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提出猜想的依据是:_____。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 反应,生成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图1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实验探究)
①实验开始时,先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
②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 进行称量;
③实验过程中,发现表面含CuO 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
④实验结束后,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
(思维拓展)
(1)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物质。
(2)不通过称量,如何判断?有一同学设计了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这一方案不严谨,理由是_____。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实验是_____。
(3)假如6.4克SO2与119.6克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
(提出猜想)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提出猜想的依据是:_____。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 反应,生成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图1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实验探究)
①实验开始时,先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
②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 进行称量;
③实验过程中,发现表面含CuO 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
④实验结束后,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
(思维拓展)
(1)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物质。
(2)不通过称量,如何判断?有一同学设计了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这一方案不严谨,理由是_____。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实验是_____。
(3)假如6.4克SO2与119.6克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
2.流程题- (共1题)
2.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
制碱原理中重要的一步反应表示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1)粗盐水精制过程中需除去氯化钠中含有的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Na2SO4,现在有以下除杂操作 ①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 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③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④加入适量的稀盐酸;⑤过滤。除杂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③_____。(填序号)过量的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
(2)X的化学式为_____。
(3)Y是滤液中最主要成分,Y与Ca(OH)2反应的产物之一可用于循环使用,Y的化学式为_____,此反应产生的可循环利用的物质的名称为_____。
(4)草木灰可作钾肥,现有一农田,生长的作物叶色发黄、茎秆细小。施肥时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同时施用Y和草木灰。

制碱原理中重要的一步反应表示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1)粗盐水精制过程中需除去氯化钠中含有的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Na2SO4,现在有以下除杂操作 ①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 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③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④加入适量的稀盐酸;⑤过滤。除杂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③_____。(填序号)过量的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
(2)X的化学式为_____。
(3)Y是滤液中最主要成分,Y与Ca(OH)2反应的产物之一可用于循环使用,Y的化学式为_____,此反应产生的可循环利用的物质的名称为_____。
(4)草木灰可作钾肥,现有一农田,生长的作物叶色发黄、茎秆细小。施肥时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同时施用Y和草木灰。
3.单选题- (共14题)
5.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 |
A | NaCl固体 | 泥沙 |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
B | NaOH溶液 | Ca(OH)2 | 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 |
C | FeCl2溶液 | CuCl2 |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CO | CO2 |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
A.A | B.B | C.C | D.D |
6.
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是紫红色金属,B常温下是气体,C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一定是二氧化碳 |
B.B可能为氢气或一氧化碳 |
C.该过程中没有涉及到复分解反应 |
D.D转化为A的反应可以为置换反应 |
7.
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浓盐酸打开瓶盖后瓶口有白烟 |
B.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
D.将尿素[CO(NH2)2]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氨味 |
9.
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坐标图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1.
三种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都有晶体析出 |
B.P点表示t1℃时,a、c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C.t2℃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完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 |
D.a 中混有少量b 时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得到a |
13.
苯甲酸(C6H5COOH)是一种酸,可用于食品防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食品中可以大量添加苯甲酸以延长保质期 |
B.苯甲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
C.苯甲酸能和铜反应产生氢气 |
D.苯甲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
14.
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AgNO3+HCl=AgCl↓+HNO3 |
B.CuO+2HCl=CuCl2+H2O |
C.Ca(OH)2+CO2=CaCO3↓+H2O |
D.Cu(OH)2+H2SO4=CuSO4+2H2O |
15.
小红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
①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②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使用,即能改良酸性土壤,又能增强肥效;
③在置换反应时,元素化合价一定会改变;
④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⑥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②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使用,即能改良酸性土壤,又能增强肥效;
③在置换反应时,元素化合价一定会改变;
④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⑥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 B.2个 | C.3个 | D.4 个 |
4.填空题- (共2题)
18.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是我国首座跨径超千米的特大型钢箱梁悬索桥梁,也是20世纪“中国第一、世界第四”大钢箱梁悬索桥,大桥的建设及通行涉及到许多的化学知识。
①制造大桥护栏和斜拉索等重要器件的材料都是钢,钢属于_____(选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②工人给大桥钢铁器件喷上油漆,目的是为了防止铁生锈,生活中常用稀硫酸来去除表面的铁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稀硫酸不能过量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③大桥的建成,把隔江相望的靖江连在一起,驱车到靖江大大缩短了时间,有利于节约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有利于减缓_____(填序号)。
A 雾霾天气 B 温室效应 C 赤潮的形成 D 酸雨的形成
①制造大桥护栏和斜拉索等重要器件的材料都是钢,钢属于_____(选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②工人给大桥钢铁器件喷上油漆,目的是为了防止铁生锈,生活中常用稀硫酸来去除表面的铁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稀硫酸不能过量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③大桥的建成,把隔江相望的靖江连在一起,驱车到靖江大大缩短了时间,有利于节约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有利于减缓_____(填序号)。
A 雾霾天气 B 温室效应 C 赤潮的形成 D 酸雨的形成
5.实验题- (共1题)
19.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及性质。请结合如图1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用E装置可以收集O2、CO2、H2中的_____;若用F 装置收集H2则气体应从_____(填导管口字母)通入。
(4)某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O2,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
(5)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用注射器注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1、2 两处中有一处有明显的现象发生,该实验现象是:_____。
③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6)关于硫酸的性质实验:
①浓硫酸不仅具有酸性还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清洗,然后再涂上3%﹣5%的_____溶液;
②浓硫酸也具有吸水性,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填“变大”、“不变”或者“变小”);
③另外,浓硫酸也能体现其强氧化性,它可以与硫化氢气体发生反应生成淡黄色的非金属固体单质硫、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态氧化物和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液态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④结合浓硫酸的①②③性质可知,下列气体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_____(填序号,可多选)。
A 二氧化碳 B 氨气 C 硫化氢 D 氧气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用E装置可以收集O2、CO2、H2中的_____;若用F 装置收集H2则气体应从_____(填导管口字母)通入。
(4)某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O2,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
(5)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用注射器注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1、2 两处中有一处有明显的现象发生,该实验现象是:_____。
③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6)关于硫酸的性质实验:
①浓硫酸不仅具有酸性还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清洗,然后再涂上3%﹣5%的_____溶液;
②浓硫酸也具有吸水性,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填“变大”、“不变”或者“变小”);
③另外,浓硫酸也能体现其强氧化性,它可以与硫化氢气体发生反应生成淡黄色的非金属固体单质硫、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态氧化物和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液态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④结合浓硫酸的①②③性质可知,下列气体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_____(填序号,可多选)。
A 二氧化碳 B 氨气 C 硫化氢 D 氧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