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已知A是一种碱溶液,B是一种盐溶液。如图实验操作(每一步恰好完全反应,“↓”表示形成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
(1)根据如图实验操作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 B_____ C_____ Q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⑤_____。

(1)根据如图实验操作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 B_____ C_____ Q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⑤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小刚和小敏在探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结束后,没有将氢氧化钠固体试剂瓶塞盖好。这样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猜想)
猜想一:没有变质;
猜想二:部分变质;
猜想三:全部变质。
(实验探究)小刚和小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小刚: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若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变质。小敏认为小刚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

(1)上述实验操作④的名称________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⑤中,小敏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10,他判断猜想二是正确的。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________。
A 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且结论正确
B 方法正确,结果正确,结论不正确
C 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但结论正确
D 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
(交流反思)
(1)下列物质能替代小敏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BaCl2溶液 ②Ca(NO3)2溶液 ③Ca(OH) 2溶液 ④Ba(OH)2 溶液
(2)在实验室里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很多,请你写出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对上述固体中Na2CO3的含量产生兴趣,配置了100g溶液进行实验,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取样,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测得生成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生成的气体质量为________g;
②该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猜想)
猜想一:没有变质;
猜想二:部分变质;
猜想三:全部变质。
(实验探究)小刚和小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小刚: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若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变质。小敏认为小刚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

(1)上述实验操作④的名称________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⑤中,小敏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10,他判断猜想二是正确的。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________。
A 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且结论正确
B 方法正确,结果正确,结论不正确
C 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但结论正确
D 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
(交流反思)
(1)下列物质能替代小敏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BaCl2溶液 ②Ca(NO3)2溶液 ③Ca(OH) 2溶液 ④Ba(OH)2 溶液
(2)在实验室里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很多,请你写出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对上述固体中Na2CO3的含量产生兴趣,配置了100g溶液进行实验,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取样,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测得生成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生成的气体质量为________g;
②该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0题)
5.
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 |
B.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
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
D.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涂上浓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 |
6.
将一定量的铁粉放入含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里,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金属铜和银,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和硝酸铜 |
B.滤渣中一定有金属铁和银,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 |
C.滤渣中只有金属铁和铜,滤液中溶质只含有硝酸亚铁 |
D.滤渣中含金属铁、铜和银,滤液中溶质只含有硝酸亚铁 |
9.
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 转化观:升高温度可以将不饱和硝酸钾溶液转变为饱和
C. 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
D. 结构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不同,其化学性质不同
A. 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 转化观:升高温度可以将不饱和硝酸钾溶液转变为饱和
C. 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
D. 结构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不同,其化学性质不同
4.选择题- (共2题)
5.多选题- (共2题)
15.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指出,H7N9禽流感病毒和其它流感病毒一样,普通消毒剂很容易将其杀灭。戊二醛(C5H8O2)是一种高效消毒剂,下列有关戊二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戊二醛属于氧化物 |
B.戊二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C.戊二醛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5︰8︰2 |
D.戊二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g |
16.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普通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为5.5 |
B.用托盘天平称取5.6g铁粉 |
C.用10mL量筒量取8.8mL水 |
D.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加热蒸发掉25g水,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 |
6.填空题- (共2题)
18.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现有H、N、O、Na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①不含金属元素的碱_______________; ②不含金属元素的盐___________;
③实验室常用的一种酸___________; ④固体可以作为干燥剂___________。
(2)医药上“钡餐”不用碳酸钡的原因是它会和胃酸反应生成有毒的Ba2+,请写出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还用熟石灰和______________ 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写出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置“波尔多液”农药时,不能使用铁桶,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现有H、N、O、Na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①不含金属元素的碱_______________; ②不含金属元素的盐___________;
③实验室常用的一种酸___________; ④固体可以作为干燥剂___________。
(2)医药上“钡餐”不用碳酸钡的原因是它会和胃酸反应生成有毒的Ba2+,请写出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还用熟石灰和______________ 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写出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置“波尔多液”农药时,不能使用铁桶,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19.
通过化学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规律。下面是实验室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
请结合图中提供的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a_____ b_____。
(2)实验室双氧水来制备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也可选用装置B利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但该装置不完善,改进的方法是_____。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选择收集装置为_____。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1)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2)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应选择的反应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判断氨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_____。
②写出氨气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请结合图中提供的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a_____ b_____。
(2)实验室双氧水来制备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也可选用装置B利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但该装置不完善,改进的方法是_____。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选择收集装置为_____。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1)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2)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应选择的反应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判断氨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_____。
②写出氨气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