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北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219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1

1.流程题(共1题)

1.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图如图:

(1)流程中生成的氨(NH3),在农业上是合成______(填“氮肥”“磷肥”或“钾肥”)的原料。
(2)制取氢气的反应过程为:C+H2OCO+H2,其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
(3)写出N2、H2反应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
(5)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下表是各物质的沸点。
物质
H2
N2
O2
NH3
沸点
﹣252℃
﹣195.8℃
﹣183℃
﹣33.35℃
 
如控制温度t在﹣195.8℃≤t<﹣183℃时,可将空气中N2与O2分离。要将产物NH3与N2、H2分离开来,应将温度控制在______(填序号)。
A.﹣252℃≤t<﹣33.5℃B.﹣252℃≤t<﹣195.8℃C.﹣195.8℃≤t<﹣33.5℃

2.推断题(共1题)

2.
A﹣F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其两种元素质量比为3:1,C和F的元素组成相同,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
(2)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其中生成物D、E的质量比是______;
(3)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在此反应中,F的用途是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易升华为气态草酸(H2C2O4),170℃以上分解。草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H2C2O4+Ca(OH)2=CaC2O4↓+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猜想草酸分解会产生CO2他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用实验来验证猜想。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实验中,装置C中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由此可知甲组同学的猜想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还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如图2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_→F→______→D。
②C组同学认为,乙组同学设计的装置中,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法是______。

4.计算题(共1题)

4.
实验室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当完全反应后,从装置内提取出固体2g。

请回答:
(1)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______都没有发生变化。
(2)完全反应后,装置内的水的质量是______g;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
(3)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5.单选题(共14题)

5.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在密闭容器中质量关系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50
0.5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23
x
24
3
 
A.x的值等于0.5
B.乙可能是催化剂
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6.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米煮成饭B.衣服晒干C.干冰升华D.纸剪窗花
7.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CO有毒且无色无味,使用燃气时要注意室内通风
B.CO2作为气体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C.N2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起防腐作用
D.酒精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合反应
8.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石油B.海水C.水银D.水煤气
9.
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B.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D.属于金属元素
10.
抗癌新药“西达本胺”中,西达本胺的化学式为C22H19FN4O2,下列有关西达本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达本胶中C、H、F、N、O元素的质量比为22:19:1:4:2
B.西达本胺由碳、氢、氟、氮、氧五种原子构成
C.一个西达本胺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D.西达本胺由五种元素组成
11.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2.
为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巴黎气候变化协定》,2017年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按国际惯例,这里的“碳”是指(  )
A.二氧化碳B.单质碳
C.所有含碳化合物D.碳元素
13.
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
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
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
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14.
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是大家共同的愿望。下列做法与上述主题不相符的是(  )
A.重复使用塑料袋B.垃圾分类回收
C.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D.用清洗衣服的水冲厕所
15.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丰富,人均水量位于世界前列
B.在电解水实验中,正负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C.生活中常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城市生活污水可直接排放
16.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A.隔绝空气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D.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17.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加热液体物质B.读取液体体积
C.加入固体粉末D.倾倒液体物质
18.
已知某蜡烛在一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对该图的分析推理,可得出的结论是(  )
A.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B.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C.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6.填空题(共3题)

19.
黑火药由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组成,爆炸时主要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NO3+S+3CX+N2↑+3CO2
(1)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属于空气主要成分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2)生成物“X”的化学式是______,该物质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约是______。(结果保留1位小数)
20.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对天然水净化处理得到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操作:
①过滤;②吸附③消毒;④蒸馏,没有用到的是______(填序号)
(2)时间长了,开水瓶内容易形成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有碳酸钙,为除去水垢可用醋代替稀盐酸,加入开水瓶中,此时,观察到开水瓶中水垢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该气体是______(填物质名称)。
(3)为了防止人体缺市售食盐中添加了少量的碘酸钾(KIO3),碘酸钾中,I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并在使用说明中强调“不宜高温烹煮”。碘酸钾与氯酸钾性质相以,试写出碘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1.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下同);丙图中所示物质都是由______构成的。
(2)已知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请画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
(3)甲图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

7.实验题(共1题)

22.
请根据下列各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
(2)小东想用A装置制取一瓶氧气,在装入药品后,他在试管口放入了一团棉花,请写出他准备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4)实验室若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若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操作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