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997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5

1.选择填充题(共2题)

1.
如图表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X中含有少量Y,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X.
B 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Y>X>Z.
C t3℃时,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
D t3℃时,等质量的X、Y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关系________.
2.
下列试剂可以一次性鉴别稀盐酸、食盐水、澄清石灰水的是(_____)
A 无色酚酞溶液 B Na2CO3溶液    C AgNO3溶液    D 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3.
我国北方某盐湖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其他杂质忽略不计).为测定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6 g试样放在烧杯中并滴加稀盐酸.当盐酸滴加至36.5 g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40.3 g(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A点产生气体的质量m=___________.
(2)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结果精确至0.1%).
(3)B点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写出化学式).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在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小红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写出试管②中碳酸钠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 
 
(2)实验结束后,小红同学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看到废液浑浊,就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小红等几位同学对滤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小红认为:只含氢氧化钠; 
小明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小亮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_______.  (写一种猜想). 
(讨论)你认为小红、小明、小亮三位同学中谁的猜想不合理,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___  
___________
你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 
①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 
②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应怎样处理上述实验后的废液才能倒入下水道? _______.

4.流程题(共1题)

5.
某热电厂用脱硫得到的石膏 (CaSO4·2H2O) 生产 K2SO4肥料的流程如图:

(1)脱硫过程中可用_____喷淋烟气来吸收SO2.
(2)石膏与饱和(NH4)2CO3溶液相混合,发生反应Ⅰ时需不断搅拌,其目的是____
(3)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填写化学式);
(4)用饱和K2SO4溶液洗涤反应Ⅱ所得晶体,不用水洗涤的原因是_____.

5.推断题(共1题)

6.
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B和C含有相同的元素,D是铁锈的主要成分,F是常见的溶剂,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2)E是用途:______;
(3)C和D之间的反应需要高温条件,写出它们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A和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6.单选题(共9题)

7.
下列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清明节墓前焚香祭故人B.重阳节登高望远插茱萸
C.端午节吃粽子烧艾蒿赛龙舟D.春节家家喜庆放鞭炮
8.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数目都改变
C.反应中A、B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D.A、C两种微粒的化学性质相同
9.
2016年1月5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棺使用泡沫材料完成套箱打包.已知制作泡沫材料的原料之一是环氧乙烷 (C2H4O),则下列关于环氧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环氧乙烷由三个元素组成
B.环氧乙烷分子中含有7个原子
C.环氧乙烷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环氧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0.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蒸发食盐水
D.检查装置气密性
11.
在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铁,可能有铜
B.滤渣中一定有银,一定没有铜和铁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镁、硝酸亚铁、硝酸铜、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镁、硝酸亚铁、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12.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俗称与分类均不正确的是(   )
A.CaO 生石灰 氧化物B.NaHCO3 小苏打 盐
C.NaCO3 纯碱 碱D.O3臭氧 单质
13.
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总结,正确的是(   )
A.H2O、HCl、NaNO3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
B.Fe、Fe2+、Fe3+三种微粒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C.浓H2SO4、NaOH都具有吸水性,故它们都能用来干燥CO2气体
D.稀硫酸、稀盐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都含有H+
14.
向含有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  )。
A.B.C.D.
15.
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生活
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用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
③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化学与环境
①焚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会导致水污染
C.化学与安全
① 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D.化学与健康
①长期喝蒸馏水有利于健康
②工业用盐也可用来腌渍咸菜
③甲醛水溶液不能用来浸泡海产品保鲜
 
A.A   B.B   C.C   D.D

7.填空题(共4题)

16.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_____)
A 用氮气保存食品  B 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   C 发热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 D _______.
17.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在能源材料医药、信息、环境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能源紧缺,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均属于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填化学式),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燃烧含硫化石燃料会产生SO2,释放空气中导致雨水的pH___(填“大于”或“小于”)5.6,形成酸雨,在实验室里可采用稀高锰酸钾溶液检验SO2,现象是高锰酸钾由红色退为无色,反应化学方程式:5SO2+2KMnO4+XH2O==K2SO4+2MnSO4+2H2SO4其中X的值是_____.
(2)2015年7月,中国科学家顺利完成了锶光钟的第一次系统频移评定和绝对频率测量工作,准确度相当于1.38亿年不差一秒。锶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
A 图中X的值是18 B 锶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 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g    D 锶元素形成氯化物的化学式为SrCl2.
18.
如图表示一瓶氢氧化钡溶液,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写出如图标签的横线上氢氧化钡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_____。
(3)标出溶剂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19.
厨房中的“锅碗瓢盆”和柴米油盐酱醋茶,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金属材料的是(_____)
A 高压锅    B 橡胶手套    C 保鲜膜    D 菜刀
(2)食醋(CH3COOH)有扩张血管、抗衰老和杀菌等作用,常用酒精(C2H5OH)与空气中的O2在酶的作用下反应而得到,同时生成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味精在pH为6-7时鲜味最强,其水溶液经长时间加热,鲜味消失,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焦谷氨酸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化学实验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B 味精应避免在强酸性或碱性条件下使用
C 味精加热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 菜炒熟后放味精比炒菜过程中加更好

(4)如图所示的“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 ”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_____.

8.实验题(共2题)

20.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
(2)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口通入(填“c”或“d”)。
(3)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的优点是____,实验室制取C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若用装置F收集CO2,并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____(填“有”或“无”)影响。
21.
我省稀土资源丰富,稀土开采工序中使用的草酸、硫酸铵等产生的大量废水严重污染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了研究。
(查阅资料)a.草酸的化学式为H2C2O4,草酸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晶体,对人体有害,具有酸的通性:如能与碳酸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等。例如:H2C2O4+Na2CO3=Na2C2O4+CO2↑+H2O;
b.一氧化碳遇到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黄色试纸立即变蓝,而CO2遇试纸不变色。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金属铁与草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硫酸铵在农业上可作化肥使用,在施肥时不能将它与_______混合使用;
(设计方案)草酸加热能分解生成水和气体,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受热分解生成的气体作如图所示的探究:

(实验探究)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通过观察实验中的现象,验证猜想。
(现象与结论)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报告:
步骤
现象
结论
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装置C中:______
装置D中:_______
产生的气体中有CO和CO2
 
(讨论与反思)(1)实验中依据B装置中溶液质量增大,可判断草酸分解生成了_______;
(2)根据结论,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装置中存在不足之处,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填充题:(2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