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907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1

1.计算题(共1题)

1.
取1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40g稀盐酸,固体完全消失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48.1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①计算生成气体的质量
②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2.推断题(共1题)

2.
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已知A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是最轻的气体.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3.简答题(共1题)

3.
化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利用所学知识和生活常识完成下列问题: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_____;
(2)用加入洗涤剂的水除去衣服、餐具上的油污,这种现象称为_____;
(3)每年全世界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写出一种防止厨房中的铁锅锈蚀的方法_____。而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

4.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金属化学性质后,作了以下探究实验。
(1)小明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其反应现象之一是: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
(2)小聪在思考:如果将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是否有先后顺序?探究如下:
(提出问题)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故入一定量的硝酸眼溶液中,反应是否有先后顺序?
(作出猜想)①铜粉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②锌粉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设计实验)①小聪取一定量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由此推断:铜粉与硝酸银溶液_____(填“发生”或“没发生”)反应,然后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发现无气泡产生,由此推断:锌粉与硝酸银溶液_____(填“发生”或“没发生”)反应。
②小聪再取同样的铁粉和锌粉混合物放入较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看到溶液变成蓝色,由此推断铜粉与硝酸银溶液_____(填“发生”或“没发生”)反应。
(分析并得出结论)综合上述实验现象可知,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锌粉优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5.单选题(共8题)

5.
为控制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混合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R和水:2CO2+6H2═R+4H2O,则R化学式为(  )
A.CHB.C2H2C.CH2D.C2H4
6.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对该图示描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变
B.生成物丁可能是氧化物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1:1
7.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活泼金属:镁、铝、铜B.碳单质:金刚石、石墨、C60
C.氧化物:水、氧化铁、熟石灰D.混合物:空气、石油、甲烷
8.
由于涉嫌铬超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4月16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对13个药用空心胶囊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下列有关铬(Cr)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Cr(OH)3中铬、氧、氢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1:3:3
B. K2Cr2O7由三种元素组成
C. 在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D. 在K2Cr2O7中铬元素的含量最高
9.
要除去CO2中的少量CO,应该采取的方法是(  )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C.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D.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10.
用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发现已制得的铜又很快变黑了,你推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温度太低
B.试管口倾斜了
C.反应开始时,没有把试管内的空气排干净
D.铜没有在一氧化碳气流中冷却而又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
11.
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
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C.导线用铜不用银,因为铜的导电性比银的好
D.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
12.
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利用化学反应获得电能的是()
A.风力发电B.水力发电C.火力发电D.太阳能发电

6.选择题(共5题)

13.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一项历史工程的赞颂。它是 (    )       

14.如图,△ABC内接于⊙O,BC是⊙O的直径,弦AF交BC于点E,延长BC到点D,连接OA,AD,使得∠FAC=∠AOD,∠D=∠BAF.

15.设函数f(x)=|x﹣a|+3x,其中a>0.

(Ⅰ)当a=1时,求不等式f(x)≥3x+2的解集

(Ⅱ)若不等式f(x)≤0的解集为{x|x≤﹣1},求a的值.

16.方程 {#mathml#}x22x{#/mathml#} =kx+4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17.方程 {#mathml#}x22x{#/mathml#} =kx+4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7.多选题(共1题)

18.
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守恒思想
B.化学与生活
(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物质总质量不变
(1)硬水软化一可向硬水中加入活性炭
(2)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一使用乙醇汽油
C.化学用语
D.性质与用途
(1)2Cl两个氯原子
(2)CuSO4硫酸铜
(1)CO具有可燃性一可用作气体燃料
(2)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一氧气具有可燃性
 
A.A   B.B   C.C   D.D

8.填空题(共2题)

19.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铁离子_____;
(2)3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
20.
水是我们人类不可缺少的物质,请同学们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水分子由_____和_____构成;
(2)自然灾害常常致使当地原有水源被破坏,寻找到的新水源需经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新水源中如果有难闻的异味,可添加_____将其吸附除去。
(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9.实验题(共1题)

21.
结合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②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发生下列反应:2NO+O2=2NO2,那么在实验室里制取氨气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应选择装置为_____(填字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