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宜兴市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测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113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

1.流程题(共1题)

1.
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见如图:

资料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等有害气体。
资料2:FeSO4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
资料3:Fe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资料4: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用石灰浆除SO2而不是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是______。
(2)溶解步骤中同时发生的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Fe2(SO43=3FeSO4、Fe+H2SO4=FeSO4+H2、______。
(3)将所得FeSO4溶液在氮气环境中蒸发浓缩、______、过滤,得到FeSO4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______。
(4)政府倡导垃圾分类,其好处是(写一点):______。

2.综合题(共1题)

2.
二氧化锰因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而备受关注,制备二氧化锰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某研究性小组对此展开了系列研究。
Ⅰ.用高锰酸钾制备
资料一:(1)3K2MnO4+ 2H2SO4=2KMnO4+MnO2↓+2K2SO4+2H2O
(2)K2MnO4易溶于水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是_______。将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用稀硫酸浸取一段时间后过滤、洗涤、烘干即得MnO2。用稀硫酸而不用水浸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Ⅱ.用硫酸锰制备
电解MnSO4溶液可制得活性MnO2,同时生成氢气和硫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Ⅲ.用废锂电池制备
资料二:2Al+2NaOH+2H2O=2NaAlO2+3H2
用废锂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碳粉等涂覆在铝箔上)制备纳米MnO2,并进行锂资源回收,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填化学式)。
(2)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
(3)MnO2与碳粉经下列三步反应制得纳米MnO2
① 2MnO2+C2MnO+CO2
② MnO+H2SO4=MnSO4+H2O
③ 3MnSO4+2KMnO4+2H2O=5MnO2↓+K2SO4+2H2SO4
上述涉及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有_______(填序号)。
IV.用碳酸锰制备
控制一定的温度,焙烧MnCO3制取MnO2的装置如下:

(1)实验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石英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MnCO3在空气中加热易转化为锰的不同氧化物,其残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上图所示。图中B点对应固体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3.简答题(共1题)

3.
物质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化学密不可分。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______  ②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 ③用来配置波尔多液的盐______  ④可用作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__
(2)以下是日常生活中常用各种清洗剂。
名称
洗涤灵
洁厕灵
炉具清洁剂
活氧彩漂
污渍爆炸盐
产品样式





有效成分或功能
清洁油污
盐酸
氢氧化钠
过氧化氢
过碳酸钠
 
①使用洗涤灵牌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它具有______功能。
②清除以下物质,可使用炉具清洁剂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铁锈B.油污C.水垢(主要成分CaCO3和Mg(OH)2
③“污渍爆炸盐”溶于水后会生成Na2CO3和H2O2。将爆炸盐溶于水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会产生少量气泡,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④将洁厕灵加入滴有酚酞的炉具清洁剂中,若反应后溶液呈红色,则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用化学符号表示)______。

4.单选题(共14题)

4.
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技术
B.化学与生活
①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成人造卫星天线
②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苯分子图像
③用催化净化装置促进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转化
①炒菜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②用洗涤剂去除油污
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C.化学与医药
D.化学与发现
①用氧气进行医疗急救
②用生石灰做补钙剂
③用干冰作血液制品冷藏运输的致冷剂
①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
②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
③门捷列夫发现空气的组成
 
A. A B. B C. C D. D
5.
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热浓硫酸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B.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
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6.
镓元素的单质是半导体材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镓的核电荷数是31
B.镓原子核外电子数是31
C.镓属于非金属元素
D.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
7.
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2NH3CO(NH2)2 +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尿素中有2个氮原子B.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质量比是44:17
C.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gD.该反应是充分利用CO2的一种有效途径
8.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①表示向稀盐酸中不断加水
B.图②表示探究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C.图③表示向氢氧化钙溶液中通入含有少量氯化氢的二氧化碳气体
D.图④表示20℃时,向一定量的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9.
下列有关生产、环保、能源、资源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B.被蚊虫叮咬后可以涂少量食醋就可以减轻痛痒。
C.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O2等气体引起的
10.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水果中的柠檬酸呈酸性
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B.
比较 Fe、Cu、Ag金属活动性
取少量金属固体,滴加足量稀硫酸
C.
除去铁制品上的铁锈
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
D.
区分软水、硬水
分别滴加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多少
 
A. A B. B C. C D. D
11.
在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反应完成后Zn无剩余,溶液中若有CuCl2,则一定有FeCl2
B.若反应完成后Zn无剩余,溶液中若无CuCl2,则可能有FeCl2
C.若反应完成后Zn有剩余,则溶液中有ZnCl2,无CuCl2和FeCl2
D.若反应完成后Zn有剩余,则溶液中有ZnCl2,无CuCl2,可能有FeCl2
12.
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①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②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③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④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俯视量筒刻度会使所配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高⑤所谓“低碳”就是较低二氧化碳的排放⑥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番茄汁的pH。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13.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可能是
A.氯化钠B.硝酸铵C.氢氧化钠D.蔗糖
14.
在今年无锡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发现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溶解氯化钠 B. 熄灭酒精灯
C. 将铁钉放入试管内     D. 取用少量硫酸溶液
15.
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铵溶于适量的水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比后者大
B.60℃时,把40g硝酸钾和40g氯化钾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降温至10℃,剩余晶体的质量氯化钾多
C.70℃时,50g硝酸钠饱和溶液与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之比为1:2
D.80℃时,向100g氯化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50g硝酸钠,充分搅拌后,最终得到250g溶液
16.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蘸取部位变黑
B.铁锈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内,溶液变浅绿色
C.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固体表面会变潮湿
D.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可见到瓶口冒白雾
17.
2016年5月,“感知环境、智慧环保”无锡环境监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进入整体试运行阶段。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质量提升的是
A.对污染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B.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C.加大汽车尾气检测力度,减少空气污染D.深秋时节焚烧落叶

5.实验题(共1题)

18.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装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若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需将发生装置与装置E和装置______(填字母)相连,其中装置E内加入的试剂是______(写名称)。
(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作用,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证明集气瓶已充满氧气的方法是______。
(4)小可同学为探究乙烯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①乙烯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可燃性;②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他的操作过程如下:关闭止水夹1,打开止水夹2,打开活塞,观察到A、B中溶液均逐渐褪至无色。关闭止水夹2,打开止水夹1,在尖嘴导管处点燃乙烯,发现火焰较微弱,说明尖嘴导管处乙烯量较少。待A、B中溶液均褪至无色后直接点燃乙烯的原因是_____。于是,他关闭止水夹1一段时间后,向贮气瓶中加水,说明乙烯______(填“难”或“易”)溶于水。打开止水夹1,重新点燃乙烯,观察到火焰明亮且有浓烟。他关闭止水夹1一段时间后才向贮气瓶中加水的原因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综合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