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鉴赏- (共1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小题1】观察上图,根据你阅读本诗的体验,用一个词语概括你看到上图的感受。
【小题2】学习诗歌重在朗读。以下是同学们学习了《观沧海》后,对于本诗朗读的讨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朗读时要读出诗歌的情感。曹操以强大的优势平定了乌桓,此时他登上碣石山,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写下此诗,所以应该用比较激昂的语气去朗读。 |
B.朗读时要重读需要强调的词语。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可以将“临”“观”两字重读,以突出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气概。 |
C.朗读时要注意音调的起伏变化。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写作者极其高兴的心理状态,他不禁要歌唱起来,所以要读得高昂些,前面都要读得低沉些,以突出变化。 |
D.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本诗是四言古诗,读的时候大多可以两字一顿,读出古体诗歌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美感。 |
2.现代文阅读- (共2题)
红棉袄
孙犁






















(选自《白洋淀纪事》,有删改)
【小题1】孙犁的语言风格淡雅质朴,他写作时特别重视语言的锤炼。第

(凌人) 原义是_____________;文中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阅读文章后,同学们对文中这位姑娘的形象进行了讨论分析,发言如下:
甲同学:我觉得她很机灵,在第

乙同学:我觉得她本领高强,因为在文章结尾说她打靶第三名呢。
丙同学:我觉得她很果敢,她看到我把衣服给顾林盖上之后,觉得不顶事,立刻就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
……
老师:“同学们的发言都关注到了细节,但还需要从主要情节出发,结合创作背景,把握人物的主要特征。”
下面轮到你发言了,你会怎么回答呢?请拟一段你的发言。(100字以内)
以下是老师提供的背景资料:



(选编自语文教材“自主阅读推荐·《白洋淀纪事》”)
珍爱与书店的每一次相遇
左元龙









(有删改)
【小题1】本文标题是《珍爱与书店的每一次相遇》,作者在行文过程中为我们介绍了自己与书店
的三种相遇:忙碌一周后站在书店角落看书,享受难得的淡定与悠闲;(1)____,总能乘兴而归;_______,心绪渐渐舒缓和释然。无论哪一种相遇,都让作者的灵魂得以诗意地栖息。
【小题2】作者用了很多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自己与书“相遇”时的不同感受,请将(甲)(乙)
(丙)三句话,填入文章(1)(2)(3)处的恰当位置。
(甲)好像吃到再丰盛与便捷的快餐,也不及传统灶台烹炒的菜品,能够品咂出蕴藏在食材细胞中夺口入喉的滋味来
(乙)一字一句,像咀嚼一粒粒饱满的稻米,细细品味充盈在字里行间的馨香
(丙)像赶往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四人一样,再多艰苦与辛劳,都会信心满满地走下去
(1)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
【小题3】文章第

【小题4】进入初中以来,我们遇到了《西游记》,遇到了《朝花夕拾》,还遇到了《论语》,请你从中任选一部作品,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在阅读过程中,品味到了怎样的“馨香”。
3.名著阅读- (共1题)
“哥啊,你晓得,师父哪里会降妖?我和沙僧复去与战。不想那妖怪神通广大,将沙僧又捉了。我败阵而走,伏在草中。那妖怪变做个俊俏文人入朝,与国王认亲,把师父变作老虎。又亏了 A 夜间现身,去寻师父。师父倒不曾寻见,却遇着那妖怪在银安殿饮酒。 A 变一宫娥,与妖怪巡酒、舞刀,欲乘机而砍,不料反被妖怪用满堂红打伤。就是 A 教我来请师兄的,说道:‘师兄是个有仁有义的君子。君子不念旧恶,一定肯来救师父一难。’万望哥哥念‘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情,千万救师父一命!”
【小题1】以上语段节选自《西游记》,请根据语境判断,“A”是指①____,这段话的叙述者是②____。
【小题2】以上语段出自《西游记》的下列哪个情节之后?
A.唐僧收服了孙悟空,师徒路遇强盗打劫,孙悟空一怒之下打死强盗,反被唐僧赶走。 |
B.唐僧师徒路过比丘国,发现国王被妖魔所缠,身染重病。昏庸的国王听信妖言,要用一千多个男孩的心肝做药引。 |
C.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被唐僧赶走。在宝象国,唐僧被黄袍怪施了法术,不得脱身。 |
D.唐僧师徒来到五庄观。悟空在师弟怂恿下去偷人参果,被道童辱骂,悟空一怒之下推倒了人参果树。观主返回后将师徒众人囚禁,悟空四处寻访医树之方。 |
A.人不知而不愠 (《论语·学而》) |
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
C.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诫子书》) |
D.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
4.作文- (共1题)
题目一: 的周末
请在横线上加一个限定性的词语,如“我”“妈妈”“愉快”“疯狂”等,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二: 请你观察下面丰子恺的漫画,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成一篇故事。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纸上。(2)字数在5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5.- (共2题)
从古至今,很多知名人物都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热爱阅读。
曹操不仅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颇有建树的诗人。他爱读书,曾在家乡亳州城外筑一石室,“春夏习读书卷”。在以后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他在处理军务、政务之余挤时间读书,进行业余自修,一直保持着读书的热chén( )。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但他从不钻进书堆,死记硬背,只“观其大略”,通过泛读掌握其实质。以此之法,他广泛涉猎经史典籍、政治军事、天文地理,未出茅庐便知天下形势。后辅佐刘备,极为称职,屡建奇功。
鲁迅12岁进入 (地点)师从寿镜吾先生读“四书”“五经”。寿镜吾先生是方正渊博的宿儒,给少年鲁迅颇多教益。鲁迅曾自己做小书签,中间手书“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以此提示自己读书专心致志。刻苦的攻读为鲁迅日后的创作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倘若我们能效仿先贤 甲 , 乙 , 丙 ,那么必将真正领略“读书是福”的意境。
A.“阅”的第一笔是“丶” 枕 称职(chènɡ) |
B.“阅”的第一笔是“丨” 忱 称职(chènɡ) |
C.“阅”的第一笔是“丨” 枕 称职(chèn) |
D.“阅”的第一笔是“丶” 忱 称职(chèn) |
A.宿舍 | B.星宿 | C.宿将 | D.整宿 |
A.骑马去郊游 | B.放牛归林中 | C.童子进学堂 | D.雪中寻腊梅 |




