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过氧化氢分解进行探究。
Ⅰ.(探究一)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
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略去)

(猜想与假设)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可能有
温度、溶液的浓度、催化剂种类。
(实验记录)同学们进行6组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解释与结论)
(1)实验②中应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x是______mL。
(2)实验①~⑥通过测定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来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还可以通过测定______来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3)得出“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大分解速率越大”结论所依据的实验是_____(填序号)。
(4)通过实验①、②、④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5)同学们认为实验室制氧气,应选择实验⑥而不选实验②的理由是______(答两点)。
(6)某同学改用如图所示装置代替气囊完成实验②,

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
a将导管伸入量筒,开启控温加热器,滴入过氧化氢溶液
b开启控温加热器,将导管伸入量筒,滴入过氧化氢溶液
c开启控温加热器,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待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将导管伸入量筒
Ⅱ、(探究二)探究Fe2O3是否对过氧化氢分解起催化作用
小组的同学认为要证明Fe2O3是催化剂,上述实验还不够,还需要再增加一个实验,
a、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
b、请你设计实验证明,简要的写出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_____。
Ⅰ.(探究一)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
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略去)

(猜想与假设)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可能有
温度、溶液的浓度、催化剂种类。
(实验记录)同学们进行6组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 30 | 30 | 15 | 30 | 30 | 30 |
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mL) | 6 | x | 6 | 6 | 6 | 6 |
水槽中水的温度 | 20 | 90 | 70 | 70 | 20 | 20 |
锥形瓶中的物质 | ----- | ----- | ----- | ----- | 0.5 gNaCl | 0.5 gFeCl3 |
60 min内产生氧气(mL) | 0.0 | 41.0 | 4.5 | 12.1 | 2.0 | 650.0 |
(解释与结论)
(1)实验②中应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x是______mL。
(2)实验①~⑥通过测定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来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还可以通过测定______来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3)得出“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大分解速率越大”结论所依据的实验是_____(填序号)。
(4)通过实验①、②、④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5)同学们认为实验室制氧气,应选择实验⑥而不选实验②的理由是______(答两点)。
(6)某同学改用如图所示装置代替气囊完成实验②,

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
a将导管伸入量筒,开启控温加热器,滴入过氧化氢溶液
b开启控温加热器,将导管伸入量筒,滴入过氧化氢溶液
c开启控温加热器,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待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将导管伸入量筒
Ⅱ、(探究二)探究Fe2O3是否对过氧化氢分解起催化作用
| 操作步骤 | 实验情况记录 | 结论 |
① | ![]() | A试管上方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 B中出现气泡快,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Fe2O3_____(填“不影响”、“减慢”或“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
② | 将B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把滤渣烘干、_____。 | 固体质量0.2g | Fe2O3质量未变 |
小组的同学认为要证明Fe2O3是催化剂,上述实验还不够,还需要再增加一个实验,
a、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
b、请你设计实验证明,简要的写出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3.科普阅读题- (共1题)
3.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臭氧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得多。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25km处有一个厚度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但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引发中毒性肺气肿.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看到_____的现象原因:_____
(2)氧气转变成臭氧的过程发生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应采取______ 的方法保护臭氧层.
(4)臭氧的物理性质是_____。
(5)从上述材料中可知臭氧的作用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______.
(6)SO2遇O3微热即被迅速氧化成SO3,SO3跟水反应生成硫酸,这是除去废气中SO2的理想方法。SO2与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从反应物、生成物种类的角度看是_____反应,从物质与氧结合的角度看是______反应,其中臭氧是______剂。
臭氧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得多。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25km处有一个厚度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但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引发中毒性肺气肿.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看到_____的现象原因:_____
(2)氧气转变成臭氧的过程发生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应采取______ 的方法保护臭氧层.
(4)臭氧的物理性质是_____。
(5)从上述材料中可知臭氧的作用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______.
(6)SO2遇O3微热即被迅速氧化成SO3,SO3跟水反应生成硫酸,这是除去废气中SO2的理想方法。SO2与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从反应物、生成物种类的角度看是_____反应,从物质与氧结合的角度看是______反应,其中臭氧是______剂。
4.单选题- (共10题)
4.
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微粒观:水由氢、氧原子构成 | B.分类观: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 |
C.转化观: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氧气 | D.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 |
5.
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同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值是2 |
B.乙一定是化合物 |
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D.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是14:15 |
7.
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44:27,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只含碳元素,氢元素 |
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
C.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
8.
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B.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
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 D.参加反应的“![]() ![]() |
11.
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作用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实验 内容 | ![]() 空气中O2量测定 |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 检查气密性 | ![]() 收集氧气 |
水的作用 | 通过量筒中水体积变化得出O2体积。 | 防止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 | 降温,便于气 密性检查。 | 排净空气,便于观察何时集满。 |
A.A | B.B | C.C | D.D |
13.
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氧气 |
B.稀有气体有不同的颜色,可制成霓虹灯 |
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
D.氧气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
5.填空题- (共2题)
14.
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氯酸钾(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_____。
(2)Cu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Cu(NO3)2溶液和Ag:_____。
(3)少量CuSO4溶液滴入NaOH稀溶液中生成Cu(OH)2沉淀和Na2SO4溶液:_____。
(4)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_____。
(1)氯酸钾(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_____。
(2)Cu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Cu(NO3)2溶液和Ag:_____。
(3)少量CuSO4溶液滴入NaOH稀溶液中生成Cu(OH)2沉淀和Na2SO4溶液:_____。
(4)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_____。
15.
成语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有关成语中带点内容的字:
(1)争风吃醋:醋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_____;
(2)如胶似漆:胶中含有碳、氢、钙等元素,写出其中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_____;
(3)沙里淘金:沙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的化学式_____,金的元素符号_____;
(4)饮鸠止渴:“鸠”是指放了砒霜即三氧化二砷(砷元素符号As)的酒,三硫化二砷中砷元素的化合价+3价_____;
(5)滴水穿石:石头的成分中含有碳酸钙,写出碳酸根离子的符号_____;
(6)火树银花:指烟花中镁等金属粉末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请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争风吃醋:醋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_____;
(2)如胶似漆:胶中含有碳、氢、钙等元素,写出其中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_____;
(3)沙里淘金:沙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的化学式_____,金的元素符号_____;
(4)饮鸠止渴:“鸠”是指放了砒霜即三氧化二砷(砷元素符号As)的酒,三硫化二砷中砷元素的化合价+3价_____;
(5)滴水穿石:石头的成分中含有碳酸钙,写出碳酸根离子的符号_____;
(6)火树银花:指烟花中镁等金属粉末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请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普阅读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