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已知Si+2NaOH+H2O=Na2SiO3+2H2↑,向100克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的Si,充分反应生成了0.2克H2,求:
(1)Na2SiO3中Si的化合价为___。
(2)参加反应Si的质量__________。
(1)Na2SiO3中Si的化合价为___。
(2)参加反应Si的质量__________。
2.简答题- (共1题)
2.
据悉宣城高铁将于2020年开通,它将极大方便宣城人出行,也将为宣城发展带来机遇(如图所示)。钢铁和铝合金是建造高铁列车的主要金属材料。

(1)铝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但比铁耐腐蚀,原因是___。在铁中熔入镍铬的目的是___。
(2)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3)某生铁和钢的样品中,主要元素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

结合数据及炼钢示意图(上图所示)分析:生铁炼钢时通入过量氧气的目的是___,气体a的成分是___。

(1)铝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但比铁耐腐蚀,原因是___。在铁中熔入镍铬的目的是___。
(2)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3)某生铁和钢的样品中,主要元素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
| Fe | C | S |
生铁 | 95.94% | 3.52% | 0.06% |
钢 | 98.97% | 0.45% | 0.03% |

结合数据及炼钢示意图(上图所示)分析:生铁炼钢时通入过量氧气的目的是___,气体a的成分是___。
3.流程题- (共1题)
3.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设计将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废水经过以下流程,提取铜和副产品硫酸亚铁晶体,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A的名称是___,加入A的反应现象为___。
(2)操作1的名称是___。
(3)固体B含有的物质是___,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通过以上流程,谈谈你获得的启示:___。

(1)试剂A的名称是___,加入A的反应现象为___。
(2)操作1的名称是___。
(3)固体B含有的物质是___,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通过以上流程,谈谈你获得的启示:___。
4.科学探究题- (共2题)
4.
有位化学老师取用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瓶已膨胀爆裂(如图1)。化学兴趣小组对这瓶生石灰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钙微溶于水(20℃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0.165克氢氧化钙)②氢氧化钙水溶液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1)探究一:该生石灰是否变质?
(2)探究二:生石灰变质后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①氢氧化钙;②碳酸钙;③氢氧化钙和碳酸钙。
(3)探究三:变质的生石灰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方案一:取10.0g样品加100克水搅拌溶解过滤将固体干燥后称量为9.8g,计算得到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98.0%.方案一是否合理?___理由是___。
方案二:取10.0g样品,请设计完成方案二,同时说明要测定的量(用a表示),并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钙微溶于水(20℃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0.165克氢氧化钙)②氢氧化钙水溶液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1)探究一:该生石灰是否变质?
(2)探究二:生石灰变质后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和解释 |
取生石灰样品少许放入烧杯中加水搅拌插入温度计(如图2) | 形成浊液,温度___(升高、降低或不变) | 结论:生石灰已变质,解释:___。 |
猜想与假设:①氢氧化钙;②碳酸钙;③氢氧化钙和碳酸钙。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和解释 |
取生石灰样品少许放入烧杯中加水搅拌,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向滤渣滴加足量的___(填试剂名称)。 | 滤液变___色;滤渣上产生大量气泡。 | 结论:猜想③正确。解释:生石灰变质过程中产生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
(3)探究三:变质的生石灰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方案一:取10.0g样品加100克水搅拌溶解过滤将固体干燥后称量为9.8g,计算得到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98.0%.方案一是否合理?___理由是___。
方案二:取10.0g样品,请设计完成方案二,同时说明要测定的量(用a表示),并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5.
在学习“燃烧与灭火”的课堂上,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根铜丝绕成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如图所示),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

(1)探究一:蜡烛熄灭的原因。
猜想与假设:a.铜线圈隔离了可燃物;b.铜线圈隔绝了空气;c.铜线圈吸热,降温至蜡烛着火点以下。
讨论与交流:经观察分析同学们否定了猜想a和b,理由是___。
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2)探究二:经过多次上述实验大家发现铜丝表面变黑黑色物质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①炭黑;②___;③炭黑和氧化铜。
(查阅资料):氧化铜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显蓝色)和水,炭黑不与稀硫酸反应。
讨论交流:铜丝表面产生发炭黑或氧化铜的原因是___(写一条即可)。

(1)探究一:蜡烛熄灭的原因。
猜想与假设:a.铜线圈隔离了可燃物;b.铜线圈隔绝了空气;c.铜线圈吸热,降温至蜡烛着火点以下。
讨论与交流:经观察分析同学们否定了猜想a和b,理由是___。
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将铜圈加热后___ | ___ | 猜想c正确 |
(2)探究二:经过多次上述实验大家发现铜丝表面变黑黑色物质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①炭黑;②___;③炭黑和氧化铜。
(查阅资料):氧化铜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显蓝色)和水,炭黑不与稀硫酸反应。
讨论交流:铜丝表面产生发炭黑或氧化铜的原因是___(写一条即可)。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少许黑色固体至试管中,___ | ___ | 猜想③正确 |
5.单选题- (共10题)
7.
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该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CO |
B.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 |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3:4 |
8.
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利用钴及其氧化物成功研制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 |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
C.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H2C2O |
D.可用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
9.
归纳和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常用法。下列归纳和推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所有物质都有化学式 |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
C.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
10.
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象,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
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
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 |
D.干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 |
11.
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部分信息,图2是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铝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3
B. 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g
C. 铝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D. 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影响铝元素的化学性质

A. 铝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3
B. 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g
C. 铝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D. 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影响铝元素的化学性质
12.
某同学学习了有关反应后,绘制了表示其变化过程的坐标曲线图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分解![]() |
B.等质量铁粉和铁片与足量稀盐酸反应![]() |
C.一定量双氧水分解![]() |
D.等质量铁和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 |
13.
目前,宣城市实行河长制,加强河道治理,美化城市环境。下列做法不符合要求的是( )
A.在河中安放增氧设备 |
B.选育适当的水上绿植 |
C.加强沿河废水排放检测,达标后才能排放 |
D.向河中倾倒垃圾 |
14.
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都应强化安全意识,以下做法不安全的是 ( )
A.点燃氢气前先验纯 |
B.使用酒精炉时,直接向燃着的炉内添加酒精 |
C.手上沾了稀盐酸,及时洗手 |
D.家中天然气泄漏时,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 |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单选题:(10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