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化工厂产生的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铜(不考虑其它物质),为回收铜和硫酸亚铁,研究人员设计出“用铁处理”的方案,取100g上述废液,向其中加入2.8g铁粉,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求:
⑴回收得到铜的质量为多少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⑵回收得到硫酸亚铁的质量是_____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⑴回收得到铜的质量为多少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⑵回收得到硫酸亚铁的质量是_____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在学习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探究一: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1)(提出猜想)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M溶液的溶质可能为:①是_____②是CaCl2
(2)(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小组中一位同学认为CaCl2溶液中通入CO2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他用下面两个化学方程式解释:
H2O+CO2 =H2CO3;CaCl2+H2CO3 =CaCO3 ↓+2HCl,其它同学认为他的解释不正确,理由是_____。
探究二: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
(提出猜想)猜想一:_____ ;猜想二:_____;猜想三:NaOH
(3)(实验验证)
(反思与评价)
(1)在探究一的实验中,为证明M溶液中的溶质,还可使用下列中的(CaCl2水溶液呈中性)_____
A 碳酸钾溶液 B 酚酞试液 C 硫酸铜溶液。 D 蓝色石蕊试纸
(2)在探究反应后所得溶液所含溶质成分的实验中,除考虑一定含生成物外,还要考虑_____。

探究一: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1)(提出猜想)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M溶液的溶质可能为:①是_____②是CaCl2
(2)(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 通入CO2 | _____ | 猜想①正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小组中一位同学认为CaCl2溶液中通入CO2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他用下面两个化学方程式解释:
H2O+CO2 =H2CO3;CaCl2+H2CO3 =CaCO3 ↓+2HCl,其它同学认为他的解释不正确,理由是_____。
探究二: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
(提出猜想)猜想一:_____ ;猜想二:_____;猜想三:NaOH
(3)(实验验证)
探究步骤 |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 结论 |
(1)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 _____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猜想一正确 |
无白色沉淀生成 | 还需进行下一步探究 | |
(2)另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 _____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猜想二正确 |
无白色沉淀生成 | 猜想三正确 |
(反思与评价)
(1)在探究一的实验中,为证明M溶液中的溶质,还可使用下列中的(CaCl2水溶液呈中性)_____
A 碳酸钾溶液 B 酚酞试液 C 硫酸铜溶液。 D 蓝色石蕊试纸
(2)在探究反应后所得溶液所含溶质成分的实验中,除考虑一定含生成物外,还要考虑_____。
3.单选题- (共7题)
3.
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AgNO3和NaCl | B.NaCl和Ca(OH)2 |
C.Ba(OH)2和H2SO4 | D.Na2CO3和HCl |
5.
下列关于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中的说法合理是 ( )
A.将氯化铵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
B.烧碱既可以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取 |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
D.高温煅烧生石灰可以得到熟石灰 |
8.
利用pH传感器可以精确测出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是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盐酸滴入NaOH溶液中 |
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仅有NaCl |
C.反应进行到B点放出的热量最多 |
D.B到C的过程中NaCl逐渐增加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