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蜡烛(主要含碳、氢、氧元素)在密闭容器中熄灭的原因是什么?燃烧的产物是什么?
(1)小敏认为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燃烧消耗完了容器内的氧气,并对燃烧产物提出猜想:
①燃烧的产物可能有二氧化碳。
②燃烧的产物可能有水。
除了上述猜想,你的猜想:燃烧的产物可能有________。
(2)实验一:在密闭容器中点燃蜡烛至熄灭,抽取10mL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注入到试管中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始终没有变浑浊。从科学性考虑,下一步是_________(选填字母)。
A 直接得到燃烧产物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B 再多抽取一些气体注入到试管中的石灰水中
C 增加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
(3)实验二: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功能传感器进行有关量的测量,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结束后,铝板表面有黑色固体颗粒,同时传感器采得实验前后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由实验及结果分析:
①密闭容器内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
②蜡烛燃烧生成的产物是________。
(1)小敏认为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燃烧消耗完了容器内的氧气,并对燃烧产物提出猜想:
①燃烧的产物可能有二氧化碳。
②燃烧的产物可能有水。
除了上述猜想,你的猜想:燃烧的产物可能有________。
(2)实验一:在密闭容器中点燃蜡烛至熄灭,抽取10mL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注入到试管中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始终没有变浑浊。从科学性考虑,下一步是_________(选填字母)。
A 直接得到燃烧产物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B 再多抽取一些气体注入到试管中的石灰水中
C 增加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
(3)实验二: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功能传感器进行有关量的测量,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结束后,铝板表面有黑色固体颗粒,同时传感器采得实验前后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 相对湿度 | 氧气含量 | 二氧化碳含量 | 一氧化碳含量 |
蜡烛点燃前 | 48.4% | 18.7% | 0.058% | 0 |
蜡烛熄灭后 | 71.6% | 15.6% | 3.643% | 0.0182% |
由实验及结果分析:
①密闭容器内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
②蜡烛燃烧生成的产物是________。
2.单选题- (共22题)
7.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
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
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
D.工业上通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发生的主要变化是物理变化 |
12.
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 D.氧气可以燃烧 |
14.
利用温室进行植物生产时,可向温室内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 )
A.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 | B.施用后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
C.二氧化碳可产生温室效应从而提高室温 | D.施用后可防止火灾 |
15.
化学研究性小组做了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2不能使石蕊变色 ④CO2能使石蕊变色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2不能使石蕊变色 ④CO2能使石蕊变色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16.
控制变量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A.用两个相同型号的塑料瓶各收集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再分别注入等体积的水,旋紧瓶盖,振荡。通过观察塑料瓶扁瘪的程度,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性的强弱 |
B.用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和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混合,测定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探究催化剂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C.取等体积不同地区的两种天然水,分别加入同体积的同种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比较两种天然水中Ca2+、Mg2+含量的高低 |
D.在相同规格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分别往其中加入不同体积的同种红墨水,比较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速率,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
17.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可以选用的最佳方法是(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
D.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
23.
实验室里量取8mL水并进行加热,下列需用的化学仪器组合正确的是( )
①带铁夹的铁架台 ②10mL量筒 ③100mL量筒 ④酒精灯 ⑤石棉网 ⑥试管 ⑦试管夹 ⑧胶头滴管
①带铁夹的铁架台 ②10mL量筒 ③100mL量筒 ④酒精灯 ⑤石棉网 ⑥试管 ⑦试管夹 ⑧胶头滴管
A.②④⑥⑦ | B.①③④⑥⑧ | C.①②④⑥⑧ | D.①②④⑤⑥ |
3.选择题- (共2题)
4.填空题- (共5题)
29.
完成下列变化的文字表达式,并按要求填空。
(1)实验室加热铜绿:________,观察到试管中固体由绿色逐渐变为________色。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
(3)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4)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________,看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证明是二氧化碳。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在集气瓶底留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
(1)实验室加热铜绿:________,观察到试管中固体由绿色逐渐变为________色。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
(3)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4)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________,看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证明是二氧化碳。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在集气瓶底留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
30.
有①镊子、②烧杯、③试管、④胶头滴管、⑤药匙、⑥燃烧匙、⑦坩埚钳、⑧ 10mL量筒、⑨ 试管夹等仪器,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仪器(填相应的序号)。
(1)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 ________;
(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3)取用粉末状药品的仪器为________;
(4)夹持铁丝燃烧的仪器用________;
(5)做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盛放木炭的仪器________。
(1)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 ________;
(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3)取用粉末状药品的仪器为________;
(4)夹持铁丝燃烧的仪器用________;
(5)做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盛放木炭的仪器________。
5.实验题- (共2题)
31.
如图是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装置图:

(1)这个实验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变化情况的是________。

(2)在此实验过程中能否用蜡烛代替红磷?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请简述理由________。
(3)某活动小组对收集到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产生兴趣。于是将收集到的一瓶氧气密封。
(提出问题)这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多少?
(实验验证)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两套实验装置,用来测定该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氮气环境下。将过量的铜粉分别装入干燥的硬质玻璃管和具支试管后,密封。用两支干燥的注射器从该瓶中抽取气体,分别按下图连接,推拉注射器一段时间后,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反复推拉注射器至反应完全。
①甲装置比乙装置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
②用甲装置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_。

(4)(反思交流)实验完毕,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应先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再读数。否则会使测得的实验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原因是________。

(1)这个实验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变化情况的是________。

(2)在此实验过程中能否用蜡烛代替红磷?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请简述理由________。
(3)某活动小组对收集到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产生兴趣。于是将收集到的一瓶氧气密封。
(提出问题)这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多少?
(实验验证)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两套实验装置,用来测定该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氮气环境下。将过量的铜粉分别装入干燥的硬质玻璃管和具支试管后,密封。用两支干燥的注射器从该瓶中抽取气体,分别按下图连接,推拉注射器一段时间后,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反复推拉注射器至反应完全。
①甲装置比乙装置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
②用甲装置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_。

(4)(反思交流)实验完毕,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应先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再读数。否则会使测得的实验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原因是________。
32.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写装置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3)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写装置序号)。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根据氧气具有________的性质。要判断C中氧气是否集满,可________(填一操作),若看到________现象,则表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4)选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方法来制取氧气,采用D装置来收集氧气,同学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操作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实验结束的时候应该先________,再________。
(5)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但少量一氧化氮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据此我们推测出一氧化氮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但不可回答一氧化氮是一种气体)
(6)加热固体碳酸氢铵能产生二氧化碳,但实验室却不用加热分解碳酸氢铵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理由是________ 。
(7)常温下,乙炔是一种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碳化钙固体与饱和食盐水常温下反应来制取乙炔。现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较纯的乙炔,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写装置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3)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写装置序号)。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根据氧气具有________的性质。要判断C中氧气是否集满,可________(填一操作),若看到________现象,则表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4)选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方法来制取氧气,采用D装置来收集氧气,同学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操作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实验结束的时候应该先________,再________。
(5)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但少量一氧化氮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据此我们推测出一氧化氮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但不可回答一氧化氮是一种气体)
(6)加热固体碳酸氢铵能产生二氧化碳,但实验室却不用加热分解碳酸氢铵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理由是________ 。
(7)常温下,乙炔是一种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碳化钙固体与饱和食盐水常温下反应来制取乙炔。现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较纯的乙炔,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22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