A.![]() ![]() ![]() | B.![]() ![]() ![]() | C.![]() ![]() ![]() | D.![]() ![]() ![]() |
A.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深思。——朱熹 |
B.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
C.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郭沫若 |
D.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

【小题7】鲁迅使用书签提高了读书效率,他的同学后来也效仿他自制书签以自勉。下面有几枚书签,如果你要送给自己的好朋友以勉励他(她)学习,你会选择哪一枚?请说明理由。

我选择:____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
(甲)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 “[A]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列子》
(乙)
满奋①畏风。在晋武帝坐,[B]北窗作琉璃屏②,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③,见月而喘。”
——《世说新语·言语》
王子敬④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蒲⑤,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⑥。”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 “[C]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子敬瞋目⑦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⑧!”遂拂衣而去。
——《世说新语·方正》
(注释)
满奋:字武秋,晋朝大臣。据说他很胖,有皮肤病,所以怕风。②琉璃屏:指用琉璃做的窗扇。③吴牛:江淮一带的牛。吴牛怕热,看见月亮,以为是太阳,便开始喘气。④王子敬:王羲之之子王献之,字子敬,东晋著名书法家。⑤樗蒲(chūpú):古代一种类似下棋的游戏。⑥南风不竞:《左传》记载,楚国出兵攻打郑国,晋国的乐师师旷说:我屡次唱北方的曲调,又唱南方的曲调,但南方的曲调柔弱,象征死亡的声音多,楚国一定不能建功。这里比喻坐在南边的要输。⑦瞋(chēn)目:发怒时瞪大眼睛。⑧荀奉倩、刘真长:都是曹魏名士,为人清高,不与俗人交往。

(1)晓 形声字。形旁是“日”,表示日出天亮。声旁是“尧”,有高的意思,表示日出渐高。所以,“晓”本义是天亮,引申为与“明”相关的含义。义项为:①天刚亮的时候,如拂晓,破晓;②知道、懂得,如__________;③___________,如,因往晓之。

(2)竞会意字。甲骨文“竞”字像两个头上有“辛”(刑刀)标志的奴隶在搏斗的情景。所以,“竞”本义是争逐、角逐、比赛,引申为:①强劲;②繁忙的;③小心谨慎。上面乙文中的“南风不竞”的“竞”意为__________。(填写序号)
【小题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翻译: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理解:这位热心人对日月星辰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劝导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 |
B.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 翻译:北窗是琉璃窗,实际很严实,看起来却像透风似的,满奋露出为难的神色。 理解:满奋因琉璃屏透明而疑心它会透风,导致心里不安。 |
C.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
理解:此句在后世发展为成语“管中窥豹”。用在这里是夸奖子敬有非凡的见识。
【小题3】从(甲)文中总结出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它与出自(乙)文中的成语“吴牛喘月”寓意的相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题量占比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