个关于某品牌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其中四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表,你认为最为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实验人
实验方案
小敏
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手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的灼伤程度.
小英
第一天涂上防晒霜,第二天不涂.比较这两天被灼伤的程度.
小玲
在同学的手背上涂上防晒霜,自己的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手背和同学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小红
手心上涂上防晒霜,手背上不涂.一天后,比较手心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A.小敏B.小英C.小玲D.小红
20.
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石油B.潮汐能C.风能D.太阳能
21.
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木柴燃烧得更旺,这是因为
A.这样散热快B.木柴是可燃物
C.温度易达到着火点D.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22.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AB.BC.CD.D

6.选择题(共2题)

23.螺丝刀的刀把越粗,拧起来就越费力。( )
24.螺丝刀的刀把越粗,拧起来就越费力。( )

7.填空题(共2题)

25.
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1)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填序号)。
a.海水  b.河水  c.蒸馏水  d.井水
(2)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自来水是通过沙虑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茶杯中常见的不锈钢滤网,就是运用的___原理,除去茶水中漂浮的茶叶。但是不能用该方法将硬水软化,生活中可用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水中还蕴藏着丰富的动能资源、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等。央视网 2017年05月18日 11:23报道我国南海全球首次试开采可燃冰成功。这不仅表明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和开发的核心技术得到验证,也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综合实力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①可燃冰,是由甲烷(CH4)和水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化合物,预测海水中可燃冰资源量,相当于已发现的_______、______和天然气等三大化石燃料的两倍以上,是世界公认的一种清洁高效的未来替代能源。可燃冰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②乙醇也是一种清洁能源,完全燃烧也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乙醇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
③因可燃冰绝大部分埋藏于海底,所以开采难度十分巨大。如果开采不慎导致甲烷气体的大量泄漏,将可能引发强烈的温室效应。下列属于温室效应带来的危害的是______(多选)
A、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B、海平面上升;   C、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D、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E、动物们失去栖息地。
(5)目前,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某校学生在“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功与过”的辩论会上,有如下观点:
观点一:二氧化碳增多造成温室效应,使气候异常,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观点二:二氧化碳增多为植物______作用提供了足够的原料,是近年来农作物丰收的原因之一。
①写出日常生活燃烧煤炭和木炭的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有人建议可以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输送到冰冷的深海中贮藏。 但有科学家担心这样做会增加海水的酸度,导致海洋生物死亡,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6.
按要求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回答。
(1)2个氮原子
(2)3个硫酸根离子
(3)硝酸银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5)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8.实验题(共2题)

27.
回答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气的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b的名称 a、_______;b 、___________ 。
(2)写出制取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如图所示,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填编号,下同),气体收集装置不能采用的是________。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 ________(填①或②)通入。
(4)为测定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下图装置________(填编号)。

(5)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气体收集装置是______.
28.
以下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流程示意图。

请根据示意图回答:
(1)实验过程中,在测量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则所配置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__________。
(2)通过计算回答:托盘天平左盘中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多少g,量筒中水质量为多少ml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