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6090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4/7

1.简答题(共3题)

1.
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

(1)6000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的钢瓶中,请你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此现象_____。
(2)在食品袋中填充气体,可防止食品变质,你认为填充的气体是_____,说出你的理由_____。
(3)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平衡。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写出其中属于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你认为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写出一条)
2.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钙元素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如图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和钙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钙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的钙离子符号为_____。
(2)如图表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过程,请回答。
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气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氯气分子分解成氯原子,然后_____。反应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生成物的化学式是_____,生成物属于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3.
(生产实际应用)
小明同学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孝河湿地公园远足活动,他用矿泉水瓶装了一些河水,带回了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如图1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明矾的作用是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_____。
(2)小明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了过滤。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_____
A.玻璃棒靠在一层滤纸的一边
B.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D.液面不低于滤纸边缘
(3)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不仅可以滤去其中的不溶性物质,还可以除去水中的_____。
(4)上述可降低水硬度的操作是_____。实验结束后,发现容器内壁附着许多水垢,说明小明所取水样为_____(填“硬水”或“软水”)。

2.科学探究题(共2题)

4.
化学课上,同学们对分子的性质展开以下探究。
(情景创设)
情景1.老师在手帕上撒了一些香水,过了一会儿,同学们都闻到了香味。
情景2.资料介绍:“用热水泡茶,3﹣4分钟后,香气和口感最佳。用冷开水泡茶,约8﹣10小时后,茶味甘醇可口。
(提出问题)以上情景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分子之间有间隔。
猜想二: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
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
提示:(1).氨水是氨气溶于水形成的。
(2).酚酞溶液中有水。
(3).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现象:______
猜想二正确
步骤二:将少量、等量的品红同时放入分别
盛有_____的A、B两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如图所示。
提示:品红能溶于水,形成红色溶液
实验现象
______
 
(实验反思)生活中还有许多能体现温度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事例,请举一例:_____。
5.
(科学探究)
同学们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请回答问题。

(1)图一中B处观察到木炭发红。C处观察到_____,且集气瓶外壁发热。D处观察到_____。
(2)图二B处实验时应先将细铁丝_____,然后绕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_____时,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3)图二A处实验为在酒精灯上加热细铁丝,观察到铁丝发红。B处观察到_____,集气瓶外壁发热,有黑色固体生成。B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4)若图二B处实验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
(5)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看出_____,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氧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3.计算题(共1题)

6.
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其化学式为C6H8O6,请计算。
(1)一个维生素C分子中共含有_____个原子。
(2)维生素C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
(3)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结果精确至0.1%)

4.推断题(共1题)

7.
A、B、C、D四种纯净物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和B的组成元素相同,C是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具有氧化性的一种气体单质。“→”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转化。请回答。

(1)A→C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2)B→C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
(3)D的化学式是_____。

5.单选题(共10题)

8.
判断硫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硫是淡黄色固体
B.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燃烧时放出热量
D.生成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9.
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的是(  )
A.NO2B.NOC.NaNO2D.N2
10.
下列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2个氢原子:H2B.氧气分子:2O
C.五氧化二磷:5O2PD.氯离子:Cl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
B.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或离子构成
C.在原子中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粒子的质量相差不大
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
1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OB.AlC.SiD.Fe
13.
空气中约占空气总体积78%的气体是(  )
A.N2B.CO2C.O2D.H2O
14.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温度计可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
B.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C.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D.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反应物
15.
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所选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选试剂或方法
A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观察颜色
B
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
燃着的木条
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过量的细铁丝,点燃
D
鉴别木炭粉和二氧化锰

 
A.AB.BC.CD.D
16.
如图是验证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用到的是直流电源
B.a管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C.a、b两端产生气体的质量比大约为2:1
D.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是为了产生较多的气体
1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读取数值B.倾倒液体
C.加热液体D.检查装置气密性

6.填空题(共1题)

18.
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主要来源于住宅、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公共场所及工业企业卫生间等。生活污水中多含氮、磷、硫等元素和致病细菌,易生恶臭,它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因此,生活污水排放前必须进行处理。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工艺。污水一级处理应用物理方法,如筛滤、沉淀等去除污水中不溶解的悬浮固体和溧浮物质。污水二级处理主要是应用生物处理方法,即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进行物质转化的过程,将污水中的各种复杂的有机物氧化降解为简单的物质。污水三级处理是在一、二级处理的基础上,应用混凝、过滤、离子交换、反渗透等物理、化学方法去除污水中难溶解的有机物、磷、氮等营养性物质。污水中的污染物组成非常复杂常常需要以上几种方法组合,才能达到处理要求。
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水,也称再生水,它的水质介于污水和自来水之间,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
(1)写出生活污水中所含元素的元素符号_____(至少写三种)
(2)写出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应用了的物理方法_____。(写出一种)
(3)再生水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你认为再生水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用途_____。

7.实验题(共1题)

19.
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所标仪器名称a_____,b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
(3)将高锰酸钾粉末装入试管的操作是_____。
(4)图中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能用此方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
(5)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科学探究题:(2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